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東

趙靜東

姓名: 趙靜東 出生年月: 1930年5月 籍貫: 天津 文化程度: 大學 畢業於何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擅長: 連環畫、人物國畫 創作的第一部連環畫作品: 1952年出版的《五個兒童抓特務》

基本信息

個人作品

連環畫作品

趙靜東 趙靜東

走上連環畫創作道路,劉繼卣先生對自己的影響最大。除繪畫之外,平時的業餘愛好有體育、國畫[現代]一九三o年生。天津人。擅繪畫。天津市電影公司。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歷任北京通俗讀物出版社編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編審。迄今為止共創作百餘本連環畫作品,從事連環畫的時間為40年 作品《 中華女兒經》獲第三屆全國年畫展三等獎。作品有《戰鬥的青春》、《連心鎮》、《兒女風 塵記》等。出版有《趙靜東人物畫選》。

《哪吒鬧海》《戰鬥的青春》《連心鎖》《血戰吉洋河》《雲開霧散》《追》《濟公傳軟精12冊》 2007年7月1版1次,50開,3000冊。 採用了民間傳說的形式,將濟公這位可愛的任務再現於讀者面前,善善惡惡,付諸公論。
《豬舍風波》《兒女風塵法》《漁光曲》

國畫作品

連環畫 連環畫

《浣紗女》《醉醒鍾馗》《悄悄話》《醉琴圖》《三老侃趣圖》《背靴圖》《繪竹圖》《鶴趣圖》《貴妃圖》《天津南市三不管局部(上)》《天津南市三不管局部(下)》《竹林七賢圖》《晴雯》
趙靜東、趙茵父女二人新創作的國畫《在奧運會上升起五星紅旗就是勝利》:


還是那么熟悉的身影,還是那樣親切的笑容,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雙手叉腰,站在蒼松之前。這是趙靜東、趙茵父女二人新創作的國畫《在奧運會上升起五星紅旗就是勝利》所展示的內容。
國畫 國畫

奧運申辦成功,是全國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同時也圓了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個心愿。今年的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屆時我們將迎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盛會。為此,著名人物畫家趙靜東一直想創作一幅國畫,以表達對奧運會的熱愛和對老一輩領導人的崇敬之情。
為了這次創作,趙靜東作了很多準備工作,無論是資料的蒐集抑或文案的處理,他都事必躬親。鄧穎超同志的秘書趙煒專門寄來畫冊和信件,希望趙靜東能夠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這幅畫寬160厘米,高100厘米,整個畫面用筆灑脫流暢,墨色濃淡乾濕恰到好處。畫面對周恩來面部的刻畫生動傳神,雙手叉腰的姿態輕盈瀟灑,滿含深情的微笑使觀者倍感親切。作者在處理人物和背景關係時,用了大面積的空白來表現總理的身軀,與背景重墨描繪的松樹形成對比,使周恩來的形象更加突出。在濃郁的蒼松映襯下,略顯清瘦的總理微微頷首,炯炯有神的目光似乎在向我們訴說他對奧運會成功召開的期盼、對運動員創造好成績的期盼、對中國成為體育強國的期盼。


在今晚傳媒集團成立一周年慶祝大會上,人物畫家趙靜東向今晚報社贈畫《鄧小平為今晚報題寫報頭》。這幅畫是2004年創作的,是趙靜東畫鄧小平肖像的第3幅。此前,在2002年他還畫過兩幅:其一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畫中小平同志正滿懷信心地邁著輕快穩健的步子走來,面帶微笑,樸實睿智,煥發著時代精神,給人以鼓舞和力量。畫上的題詞是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學習是前進的基礎。畫家筆下的這位勇於實踐、勇於探索、引領中國人民前進的世紀偉人,十分平易近人,可親可敬。另一幅《祖孫倆》,畫的是小平同志抱著孫子,在享受天倫之樂的一個瞬間。畫面洋溢著祥和歡樂的氣氛。
趙靜東是一位勤奮多產的畫家,今年已77歲了,數年前患有腦血管病,雖尚未完全康復,卻一直沒有停止創作。他的人物畫,從題材、立意、構圖到用筆、用色,不斷探索創新,不重複前人,也不重複自己。他為自己的恩師徐悲鴻造像,前後也是畫了3幅:先畫的是《徐悲鴻像》,以悲鴻先生的《中央美術學院成立獻詞》為背景,塑造的是美術教育家形象;在悲鴻先生逝世110周年時,又畫了《畫壇巨匠徐悲鴻》,背景上摹寫的是悲鴻先生手書的魯迅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著意刻畫了無傲氣有傲骨的徐悲鴻、“獨特偏見,一意孤行”以寫實主義改良中國畫的徐悲鴻。同時創作的《依戀》,從愛情和家庭這一視角,表現美術大師藝術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心境,畫的是悲鴻先生與愛妻靜文並肩相依的肖像。
肖像系列是趙靜東人物畫創作的重要選材。國家領導人肖像,他還畫過毛澤東、江澤民、胡錦濤、朱鎔基等,還有為《畫說天津600年》創作的《百年南開,兩位總理》;現當代名人畫過:吳昌碩、馬三立、駱玉笙、倪萍、王學仲,以及斯琴高娃、焦晃、唐國強、六小齡童等扮演的劇中人物。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歷史人物肖像畫和故事畫。他創作的這些人物肖像畫,具有各自不同的氣質和精神風貌,有呼之欲出的藝術感染力,受到業內同道的好評、人民大眾的喜愛。
趙靜東在天津一中高中畢業,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受業於徐悲鴻、蔣兆和、張仃、葉淺予諸大師。1953年畢業,1957年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編審,現為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天津市政協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

描繪歷史瞬間

連環畫 連環畫

著名人物畫家趙靜東將他精心創作的一幅中國畫《鄧小平為今晚報題寫報頭》捐贈給今晚報社。畫面上,小平同志身穿藍灰色中山裝,神清氣爽,面帶微笑,剛剛題罷“今晚報”三個大字的右手緊握毛筆,仿佛意猶未盡。
這是一個值得珍藏的歷史瞬間,令人頓生對一代偉人的景仰和緬懷之情,也將鼓舞和激勵今晚人為再創輝煌而努力拚搏的勇氣和鬥志。
去年7月,他在《今晚報》上看到李夫同志的一篇文章,深情回憶《今晚報》1984年創刊時,誠邀鄧小平同志題寫報的經過,讀後深受感動。作為一個人物畫家、一個《今晚報》的忠實讀者,他覺得自己有義務藝術地再現這一歷史瞬間。
趙靜東的偉人肖像畫,工寫結合,形神兼備,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他上世紀50年代師從繪畫大師徐悲鴻、蔣兆和,耳濡目染,心領神會,將西方嚴謹的寫實主義畫風與中國畫的寫意手

法有機融合起來,在中國畫人物造型的準確性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紀念天津建城600周年時,他以“百年南開,兩任總理”為立意而創作的周恩來、溫家寶兩幅肖像畫,以簡練精準的筆觸,生動表現出兩位總理的獨特氣質和精神風貌,具有呼之欲出的藝術感染力。他創作的領導人形象還有孫中山、毛澤東、江澤民、胡錦濤、朱鎔基等。
趙靜東肖像畫的最大特點是“像”,而這也正是他一貫的藝術追求。因為只有把握住人物的準確外形,人物的表情、神態、性格特徵和精神風貌才有所依附,才能真正做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為了將偉人畫“像”,他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搜尋到大量偉人的圖像資料,仔細端詳、反覆琢磨,待人物形象爛熟於心後,才開始構思畫面。他習慣於將起好的草圖貼在畫室壁上,遠觀近察,每日打量一番,發現不準之處,立即修改。他還發明了一個“勘誤”妙法:用一塊鏡子反射畫面,一方面可將畫面“推遠”一倍,便於整體觀察;另一方面鏡中反射的畫面比直觀的畫面更容易發現造型的失真之處。
在宣紙上作畫,最大難度在於不能修改,不能覆蓋,也不宜貼補,尤其人物面部的細微之處,下筆落墨,須格外謹慎小心,稍有失誤,便前功盡棄。因此,趙靜東每次作畫,都凝神屏息,一絲不苟,在牢牢把握造型準確的基礎上,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工筆與寫意、虛與實、濃與淡、乾與濕、剛與柔的關係。往往是人物面部精描細摹,纖毫畢現,尤其注意眼神的刻畫;而人物服裝則採取小寫意手法,寥寥數筆,一氣呵成,繁簡得當,“緊”“松”適宜,形成藝術上的對照,頗富意趣。
在繪畫技巧上,趙靜東我行我素,不拘成法。例如,他在長期藝術實踐中摸索出一種人物面部的暈染方法,即:以深赭勾勒出人物五官輪廓後,在宣紙背面敷色,裝裱後,紙背的顏色浮現出來,產生層次感和厚重感,又不破壞正面的筆觸。
如今,已七十七歲高齡,數年前罹患腦血管病尚未完全康復的趙老,真如一匹老馬,昂然奮蹄在日趨市場化的躁動的畫壇,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畫好,人品亦佳,實在難能可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