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軟繩

走軟繩又叫走扁帶運動,它的英文名字叫Slackline。在中國國內還是一項少有人知的運動。它是由國外的登山者在走鋼絲運動的基礎上開創出來的。Slackline使用的繩索一般為25mm寬、3mm厚的尼龍扁帶。它可以作為攀岩者的訓練項目,用來提高攀登平衡技術,同時又如走鋼絲運動一樣,是一項獨立的、極具挑戰的平衡運動。

(圖)走軟繩走軟繩

基本簡介

(圖)Slackline 直譯為走軟繩Slackline 直譯為走軟繩

走軟繩與走鋼絲相比,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差別,其實不然,實際上走軟繩的難度要遠遠大於走鋼絲,原因主要在於所使用的繩索上。走鋼絲所使用的鋼絲繩,在拉緊後彈性是很小的,繩索的上下振幅及左右擺盪不會太大,對於較長距離的鋼絲繩,還會在中途設定一些用於穩定的輔助牽引繩索,所以行走起來自然就比較平穩。然而走軟繩使用的繩索是尼龍製品,即使軟繩被拉的很緊,也會具有極大的彈性,而且除軟繩兩端的固定點外,不在設定其它穩定繩索。這樣一來,當軟繩長度較長時,它就像一根巨大的橡膠帶,行走其上如同蹦床一般,不僅要控制左右擺盪,還要時刻調節重心的起落,若稍有偏差就會被彈出去。況且走軟繩還有個規則,就是行走時不能使用平衡桿等任何輔助器材來協助平衡。只能赤手空拳,依靠自身肌體的扭曲及手臂的擺動來調節重心、維持平衡。所以它對走繩者的考驗也就更加嚴格,這也是它最具魅力、最精彩的所在。

至於走軟繩的安全問題,大可放心。若在較高處行走,是要穿安全帶的。將安全帶與行走軟繩用一段主繩連線起來,這樣在墜落時就會被拉住,避免摔傷。

訓練經驗

(圖)走軟繩走軟繩

對於初學者,在軟繩設定時要注意兩點。

第一,軟繩不要設定得過高,要在較低的地方練習,當用全身體重下壓軟繩中部位置時,軟繩距地保持0.5米左右比較合適。地面要平整、乾淨,因為要光腳走,所以要防止紮腳。

第二,軟繩的長度不要設定得太長,一般從5米練起比較合適,當5米距離可以輕鬆的走過時,再將軟繩加長到10米,之後是15米、20米……,如此循序漸進,才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平衡技術。

軟繩最好設定在兩樹之間,這樣起步時可以扶著樹,有個依託。在走軟繩時,腳要順著軟繩的方向去踩,不要橫向的用腳心踩。軟繩應貼附在前腳掌的拇指骨和食指骨之間,及後腳根的中心略微偏向內側一些的位置。

軟繩雖然拉的很緊,但還是具有很大彈性的,兩端靠近固定點位置彈性小一些,中間位置的彈性則非常大。在兩端行走時,重心主要落在後腳,前腳虛點,當重心剛剛移動到前腳時,馬上將後腳邁向前方虛點軟繩,以保持好重心。身體重心的左右控制,主要靠兩手臂的高舉、擺動,及腰部的左右扭曲來調節。必要時,也可以側抬起一條腿來控制身體的重心。當重心被控制在身體正中時,身體應正直,兩臂要向兩側高舉,準備隨時調節重心的偏離。當走到軟繩靠中部位置時,重心主要落在兩腳中間,步伐要減慢,重心的前移要平緩、輕柔,腳要輕抬輕落,千萬不要把軟繩的彈性激發出來,否則,你將會被無情的彈出去。如果感覺彈力加大,要馬上停住,控制好左右重心,隨著軟繩的彈力來調節身體姿態,使彈性逐漸的平息下來,然後再繼續前行。

當可以平穩的走上幾步後,就可以為自己增加難度。長時間停步於某處或試著單腿站立,以針對練習重心的左右控制;之後還需要練習中途轉身動作等。轉身時,動作要乾淨利落,重心始終要保持在兩腳中間位置,兩腳以腳心為軸同時轉動,將後腳直接轉為反方向順踩軟繩,而前腳則先轉為橫向,使腳弓橫向別住軟繩,以控制轉動的慣性,並保持好重心的左右偏離,然後再迅速調正,順踩於軟繩上。

十項最瘋狂的極限運動

如果想要用極端的刺激振奮一下每天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再合適不過。可惜的是,下面的運動危險性太高,很多保險公司根本不受理,所以,如果想玩,先確定萬無一失再說……
太空球| 走軟繩| 水下曲棍球| 高空飛越| 低空跳傘| 高空跳水| 火山滑板| 車底溜冰| 火車漫遊| 速降滑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