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道德

資產階級道德是剝削階級道德典型的和最後一個歷史類型。 由於肯定個人利益、個性發展和個人價值,相對於封建地主階級道德是一個進步,並在變革封建制度的過程中,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資產階級道德

正文

反映和表達資產階級利益要求,並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居於支配地位的道德理論和規範體系。它是剝削階級道德典型的和最後一個歷史類型。
資產階級道德在總體上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公開推崇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它從“自私是人的本性"的觀點出發,把貪慾和致富欲看作人的絕對欲望,把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係最終歸結為金錢關係,並由此引申出道德理論和規範體系。②道德與現實生活的固有矛盾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日益深化,甚至出現二者的嚴重分離和脫節。資產階級道德以自由、平等、博愛、尊重人的價值等具有普遍形式的道德準則,表達資產階級狹隘、自私的利益要求。隨著歷史的推移,它所擔負的道德使命與資產者的私人利益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利益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它所正式表達或公開倡導的道德要求與資產階級實際通行的道德準則之間的脫節也日益嚴重。③道德調節功能不斷削弱。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道德尚具有一定的感召力。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進入壟斷階段以後,資產階級道德的危機日益加深。它不但難以積極干預社會的經濟、政治生活,有力調節階級內部個人和整體間的利益關係,而且連對個人日常行為和私人間的日常交往,也難以充分發揮其有效的作用。
資產階級道德由於肯定個人利益、個性發展和個人價值,相對於封建地主階級道德是一個進步,並在變革封建制度的過程中,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現代資本主義世界嚴重的道德危機也充分表明,它已日益喪失其歷史作用,將隨著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的消滅而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