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二中學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二中學

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二中始建於1958年,是阿魯科爾沁旗唯一一所蒙古族高級中學。天山二中現有教學班43個,學生2524人,教職工205人,教師學歷合格率94.3%。其中高級教師12名,自治區學科帶頭人1名,國家級創新課獲獎教師3名,自治區骨幹教師3名。學校在“以人為本、求索篤行、勤勉勵志、多出人才”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以德育為龍頭,科研為先導,課改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辦學效益顯著。

基本信息

(圖)活動現場活動現場

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二中(http://www.cftsez.com)始建於1958年,是阿魯科爾沁旗唯一一所蒙古族高級中學。天山二中現有教學班43個,學生2524人,教職工205人,教師學歷合格率94.3%。其中高級教師12名,自治區學科帶頭人1名,國家級創新課獲獎教師3名,自治區骨幹教師3名。學校在“以人為本、求索篤行、勤勉勵志、多出人才”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以德育為龍頭,科研為先導,課改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辦學效益顯著。

概況

(圖)學生風采學生風采

天山二中是阿旗唯一一所蒙古族高級中學。學校占地面積88804平方米,建築面積25800平方米,現代化的教學綜合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標準化的體育場地和體育館矗立在校園中,校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業務嫻熟,團結奮進,充滿創新精神的領導班子,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以民主法制辦學,以民族優良文化和教學科研興教”的辦學方針,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優越的教學條件,完備的教學儀器,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為保障取得了突出成績,成為自治區知名學校。學校現有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56名,自治區級學科帶頭人2名、教學能手3名、骨幹教師3名;國家級創新課競賽獲獎者4名;國家級優秀教師1名,自治區級優秀教師3名,市級名教師2名。

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強,湧現出很多知名教師,承擔國家、自治區多項實驗課題和四項試驗科研項目,天山二中一舉成為國家“十五規劃科研課題實驗”基地。

學校以“三個面向”發展戰略為指導,以“素質全面、個性明顯、德才兼備,和諧發展、人人成材”教育學生為目標,以“觀念新奇、鑽研認真、知識淵博、教藝精湛、師德高尚、愛崗奉獻”為教師隊伍建設目標,以“結構合理、能力強硬、工作突出、堅持民主、務實求真、能幹創新”為領導班子建設目標,以“科學、民主、德高、創造”為辦學理念。以先進的理念和特殊的教育教學方式贏得了旗內外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信賴和稱讚,為天山二中的長遠發展創造了博大的空間。

在阿旗蒙古族人民的信任支持及全體教職員工無私奉獻下,學校已經成為民族教育的搖籃,為阿旗乃至全區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日益發展的天山二中為蒙古民族教育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發展歷程

(圖)實驗室里實驗室里

歷史回眸

天山二中建於1958年9月,前後使用過阿旗天山二中、阿旗黎明中學、阿旗蒙一中等校名。經過了初級中學(1958,9—1968,10),九年制學校(1974,3—1980,8),完全中學(1980,8—2005,8)等三個階段,2005年9月成為高級中學。

額爾德尼任第一任校長,創立了天山二中,接著共有12人任歷屆校長。莫日根,那莫斯日、額爾德尼朝格圖、斯楞汪吉樂等同志任校長或革委會主任期間,經歷了文化大革命10年動亂,經過了學校撤消再恢復曲折坎坷的道路。

哈斯巴特爾何振海、牧仁、額爾墩木圖、套格淘木拉、寶音德樂格爾、巴圖吉日嘎拉等校長在任期間相繼推動了學校的發展,學校走進了全市的前列,很好地完成了向上級學校輸送合格的學生和為農牧區培養建設人才的任務。

那順巴雅爾從2001年任該校第13任校長。自上任以來,學校有了飛躍性地發展,在天山鎮新區易址新建,學校的基礎建設、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走在自治區民族教育的前列。

艱苦創業

天山二中第一階段(1958年--1959年)。初建學校,掛牌招生開課。1959年5月遷址於天山二小院內,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教室、宿舍、成為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新學校。

黎明中學階段(1968年-1978年)受文革的影響更換了校名,不久後學校被撤消。

天山二中發展階段(1973年重新恢復)1978年--1981年間使用了阿旗蒙一中的名稱。建造了教學綜合樓(1987年),宿舍樓(1992年)綜合樓(1999年)。從2003年開始有了一校兩區,擁有了一個達標的體育場。

2005年利用半年的時間完成易址新建工作。9月20日搬遷新校。擁有了面積25800平方米標準化建築,具備獨特校園風光,環境優美寬敞,設施齊全,校園建設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回顧過去,在各界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廣大教師無私奉獻,艱苦奮鬥,把青春獻給偉大的教育事業的偉大精神呈現在面前。不僅有流失的歲月,還有勤勞儉樸的作風,嶄新的面貌,沸騰的熱情,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春華秋實

滄桑礪洗,春華秋實。經過五十年的風雨,天山二中步入了寬廣的事業大道,闊步昂首向著美好的未來走去。到2007年向高等學校輸送了3200名學生,同時為社會培養出了7千名建設者。天山二中的畢業生中有國內外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10餘人,同時湧現出自治區各戰線的高級技術骨幹人員200多名。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了很多經濟建設人才,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讚譽。

在阿旗蒙古族人民的信任支持及全體教職員工無私奉獻下,學校已經成為民族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教育搖籃。日益發展的天山二中為蒙古民族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面向未來

輝煌歷史激壯志,事業傳承向未來。天山二中的每個足跡都深深鐫刻在校志里。

天山二中已經步入了新的發展征程。這是阿旗蒙古族人民艱苦創業和與時俱進精神的結果。“學習發展、繁榮發展”精神成為一代又一代園丁們的理念。天山二中有一個勵精圖治,求實敬業的領導班子,有一個品格高尚,知識淵博的教師隊伍,有一個科學、高效、精幹、全新的內部管理機制,有一個綜合治理,井然良好的教學環境。一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環境育人”的高品位教育局面已經形成。

大鵬展翅因風起,扶搖直上九重霄,天山二中將沐浴著世紀的曙光和改革的春風,向著更大、更遠、更高的目標邁進!

歷任校長、書記

(圖)歷任校長歷任校長
(圖)歷屆書記歷屆書記

重要事件

(圖)領導領導

1、阿魯科爾沁旗天山二中1958年9月1日在天山街西河畔初建學校,掛牌上課。

2、1959年8月末遷址《天山第二國小》院內。

3、1968年更換名為《黎明中學》。

4、1968年10月天山二中被撤銷。

5、1974年3月年恢復天山二中。

6、1978年7月天山二中學生首次參加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統一考試。

7、1987年8月教學綜合樓投入使用。

8、2003年8月15日學校發展成為“一校兩區”。

9、2005年9月21日學校遷移到天山鎮新區西南邊的現校址,成為高級中學。

08聯考

2008年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二中學聯考上線人數與前兩年相比有大幅上升;2006年參加聯考人數為1020名,本科上線396名,音體美上線58名;2007年參加聯考人數為1005名,二本上線406名,音體美54名;2008年參考人數為1059名,一本(重點線)上線人234名,二本以上498名(不含音體美)。

校務制度

(圖)運動會運動會

1、為增強學校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廣泛聽取民眾意見,提高學校民主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領導班子必須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堅持以身作則,秉公辦事,依法治教。

3、實行校務辦公例會制,每周一次,重大行政事務及工作安排,向教師公開,接受監督。

4、學校重大基建項目,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實行招標、議標制,不搞一言堂。

5、學校所有按規定的列項賬目、收支情況按月公布,使全體教師及時了解學校的經濟狀況。

6、教師年終考核、後備幹部的選拔、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崗位津貼、獎金以及區級以上的表彰人員堅持公開考評、張榜公布。

7、校級領導以及各部門主任每學期在全體教職工會上公開述職,接受民眾考評,年終進行綜合考核。

8、學校所有的收費項目及標準,張榜公布,向家長和社會公開。

9、定期召開家長會及家長委員會,商議學校大事,徵求家長對辦學的意見和建議,並採取書面測評的形式,徵求家長對教師在師德方面和教學方面的意見。把家長對教師的評價納入教師考核標準之中。

工會制度

(圖)校慶50年校慶50年

1. 配合學校黨政領導組織教職工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並抓好思想教育工作。

2. 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政治、民主、經濟權利。

3. 每學年召開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加強學校民主建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發動全體教職工參政議政,提合理化建議,對校務公開實行民主監督。

4. 開展好文娛體育活動,活躍校園文化氛圍,豐富教職工的文化生活。

5. 關心教職工生活,做好教職工的福利工作。

女工委員會制度

(圖)校友校友

一、每學期都有工作計畫、總結。

二、每月召開一次例會,傳達工會的檔案或會議精神,完成工會布置的各項工作

三、每周組織一次女職工課外活動,豐富文化生活。

四、做好女工政治思想工作,做好“家庭團結、教育子女、鄰居和睦”工作。

五、關心女工生活,幫助女工搞好業務進修,提高業務水平。

六、配合學校行政做好計畫生育工作。

七、及時看望、慰問生病住院、分娩的女工。

校長辦公會制度

1.貫徹落實黨總支,領導班子會議決定。

2.落實好旗政府和教育局下達的工作指標的同時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3.組織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教改教研工作,管理日常教學常規工作。

4.校務工作,後勤工作等重大校內工作都要校長辦公會討論研究。

5.校長負責主持召開校長辦公會、副校長和辦公室主任參加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