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記載了作者在20世紀50—60年代多次出國訪問的經歷,作者的心得體會。本書文筆流暢、生動,對讀者了解新中國的外交活動很有幫助,對年輕一代也很有教育意義。
作者簡介
程極明,1929年6月生於南京。1946年4月在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考入復旦大學新聞系。新中國成立後,在上海學聯工作,後在上海團市委任上海高等學校團委副書記。1955-1965年在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工作,其中1955-1958年任中國學聯駐國際學聯代表、國際學聯書記處書記。“文革”結合後,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任情報研究所所長及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為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原副會長、現顧問。先後出版了5本專著、7本編著,發表了一批論文。2005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反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南京和上海地下黨和學生運動的小說《洪流》。
目錄
前言
一、初出國門
1.路過蘇聯
2.從莫斯科到布拉格
3.在英倫三島
4.北國風光
二、在國際學聯工作
1.美人魚的家鄉
2.尖銳的鬥爭
3.參加亞非學生會議
4.與亞非朋友的交往
5.憶貝利康
6.我的第二祖國
7.永遠懷念曹老
8.東歐雜憶
線上試讀
一 初出國門
1.路過蘇聯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以後,我開始在上海學聯工作,擔任組織部長,主要的任務是在各大學和中學裡幫助建立學生會。到了11月,我被調到上海團市委學生部,搞高等學校的建團工作。記得上海當時有16所高等學校,2萬名大學生,我們在其中發展了1萬名團員,建立了16個校團委。
1950年初,我帶領一個工作組到復旦大學蹲點,並由虹口區委任命我兼任復旦大學黨總支副書記,和當時的書記鄒劍秋同志一起工作。
到了12月,我們正忙於總結一年的工作,研究第二年的計畫。一天下午,學生部的秘書木青突然來了個緊急電話,要我立刻回機關,說有重要任務,並要我把工作完全移交。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匆匆趕回陝西南路5號。到了部里,木青偷偷告訴我,要我晚上乘火車去北京,出訪英國。她也說不清是怎么一回事。我的腦子裡滿是復旦的工作,對於出國,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
後來,學生部部長錢李仁同志告訴我,應英國學聯的邀請,全國學聯要派一個代表團去英國訪問。第二天有中央同志接見,所以當晚必須動身。他說,一切事情到了北京就會知道了。
晚上我上了火車,因為平時工作很疲累,很快就睡著了。
北京的冬天很冷。我從來沒有在北方的冬日生活過,只穿了一身上海乾部服的棉衣棉褲。沒有大衣,在北京就顯得很單薄。這是我平生第一次享受有暖氣的生活,屋裡屋外儼然是兩個世界,和上海有很大的不同。我基本上躲在屋子裡,儘量少出去。
原來是劉少奇同志要接見我們代表團。但是,他突然又有了什麼事,不能接見了,讓中聯部部長王稼祥同志接見我們。我們就等著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