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章 (1907~1968)

趙九章 (1907~1968)

正文

中國空間物理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氣象學家。浙江吳興縣人,1907年10月15日生於河南開封。1968年10月26日卒於北京。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1938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39年回國後,曾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1956年被推選為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並被選為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趙九章為在中國發展氣象學、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物理學做了許多重要的貢獻。他開創了中國氣球探空的實驗研究和動力氣象學的理論研究工作。50年代初期,他參加了建立中國天氣分析預報中心的工作,對發展天氣預報工作的理論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在研究信風帶動力學的問題時,首先提出了西風帶中長波存在著不穩定的現象。
他在早期從事氣象學研究的同時,就注意到對地球物理學各分支學科──地磁學地震學、物理探礦、電離層物理學、大氣光學和海洋學等進行綜合研究的重要性,他開創了臭氧層、海浪預告、氣輝等的研究工作並積極組織了電離層和地磁等的研究工作。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以後,為了發展中國的空間事業,他積極倡導發射中國的人造地球衛星,並在中國開創了利用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衛星進行高空探測的研究工作,組建了空間科學技術隊伍,為中國在磁層宇宙線、電離層、高層大氣、短波電磁輻射和光化學(包括X射線、遠紫外和紅外的空間探測) 等空間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60年代初期,他對當時空間物理學的主要課題──磁暴理論十分重視,組織科研人員開展了對地球輻射帶太陽風、衝擊波、日地關係和空間電漿模擬實驗等理論和實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成果。他和他領導的研究組發表了《地磁擾動期間史篤默搏獲區的變化》和《帶電粒子穿入地磁場的一種機制》等19篇論文。他主編和撰寫的《高空大氣物理學》上冊(1965)是中國第一部空間物理學方面的系統論著。
趙九章十分重視科研人材的培養。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辦了地球物理系;在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親自指導研究生,並經常在研究人員中選拔優秀者給以多種途徑的培訓。這些人員和學生大多數都已成為空間物理各個分支學科的研究骨幹力量。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