跌打損傷中醫療法

跌打損傷 中醫療法

正文

跌打損傷
方1
〔組成〕鐵海棠(細龍骨)30g ,米酒90m1 。
〔用法〕將鐵海棠去刺筋,搗爛後加米酒燉熱,反覆外擦傷處,以擦至
傷處皮膚發熱為好。連續3 次。亦可用少量內服。
方2
〔組成〕鮮紅龍船葉適量。
〔用法〕洗淨,晾乾,扯去葉柄及較粗的脈絡,搗爛如泥,再將藥膏敷
於患處,蓋上棉墊,稍加包紮即可。如有開放性傷口,則須清創消毒,傷口
處敷些抗菌消炎的藥膏,周圍敷本藥膏。每天換藥1 次,一般2~3 天即瘀散、
腫消、痛止而愈。
方3
〔組成〕鮮木芙蓉葉60g ,生地黃30g ,鬱金9g ,桃仁3g 。
〔用法〕先將鮮木芙蓉葉、生地黃搗爛,再加鬱金、桃仁(碾末)混勻,
做成與挫傷面大小相仿的藥餅2 塊,略加冷開水濕潤,外敷患處。藥餅乾燥
後,換另一塊藥餅。持續24 小時後,按上法重新製作藥餅外敷。
〔附註〕此方用於軟組織挫傷。
方4
〔組成〕鮮丁茄根或莖葉適量。
〔用法〕鮮丁茄根搗爛外敷,或用莖葉曬乾,煅存性研為末,調茶油敷。
方5
〔組成〕鮮七層樓適量,鮮連錢草適量,黃酒少許。
〔用法〕前2 味洗淨,同搗爛,放鍋內炒熱,加黃酒少許,再炒片刻,
取出敷患處。
方6
〔組成〕三點金草適量,食鹽少許。
〔用法〕三點金草洗淨,合食鹽搗爛敷患處。
方7
〔組成〕鮮土三七適量或鮮土三七葉5~10 片。
〔用法〕鮮土三七搗爛外敷,或鮮土三七葉洗淨、爵爛,以高粱酒適量
送服。
方8
〔組成〕鮮土牛膝根30g ,黃酒、白糖各適量。
〔用法〕水煎服。
方9
〔組成〕鮮土牛膝90g ,一枝黃花根30g ,鮮南五味子根15g ,冰糖15g 。
〔用法〕水燉服。
方10
〔組成〕鮮土牛膝90g ,骨碎補60g ,陸英60g ,梔子15g ,紅糟適量。
〔用法〕幾味共搗爛,敷患處。
方11
〔組成〕山藿香30g ,南五味子根15g ,積雪草15g ,三叉苦15g ,虎杖
根15g 。
〔用法〕水煎服。
方12
〔組成〕小果倒地鈴適量。
〔用法〕曬乾,研末,每次6~15g ,沖酒服。另用95 %酒精500ml ,浸
全草60g,7~10 天后,取液推擦。
方13
〔組成〕飛龍掌血根30~60g ,烏藥15g 。
〔用法〕水煎,加酒少許,每日1 劑,連服2~3 劑。
方14
〔組成〕八角蓮根莖適量。
〔用法〕洗淨、曬乾,研成細末,每次3g ,用燒酒送服。也可用鮮根莖
6~9g ,切碎,水煎服。
方15
〔組成〕天仙果根60g ,南五味子根30g 。
〔用法〕水煎,沖酒服。
方16
〔組成〕鮮木棉根皮適量。
〔用法〕浸酒外搽,或搗爛外敷。
方17
〔組成〕鮮中華秋海棠、鮮連錢草各適量。
〔用法〕同搗爛敷。
方18
〔組成〕鮮芫花根、鮮珍珠菜根、鮮夭葵各等量。
〔用法〕洗淨,搗爛外敷患處。單用鮮天葵亦可。
方19
〔組成〕毛冬青根適量。
〔用法〕水煎,待冷塗。
方20
〔組成〕水蜈蚣500g ,酒120g 。
〔用法〕水蜈蚣洗淨,搗爛沖酒,濾取酒汁60g 內服,渣炒熱,外敷痛
處。
方21
〔組成〕鮮連錢草、鮮蘭香草、鮮酢漿草各適量。
〔用法〕搗爛,放入鍋炒熱,加黃酒少許,再炒片刻,取出敷患處。
方22
〔組成〕鮮白雪花葉適量。
〔用法〕洗淨、搗爛,調黃酒加熱,揉擦患處。
方23
〔組成〕鮮羊躑躅根或葉適量,紅糖少許。
〔用法〕搗爛敷患處。
方24
〔組成〕蛇足石松6g ,薯莨9g ,百兩金12g ,白酒750m1 。
〔用法〕前3 味藥浸白酒中,每次眼藥酒1 湯匙,1 日3 次。外用鮮蛇
足石松水煎洗。
方25
〔組成〕全緣榕9g ,蛇婆子根9g ,南蛇藤9g ,白花丹4.5g 。
〔用法〕浸酒頻服,或和豬骨、鴨蛋燉服。
方26
〔組成〕野木瓜葉或根、酢漿草、石胡荽、生薑、百兩金葉各鮮品適量。
〔用法〕加黃酒搗爛,敷患處。
方27
〔組成〕鹽膚木30g ,野牡丹根30g ,黃花稔30g 。
〔用法〕水煎,沖黃酒適量服。
方28
〔組成〕野枇杷根30g ,鹽膚木24g 。
〔用法〕水煎服。
方29
〔組成〕鮮酢漿草、鮮匙羹藤葉各適量。
〔用法〕洗淨,炒熱敷患處。
方30
〔組成〕韓信草30g ,積雪草30g 。
〔用法〕水煎,沖黃酒少許服
方31
〔組成〕鮮紫背天葵30g ,鮮連錢草30g 。
〔用法〕同搗爛,敷患處。
方32
〔用法〕短梗五加15g ,骨碎補15g ,牛膝10g ,續斷10g 。
〔用法〕水煎服。
方33
〔組成〕鮮楤木根皮,生梔子、蔥白等量,紅糖少許。
〔用法〕同搗爛敷。
方34
〔組成〕錦雞兒花3g 。
〔用法〕曬乾,研末,沖酒服。
方35
〔組成〕鮮醉魚草葉或根30g 。
〔用法〕水燉服。
方36
〔組成〕樗葉花椒根適量。
〔用法〕加酒浸過藥面,15 天后,取液外揉患處。
〔附註〕此方也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方37
〔組成〕鮮醉魚草葉或根30g 。
〔用法〕水燉服。
方38
〔組成〕薯莨塊莖9g ,硃砂根9g ,茜草15g ,紫金牛6g 。
〔用法〕水煎服。
方39
〔組成〕鮮尖尾楓葉適量。
〔用法〕搗爛,放鍋內炒熱,加入少許黃酒,調勻,敷患處。
方40
〔組成〕鮮光葉花椒根30g ,鮮硃砂根15g ,豬腳1 只。
〔用法〕酌加酒、水燉服。
方41
〔組成〕竹節參9g ,紅花9g ,桃仁9g 。白芷9g 。
〔用法〕共研細末,酒水各半調成糊狀敷。
方42
〔組成〕硃砂根30g ,馬鞭草15g ,烏藥9g 。
〔用法〕水煎服。
方43
〔組成〕竹黃100g ,白酒500m1 。
〔用法〕浸7~10 天后用,內服1~3 次,每次20~30ml ;外用藥酒或
藥渣塗至皮膚發熱為度。
〔附註〕此方也可用於關節痛。
方44
〔組成〕陰香樹皮、楊梅樹皮各等量。
〔用法〕研末,調酒敷患處。
方45
〔組成〕杜虹花根30g ,鹽膚木24g ,雞血藤20g 。
〔用法〕水煎服。
方46
〔組成〕苧麻根30g 。
〔用法〕搗碎,用酒煎服。
方47
〔組成〕鮮連錢草30g ,鮮星宿菜30g 。
〔用法〕水煎服。
方48
〔組成〕鮮崗松葉18g 。
〔用法〕洗淨,搗爛,沖開水絞汁,過濾,加白糖120g ,頓服。
〔附註〕此方用於跌打內傷瘀血。
方49
〔組成〕陸英根18g 。
〔用法〕酒水各半燉服。
方50
〔組成〕阿利藤30g ,鹽膚木30g
〔用法〕水煎眼。
方51
〔組成〕變葉溶30g 。
〔用法〕水煎,新傷調白糖適量服,傷在7 天以內調米酒60g 服。另用
根皮適量、紅花少許,浸白酒,擦傷處。
方52
〔組成〕茅膏菜15g ,地耳草15g 。
〔用法〕水煎服。
方53
〔組成〕楤木根15g ,雞血藤24g 。
〔用法〕水煎服。
方54
〔組成〕羅漢松鮮根皮、南五味於鮮根皮各適量。
〔用法〕洗淨,搗爛,炒熱敷患處。
方55
〔組成〕鮮羅藟草適量。
〔用法〕搗爛,敷患處。
方56
〔組成〕南夭竹根1 節,,白酒15m1 。
〔用法〕南天竹根磨白酒成濃汁,沖開水1 杯溫服。
〔附註〕此方用於跌打損傷、氣閉暈厥。
方59
〔組成〕苦參根、羅漢松根皮等量。
〔用法〕洗淨,加黃酒搗爛敷患處。
方58
〔組成〕柘樹根皮9~15g 。
〔用法〕加水酒煎服,外用鮮根皮搗爛調酒敷。也可用拓樹果實研粉,
黃酒送服。每次1 匙,每日2 次,連服6 天。
方59
〔組成〕南嶺蕘花根30g ,烏柏根60g ,一枝黃花60g 。
〔用法〕各藥浸高粱酒中7 天,取酒擦傷處。
方60
〔組成〕星宿菜30g ,鹽膚木30g ,骨碎補15g ,澤蘭10g ,三七6g 。
〔用法〕水煎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