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理念

2005年、2008年艾君在分別接受湖南紅網記者和《解放日報》記者採訪時就指出,對於“賀歲”作品,我國傳統民俗與西方理解是不同的,我國民俗界與影視界的觀念也是有區別的。他說,在演藝界“炒作賀歲”實際傳承的是西方“賀歲理念”。他們把賀歲片歸納於三種類型,即“類型說”、“檔期說”和“模糊說”。所謂類型說,就是認為“賀歲片是一種喜劇類型片”的觀點。所謂檔期說,就是認為“賀歲片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是在春節檔期放映的影片而已”的觀點。所謂模糊說,就是既不完全贊成類型說,也不完全贊成檔期說,也沒有明確反對這兩種觀點提出自己觀點。

提出過程

賀歲理念是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民俗學家艾君針對近幾年演藝界所炒作的“賀歲說”結合我國傳統的民俗賀歲觀念而提出的一種賀歲學說和賀歲作品的標準。其賀歲理念突出表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對賀歲作品的理解和研究。認為,任何使用賀歲作品不能脫離我國傳統文化對賀歲的解釋和理解。他認為,賀歲作品必須具備三個標準:一是主題以喜慶吉祥為主,為節日裡圖個吉利;二是內容與過年有關;三是目的主要是酬謝觀眾厚愛。

對於賀歲理念的解釋

而在我國民俗界,更注重的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挖掘。簡言之“賀歲”就是慶賀歲末。查閱《現代漢語詞典》,“賀”的含義是“慶賀”,“歲”的含義是“年”,“賀歲”也就是表示“慶賀(新)年”。既然是“賀歲”文化,那么他的內容和故事一定與祝賀新年、春節等有關,中國的賀歲文化是春節文化的特有產物,不容盲目更改,更不能“掛羊頭賣狗肉”。從民間文化的事件、風情和民間生活去發現和追溯看“賀歲”作品也是有民間來源的。舊時我國的梨園有個傳統,每逢年關歲末,必會聚合大幫名角兒唱一出大戲,內容都是與春節關聯的吉祥喜鬧類,各位角兒都使出看家的本領。演出目的就是感謝觀眾多年的厚愛,與義演無異。可見傳統的“賀歲”作品也是有標準:一是主題以喜慶吉祥為主,為節日裡圖個吉利;二是內容與過年有關;三是目的主要是酬謝觀眾厚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