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村鎮敬老院

賴村鎮敬老院

賴村敬老院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賴村鎮郵村。前面有319國道經過,旁邊有石吉高速經過,並在賴村鎮郵村大壩小組設立寧都南高速路口收費站,2007年申請開工,2012年竣工,2013正式入住,賴村鎮敬老院主要經營:福利機構等產品。作為經營福利機構的企業,敬老院始終堅持誠信和讓利於客戶,堅持用自己的服務去打動客戶。

簡介

中文名稱:賴村敬老院
別名:敬老院
行政區類別:寧都縣賴村鎮
所屬地區;賴村鎮
下轄地區;郵村
政府駐地:賴村鎮
電話區號:0797
郵政區碼:342823
方言:贛語,客家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
機場:贛州黃金機場
車牌代碼:贛B
學校:郵村國小

賴村鎮敬老院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把暖手袋、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送到敬老院的老人們的手中,並向他們致以新春美好的祝福,讓敬老院的老人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心關愛。現已80歲高齡的黃家昌老人在敬老院已經居住了5個年頭了,看著手中嶄新的暖手袋,他從心裡感到十分高興。據了解,本次堅強百貨捐贈大米、油、暖手袋等慰問品,總價值4000餘元。[1]
日前,記者來到賴村鎮敬老院,映入眼帘的是整潔、寬敞、美觀的三層、四層小洋樓,紅花、青草、綠樹點綴在院子的各個角落。院內的老人,有的看電視、有的健身、有的三五成群下象棋打麻將,還有一群男男女女拉著二胡、唱著歌,正在為慶祝《若干意見》出台一周年,排練“頌黨恩”歌曲……一位位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處處彰顯溫馨的家園。這是我縣農村敬老院建設與管理的一個縮影。

敬老院簡介

寧都縣縣現有農村敬老院27所,其中光榮院19所,社會敬老院8所。至2013年6月,全縣共有五保對象5934人,其中集中供養3287人,分散供養2647人。全縣農村敬老院大多是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土木結構房,房屋簡陋、面積狹小、陰暗潮濕、設施不完善、功能不齊備。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問題愈發顯得突出。

為改變這種落後局面,寧都縣縣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精心組織,建管並舉”的原則,堅持“住房標準化,環境園林化,管理規範化,服務優質化”目標,以《若干意見》為契機,整合資源,加大投入,高效運作,紮實推進農村敬老院建設。賴村敬老院的80多位五保老人們告別遠離圩鎮、地處偏僻、設施簡陋的原敬老院。搬進了位於泉南高速公路寧都南出口和319國道邊,總投資1500多萬元,占地面積60畝,建築面積9315平方米,設有160個房間,可容納350名老人入住的一所集生活、健身、娛樂於一體的花園式新敬老院。“這新房子又寬敞又亮堂,還是連廊的,太陽曬不著,下雨淋不到,我做夢都沒想到,《若干意見》的出台讓我這一大把年紀的人還能享這樣的福!”賴村敬老院的宋根長老人邊說流下幸福的熱淚。
提出“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全方位配套,打造精品工程,確保30年不落後、100年不搬遷”的建院原則。“注重頂層設計,致力於建成全省敬老院建設示範區”,為了使這一“民生工程”落到實處,縣委、縣政府專門出台了《關於加快寧都縣“三院”建設的意見》,並列入全縣的重點民生工程,縣委書記王四華,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勇等領導親自帶隊跑省、市民政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縣民政局聘請專家按照“選址生態化、布局人性化、格調民俗化”的設計理念,結合各地實際,提出園林綠化,客家風情的建設風格,努力為五保老人打造溫馨家園。
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我縣認真抓好三個落實,即:落實領導責任。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明確規定鄉鎮主要領導為項目第一責任人,並選派一名副職進駐建設工地坐鎮指揮,嚴把安全質量關;落實監督措施。制定嚴格的施工措施,由縣政府統一組織工程招投標,縣、鄉紀檢(監察)部門進行招標全程監督;落實管理措施。所有工程項目均由縣指派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同時,縣分管領導及民政局領導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調度和督查,從而確保敬老院建設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為確保資金及時到位。我縣採取“四個一點”的辦法,即:向上級爭取一點、縣財政安排一點、鄉鎮自籌一點、動員社會各界捐贈一點,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順利完成7所中心敬老院的新建,新增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床位2300張。同時,嚴格資金使用管理,財政和審計部門加大對敬老院的建設資金的監督和審查力度,做到專款專用。
2012年,寧都縣縣投資220萬元,新建肖田、大沽敬老院,建設面積2100平方米,新增床90張。小布敬老院、對坊敬老院正在緊張施工之中,竹笮敬老院、梅江社會福利中心已完成征地,勘探設計等前期工作……截止5月底,按照全縣農村敬老院建設規劃,建設25所敬老院(一所福利院),總共需投資1.74億元,建設面積127180平方米,建設床位數5190張,其中已完成9所敬老院建設任務,完成投資0.7億元,建設面積54000平方米,新增床位2740張。縣民政局局長丁上軍滿懷信心地說:“到‘十二五’末,基本實現一個鄉鎮建立一所規模適中,集五保供養、社會養老、健康娛樂、康復治療為一體的農村社會福利中心。至2015年,投資1.64億元,新建敬老院16所,建設面積73180平方米,新增床位2450張。”

敬老院管理

當基本設施建設等硬體逐步完成,敬老院的管理工作又成為縣民政局領導面臨的新課題。
寧都縣縣在新建改建敬老院的同時,致力完善敬老院的各種配套設施,做到院內環境綠化、美化、亮化,曬衣場、文體設施、醫務室、閱覽室、活動室同步,室內電視、電話、衣櫥、床椅、棉被、自來水、衛生間、呼叫系統配套。同時,新建敬老院全部按“十個一(即一塊菜地、一個果園、一口魚塘、一籠雞鴨、一欄生豬、一片綠地、一個活動室、一支服務隊、一個醫務室、一個沼氣池)”的後勤標準,進行配套建設。
建好院,還要管好院,寧都縣縣採取公開招聘的形式,選定責任心強和有愛心的敬老院院長和工作人員,並統一制定了財務收支、衛生值勤、生產勞動等管理制度。各院還開展“衛生院民”、“五好院民”評比活動,頒發“五好院民”“流動紅旗”證書,弘揚積極向上的風氣,促進院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黃陂敬老院院長邱模生介紹說,建成中心敬老院後,規模擴大了,管理也就更細了,我們根據五保老人的個性、特點,編制菜譜、定人定桌、按時進餐,可以集中也可以分餐;給每個老人建立了個人健康檔案,按期體檢,院裡平時配備了常規藥物;每周安排了學習活動,經常組織老人看電視、讀報紙、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還開展院內評優活動,激發老人們的熱情,培養老人積極向上的心態,把敬老院辦成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
寧都縣縣根據老人不同特點和不同要求提供親情式的全方位、人性化服務,構建五保老人“頤養天年的仙境福地”。定期組織院民體檢,在院內設立醫務室,確保院民“小病不出門,大病有錢醫”。飲食上葷素搭配,飯菜口味多變,讓老人吃得滿意、吃得開心。每逢院民生日,食堂還會為壽星送上荷包蛋、長壽麵。同時,各敬老院還根據老人的特長和愛好,組織鑼鼓隊、合唱隊、秧歌隊等,積極開展山歌、半板、鑼鼓等業餘文體活動。固厚敬老院院長楊榮生還邀請打鼓專家,為老人傳授敲鑼打鼓技藝。京劇迷盧家福說:“以前我靠收點破爛維持生活,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看京劇,現在好了,沒事的時候我就來這裡過把京劇癮。”
你從東村來,我從西村來,大家走到一起來,就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已90多歲高齡的羅大爺指著敬老院窗明几淨的新房激動地說:“我沒有子女,以前從未住過新房,入院前吃飯也是飽一餐飢一餐。現在,每天飯菜有葷有素,每三天還加一次餐,還有酒喝,我要活過120歲喲!”為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質量,我縣各敬老院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呈現出豬滿圈、雞滿籠、鴨滿塘、魚歡跳、蔬菜鮮、瓜果香、糧滿倉的豐收景象。平均每個敬老院年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洛口敬老院利用充足的水資源,發展漁業生產,每年產鮮魚1萬公斤,每年庭院經濟收入達15萬元。“住在這裡很開心,我們有棋牌室,還有菜園子,我在那裡種了花生,還種蕃薯。”邱蘭秀老人提著小水桶邊走邊說。
在敬老院,大多數老人都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情感上的孤寂成了老人們在生活中最大問題。為此,我縣各個敬老院積極為老人們充當起紅娘的角色,有的敬老院還設立了婚姻介紹所,專門為老人們的婚事服務。去年以來全縣就有20多對老人在敬老院的撮合下喜結良緣。賴運斗和王圓面就是一段特殊的姻緣,賴運斗因為家裡窮一直都沒能娶上媳婦,後來,敬老院工作人員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他和王圓面很合得來,常常坐在一起聊天。經過院裡的撮合,賴運斗和王圓倆位有情老人終成眷屬。
付出辛勤的汗水,換來豐碩的收穫。2011年固厚敬老院被國家民政部命名“全國模範敬老院”,洛口、長勝敬老院被省民政廳命名為“五星級”敬老院,田頭敬老院被市民政局命名為“四星級”敬老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