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茲國際租車

赫茲國際租車

赫茲國際logo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租賃跨國集團——赫茲,在中國的業務正面臨全面萎縮的危機。 安飛士是赫茲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規模僅次於赫茲的世界第二大租賃公司。 陳奇松說,受外界環境影響,目前國內汽車租賃業在管理的重點上與國外有著本質的區別。

介紹

赫茲國際租車公司(Hertz)是當今世界排名第一的租車公司,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的7,000多個租車門店,其中2,000個門店在世界各主要國際機場。赫茲在全球擁有55萬輛各式車輛,能夠及時地履行顧客的承諾、安排旅程,讓商務客人享受世界上最好的租車服務。無論您去哪裡,赫茲都能為您提供最安全,最舒適的駕車體驗。

赫茲國際logo

租車巨頭赫茲在中國全面受挫

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租賃跨國集團——赫茲,在中國的業務正面臨全面萎縮的危機。
赫茲最早在北京地區有三家門店:安華大廈門店、首都機場門店和建國飯店門店。首都機場門店很早以前就被撤消(撤消後設立了燕莎門店)。 日前,記者致電位於“赫茲中國”總部辦公樓——北方安華大廈一層的“赫茲租賃安華大廈門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今天正在搬家。”在記者的追問下,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安華大廈門店以後就沒有了。”
不僅如此,位於杭州市區建國北路的赫茲國際租車杭州門店,租車預訂熱線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據原任該公司銷售經理的貝小姐(現已跳槽)稱,杭州門店大概在兩個月前就已閉門謝客,具體原因不便透露。
赫茲為何在中國頻頻撤消網點?記者就此詢問“赫茲中國”市場部,其負責人孫小姐以“最近有事,比較忙。”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儘管赫茲方面也曾公開表示,這是“總部戰略調整的需要”、“今後將在南京、杭州、蘇州等更多省會城市和旅遊勝地設立新網點”,但第一汽車租賃巨頭在中國遭遇的尷尬已是不言而喻。

模式之惑

血統出自汽車豪門福特美國赫茲公司誕生於1918年。經過80多年的經營,已發展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租賃跨國集團。但就是這位世界租車行業大鱷,進入中國後卻如泥牛入海。
早在1998年,赫茲就曾經和上海一家頗有名氣的汽車租賃公司頻繁接觸,但最終合作未能成功。直到2000年,才有另一家中國公司中汽安華對赫茲表示出興趣。2002年1月赫茲與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汽車租賃公司安華集團簽訂合作協定,赫茲授權北方安華使用赫茲的特許經營權,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開通赫茲國際汽車租賃業務,雙方協定時間為5年。此後,赫茲開始在中國圈地布網。
對於目前赫茲在中國全國範圍內的戰略收縮,有業內人士分析,由於赫茲與安華的特許經營合作僅限於品牌代理及管理模式層面,缺乏資本紐帶的緊密連線,才導致出現今天這種尷尬局面。車評人鍾師表示,他對租車業的特許經營模式一直不太看好。“沒有資金保障,租賃網路鋪設必然會受阻。赫茲在中國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客戶的管理力度,因此必須投入更多的財力和人力。面對日趨龐大的網路體系,由於資金的短缺,企業無法實施有效的經營管理。由此帶來的業務萎縮在所難免。”
與此相對,以合資模式進入中國市場的安飛士就顯得自如許多。安飛士是赫茲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規模僅次於赫茲的世界第二大租賃公司。在赫茲與安華簽約11個月後,安飛士尾隨而來,於2002年12月同上海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合資成立安吉汽車租賃公司。作為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的汽車租賃企業,投資雙方股東各占50%股份,公司註冊資金2200萬美元。
目前安飛士的門店主要集中在上海,後又向廣州、蘇州拓展。去年12月,安飛士成功殺入“赫茲中國”的總部所在地北京,開設了北京門店。據了解,安飛士下一步的布局重點是長三角地區,目前其“AVIS”網站上已經貼出了南京、杭州門店的人才招聘公告。
但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赫茲業務的萎縮問題不僅僅出在經營模式上。“受大環境的影響,赫茲還面臨其他難題,而這些難題其實是像赫茲、安飛士這些國際汽車租賃巨頭所共同面對的。”

雙重困境

賈新光所說的難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從中國汽車租賃市場發展角度來看,中國的汽車銷售商與租賃公司之間不存在“汽車銷售商求著汽車租賃公司”的現象,即賣方市場現象,這使得租賃公司的購車成本大大增加。賈新光說:“租賃公司大多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購車,目前汽車銷售商出於對風險控制考慮,不願意以接受分期付款方式批量賣車給租賃公司。”
對於這一點,賽迪顧問公司汽車部總經理陳奇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租賃公司在向金融機構貸款時,銷售商是要承擔一定的擔保責任的。在中國,由於汽車租賃市場剛剛起步,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一些租賃企業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因此租賃公司的償還能力在汽車銷售商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另外,從個人信用體制角度來看,賈新光認為,目前國內個人信用體制還不完善,由此造成的巨大租賃風險,是外資巨頭們最為頭疼的。按照安飛士對中國汽車租賃業的調查,汽車租賃公司每年被騙車輛比率高達3%,造成的損失超過其營業額的6%。這使得赫茲和安飛士這樣的國際巨頭不得不選擇依靠會員網路等手段,來建立自己的小範圍信用體系,以便自衛。對此,國內的汽車租賃公司更是深有體會,今日新概念公司汽車租賃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由於“騙租”情況嚴重,該公司成立了法律事務組,投入人力專門從事“反騙”活動。
陳奇松說,受外界環境影響,目前國內汽車租賃業在管理的重點上與國外有著本質的區別。“國內公司的管理重點放在如何防範租車時的風險,所有手續和管理措施似乎都為了不讓車被騙租而收不回來。由於國內沒有個人信用體制,為了降低租賃風險,往往要求客戶將戶口本、身份證全部押上。而國外汽車租賃管理的重心是在車輛調度上,是如何方便客戶隨時隨地租車。”
那么這是否說明國際汽車租賃業在中國出路難尋呢?賈新光認為:“對於國際汽車租賃公司來說現在最需要的可能是最佳化戰略布局,另外也可以在乘用車之外的商用車上做做文章,包括客車、貨車等生產型用車。”鍾師也強調:在國際汽車租賃公司經營模式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國際汽車租賃巨頭們還有更長的一段路要走。“它們要擺脫困境需要5年,也許是更長的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