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

趙春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研究方向為大氣化學和雲降水物理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大氣氣溶膠、雲物理學和輻射過程的相互作用,大氣氣溶膠和雲微物理的飛機觀測,區域臭氧研究,大氣化學的數值模擬以及衛星資料在大氣化學中的套用。主持和參加了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簡介

見到趙春生,是在國家氣象局的門口,他剛剛開完一個會議。趙春生個子不算高,但給人的感覺比較親切。在談到自己工作的時候,趙春生說,就教學和科研而言,自己首先是一個合格稱職的教師,科研工作完全是憑著興趣去做。

在網路上我們搜尋他的資料只能找到一份很簡單的簡歷。但趙春生兒時最大的夢想卻充滿了活力,這與他的職業完全是沒有任何聯繫。他從小就喜歡和夥伴們一起踢足球,看足球比賽,他一直就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足球運動員。他說,自己在上學的時候,也是校足球隊的一員,而且球也踢得很好。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中,趙春生的球技也在不斷的提高,表面上看他的這個足球運動員之夢似乎越走越近。可是,天不遂人願,自身的身高問題讓趙春生與職業足球失之交臂。

土博士

先天因素的限制,讓趙春生不得不放棄自己當足球運動員的夢想。同時這使他不斷地為做一名科學家的夢想而努力。

1986年,趙春生考進了北京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專業,後在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得到碩士、博士學位。談到這些,趙春生笑著說,自己是真正的“土博士”。

雖然稱自己是土博士,但是自1997年開始,趙春生就先後在美國、日本等地進行訪問學習,主要從事氣溶膠雲相互作用和大氣化學的研究工作。主要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他從2000開始,主持和參加了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大氣污染物不理會國家間邊界

臭氧及其前提物的輸送和轉化是趙春生課題組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就已經認識到大氣污染物的長距離跨國界輸送重要性。上風向的污染物輸入可能會使下風向地區污染物控制和治理的努力付諸東流,甚至可能演變為國家糾紛和政治糾紛。在跨境的污染物輸送與轉化過程中,臭氧是需要值得研究的大氣化學成分之一,對流層臭氧污染對氣候、環境和生態有著重要的影響。趙春生主持和參加的幾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大部分是圍繞這方面進行的研究。2年內,趙春生開始在上海地區開展城市臭氧污染問題。

趙春生課題組的另外一個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雲降水物理學,主要集中於大氣氣溶膠、雲、降水等過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最主要的研究內容是分析人類活動對於大氣水循環的可能影響。趙春生說,“在影響氣候和環境變化的眾多因子中,提取並分析人類活動因子的可能影響是整個大氣科學研究最大的挑戰。”

拍攝雲圖是我的最愛———每一朵雲都是一個獨特的過程和故事

教學工作

除了要做科研工作外,趙春生還負責雲物理學和大氣化學兩門課的教學工作。在他給同學們講雲和降水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的時候,他往往會給學生們展示出很多獨特的雲圖。各種天氣現象的雲圖在趙春生那裡幾乎都能找到。

說到雲圖,趙春生臉上便泛出了笑容,他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展示的大部分雲圖都出自他的手。在他的電腦里,我們看到他在世界各地拍攝的雲圖。這時的趙春生似乎和剛剛接觸時有些不同,這個時候的他顯得自然而開朗,攝影是他的又一愛好。

趙春生講,“每一朵雲都有著它自己獨特的動力、熱力和微物理特徵和過程,就像我們人類,雖然可以以各種方式分類,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獨特的特點和個性,在我看來,每一片雲都有她自己獨特的過程,需要我們去研究了解。”

愛好

拍照的愛好,讓趙春生不論走到哪裡,都背著他那部相機。即使去開會他也會把相機帶在身邊。和學生們一起出去實習的時候,那就更不用說了,這位和藹可親的趙老師,常常自願擔當起學生們的攝影師。在他的電腦里,至今仍然還保留有很多學生的照片。

當然除了工作,趙春生也會擠出時間給家人,除了雲圖之外,趙春生對各色的花草也十分喜愛,在他的電腦中名列圖片排行榜第二的就是花卉圖片了。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趙春生在美國的時候,一次他見一對戀人在一邊說笑,場景很美也很自然,於是就拿起相機偷拍了一張,沒想到被那對戀人發現。可是,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那對戀人沖他微微一笑便擺起了POS,這也讓趙春生十分的開心。人與人的交流在趙春生和他的相機顯得是那樣的和諧,那個沉甸甸的大背包里,同時也裝著無盡的快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