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珸

趙士珸,北宋宗室,濮安懿王趙允讓曾孫,與宋徽宗同輩。靖康元年(1126年),開封淪陷,他和其他北宋宗室一起做了俘虜,被金軍押送北上。建炎元年(1127年),他自金軍中逃出,召集義兵數萬人解了洺州之圍,被任命為洺州知州兼防禦使 。他繼續守衛洺州到建炎二年(1128年),在金軍的再度圍攻之下不得已棄城南歸,以後在南宋王朝任職。紹興五年(1135年)卒,年四十六歲。

洺州之戰

洺州(今河北永年)自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間被金軍圍攻,守將王麟畏敵欲投降,城中軍民堅決反對而將他殺死,另推舉統制韓一領導抗金。之後,濮安郡王允讓曾孫趙士珸自金軍逃出,於磁州(今河北磁縣)召集義兵數萬人,半夜襲擊圍攻洺州的金軍,乘勢進入城中,而使洺州城防得到極大的加強。他們包圍金軍,俘虜金軍將領,迫使金軍撤退。不久金軍又糾集兵力再次圍攻洺州,守城軍民浴血奮戰二百七十餘天,大小五十七次戰鬥,給金軍以很大的損傷。但也因城中糧盡,又沒有外援,軍民被迫保護趙士珸突圍,轉移到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洺州遂被金軍占領。

史籍記載

《宋史》卷247《宗室四·趙士珸傳》:
士珸字公美,濮安懿王曾孫也。天資警敏,兒時儼如成人。比弱冠,為右監門衛大將軍、貴州團練使。從上皇北遷,次洺州東,與諸宗室議,欲遁還據城。謀未就而金人圍合,皆散走。士珸乘驢西亡,夜半盜奪驢去,徒步疾趨,遲明,抵武安酒家,語人曰:“我皇叔也"。邑官聞之來謁,資以衣冠鞍馬。因募得少壯百餘人,從至磁州,招集義兵以解洺圍。旬日間,得勝兵五千人,歸附者數萬。時洺州守臣王麟欲叛降敵,軍民怒殺之,推統制韓一為主。士珸夜半薄城下,力戰破圍。翌日入城,部分守御。敵治壕塹,樹鹿角,示以持久。士珸礪將士死守,飛火炮碎其攻具,以計生得其首領,敵乃解圍去。以功遷權知洺州,仍兼防禦使。
建炎二年,金人再犯洺,糧盡援絕,眾不能守,乃擁士珸出城,由白家灘抵大名府,詔赴行在。
紹興五年,遷泉州觀察使,再遷平海軍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時泉邸新建,向學者少,士珸奏宗子善軫文藝卓絕,眾所推譽,乞免文解,由是人知激勸。遷節度使,未拜而卒,年四十六。贈少師,追封和義郡王。淳熙中,謚忠靖。
子不流,歷臨安、紹興帥,治有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