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古道

賀州古道是在湘桂邊界的通嶺口峽谷,即湖南道縣雙淳亭與廣西賀州市的富川葛波鎮交界處,秦漢時修建的一條170公里的通道。這條通道,穿過嶺南五嶺中的兩個山嶺;都龐嶺與萌渚嶺交界(也即是分界)處,以水陸聯運的方式,連線了屬於長江中的湘江水系之一蒲水,與屬於珠江水系中的西江支流之一賀江(古名封水)之間的交通運輸。這條古代的南北交通運輸線,是現代學者張修桂從著名的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地形圖》中發現的。他指出:“在北東走向的都龐嶺和萌渚嶺之間,存在著一條相對低下的北東向山間大谷地,恐怕並不為眾人所知。該谷西部都龐嶺,高程二千米以上;東部萌渚嶺,高程也一千七百米以上。二嶺間為低谷丘陵和山間盆地……谷地高程都在二百米以下……是整個南嶺山脈的一條最大的山間谷地”。這樣的地勢是很適合修建交通大道的。

古道歷史

“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與外國通商交通線之代稱。因我國盛產絲綢、又主要以絲綢對外貿易而得名。是德國學者利布霍芬首創的名字。據歷史記載,“絲綢之路”緣起於漢武帝首次派張騫通西域(漢武帝建元二年,西元前139年),從當時國都西安出發,至中亞、西亞、中東、西歐各國,前後達七次之多,至今著名的敦煌文化遺產,就是當時留下的遺蹟之一。這是從陸上與西方交往的通道,故稱為陸上“絲綢之路”。
漢武帝於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統一了嶺南,在廣信(今廣東封川與廣西梧州交界處,亦即賀江、桂江與西江匯合處)設交趾部,管轄秦時所劃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又稱合浦郡,包括今海南、越南),可謂嶺南首府。與此同時,漢武帝派遣了黃門驛使,從廣信至雷州半島的徐聞、北部灣的合浦,乘船至越南(當時稱日南)直達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由此即開始了從海上與外國通商往來的歷史。這條通道,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富川縣誌》記載:“秦始皇三十四年(西元前213年),擴建嶺口古道成為一條水陸兼程、以水路為主秦通‘新道’。”“新道起於湖南道縣雙屋涼亭,經江水縣進入富川縣境內,經麥嶺、青山口、黃龍至古城止。陸路全程為170公里,境內約65公里。路寬1~1 5米,多為鵝卵石鋪面,也有用青石塊鋪成的。道路蜿延於萌渚嶺、都龐嶺山脈丘陵間,北聯瀟水、湘江,南結富江、賀江和西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過新道緊密相連,為楚越交往打開通道。”可見這條通道從秦始皇時即修通了。
據賀州市博物館文物普查記錄:在賀州桂嶺鎮七里山至開山鄉豪界村,也有一條秦修古道,路面用石板和河卵石鋪成,寬1 5米,斷斷續續,全長約8公里。位於萌渚嶺余脈,可以說是這條古道的一部分或分支,也是這條通道至今尚存的歷史見證。
另據《太平寰宇記?賀州?桂嶺縣》中記載:“桂嶺南二十七公里賀水邊,有越王渡遺蹟,該處賀水邊石上有石櫛、石履、俗雲昔越王渡水脫履墮櫛於此,二物今猶在。”《水經注》亦有類似記載。這記載的傳說成分居多,也可說是春秋戰國時南北交往路線的佐證之一。
據《南越策記》記載,漢高祖十一年,中大夫陸賈出使南越時,就是從瀟水“取道桂嶺順賀江下西江登錦石山到達番禺”(今廣州)的;漢武帝派甲將軍平南越也是由此取道桂嶺下蒼梧的(見《百越先賢志》)。直到1931年1月紅七軍在鄧小平、張雲逸率領下,從湖南到賀縣桂嶺整編,也是從這條古道通過的(見鄧小平《七軍工作報告》)。從這些史料可見這條古道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亦可見桂嶺段也是賀州古道的組成部分。
秦始皇修廣西興安縣的靈渠,是溝通南北交通的重要舉措,但開始時,靈渠的功能甚小,且時通時塞,直到唐代,由李渤主持大修,才有規模,(見《新唐書?李渤傳》、《太平寰宇記?興安縣》)一直保持到現在。由此可見,在唐以前,南北通道是不可能僅靠靈渠的。顯然,溝通瀟水與賀江的水陸聯運古道,擔負更重的運輸量,是南北溝通的主幹道。
除此之外,古代尚有四條跨五嶺古道:一是湖南郴州與廣東連州之間,跨騎田嶺,將湖南的瀟水接湟水,即連江,又名小北江。這條線,西漢時屬桂陽郡,設有陽山關與湟溪關,西漢南下軍隊“出桂陽,下湟水”即指此條交通線,唐代劉禹錫被貶南來,也是經此線。第二條是江西大庾至廣東南雄之間,跨大庾嶺,過梅關,沿湞江連北江南下,西漢軍隊“出豫章,下橫浦”(指梅關),即指此路,唐代時由張九齡主持加修。第三條是湖南宜章與廣東樂昌之間,沿武水而入北江,九瀧十八灘,唐代韓愈南下即走此道。第四條是從江西的定南縣尋鄔縣與廣東龍川縣之間,由定南水尋鄔水與東江水相接。秦始皇時趙佗南下任龍川縣令,即經此道。這四條古道中,龍川古道只在秦時繁榮,其餘三條,都主要在唐以後繁榮,尤其是梅關古道,在唐以後大批北方移民經此南來,並在溝通陸上和海上交通起重要作用。但在漢代至唐代之間,起主幹作用的應是賀州古道。
賀州古道同時也即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一條對接線。因為,漢武帝南下大軍主要是經賀州古道、沿賀江南下而抵達廣信的,也即是說西漢時的南北經濟往來也是經這條路線溝通的。同時也即意味著漢武帝從西安開始與西方交往的陸上“絲綢之路”是由此路線而向嶺南引伸的;而自廣信至徐聞、合浦而開創的海上“絲綢之路”,不正是因賀州古道溝通的作用,而使其與陸上“絲綢之路”對接么?所以,稱賀州古道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一條對接線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據《封中史話》作者陳乃良先生的考察,西漢時賀江流域一帶,是嶺南經濟最繁榮地區,人口比番禺(廣州)一帶還稠密,又是統轄嶺南的政治中心。其原因是漢武帝平定嶺南時,番禺遭大火,幾乎全城燒盡,元氣大傷;漢武帝又有意擺脫趙佗所建的南越政治中心及其勢力,故著意發展廣信一帶經濟,使嶺南經濟與交通均比粵中、粵東發達。從交通而言,經賀州古道等路線溝通南北後,在廣信一帶集中轉出,經賀江達西江,再向南流江和北流江,或從鑒江、羅定江而至徐聞、合浦出海。這一考察結果,也證實賀州古道是陸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對接線之一。

古道相關

賀州古道:賀州古道是賀州境內溝通中國海陸絲綢之路的幾條通道的總稱。“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通商貿易交通路線的代稱。“絲綢之路”有陸路與海路之分,“陸上絲綢之路”以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由西安至中亞、西亞、中東、西歐各國所走的陸路線為代表;“海上絲綢之路”以漢武帝派使者,從賀江流域的廣信至雷州半島的徐聞、北部灣的合浦,至越南、達印度、斯里蘭卡等國所走的水路線為代表。賀州古道同時具有陸路與水路兩種功能,是一條水陸兼程,以水路為主的對外貿易通道,同時,它還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一條對接線。賀州古道近三千年的發展歷程,留下了許多歷史痕跡和文化遺產。
桂嶺古道: 位於萌渚嶺余脈之賀州桂嶺鎮七里山至開山鄉豪界村,是一條秦修古道,路面用大塊山石和河卵石鋪成,寬約1.5米,全長約18公里,現殘存8公里。桂嶺古道是賀州溝通海陸絲綢之路最早的一條對接線。
瀟賀古道:《富川縣誌》記載:“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擴建嶺口古道成為一條水陸兼程,以水路為主秦通‘新道’”。“新道起於湖南道縣雙屋涼亭,經江水縣進入富川縣境內,經麥嶺、青山口、黃龍至古城止。陸路全程為170公里,境內約65公里。路寬1至1.5米,多為鵝卵石鋪面,也有用青石塊鋪成的。道路蜿蜒於萌渚嶺、都龐嶺山脈丘陵間,北聯瀟水、湘江,南結富江、賀江和西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過新道緊密相連,為楚越交往打開通道”。瀟賀古道是海陸絲綢之路對接線之一。
謝沐關:謝沐關又叫世睦關,莫邪關,位於富川縣城以北三十多公里的朝東鎮小水村附近,秦始皇三十二至三十四年,於都龐、萌諸兩嶺余脈間築嶺口“新道”,西漢皇朝將秦時新道擴建為“楚粵通衡”時,將富川至源口的古道東移,使其由馮乘縣之青山口(葛坡)改道經謝沐縣直達道州,與瀟賀古道由青山口、麥嶺府、沅江之主幹道相匯合,並在馮乘縣(今富川瑤族自治縣)西北大鵬嶺下的西隘口小水峽處修建雄關鎮守,關內有謝水、沐水兩河匯流,故稱其為“謝沐關”。
鷹揚關:鷹揚關位於賀州市桂嶺鎮的東部邊沿。這裡是廣西的最東端,過了此關就是廣東的連山縣。高大綿長、南北走向的山脈阻隔兩廣,惟獨此處有一道大峽谷可以溝通。雄關設在峽谷的大轉彎處,即北面大山向南凸出的山坡上。三面為懸崖峭壁,海拔480米,寬12米,長92米,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地形十分險要。鷹揚關因其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秦始皇統一嶺南時,秦兵即從此關過廣東;紅七軍在賀州桂嶺整編後,也於1931年1與15日經此關入粵再北上蘇區;軍閥混戰期間,桂系曾在此設卡;日寇侵華時,曾一度妄想從此關西進犯桂,因獲悉我地方抗日武裝在鷹揚關設防而不敢貿然過關,從而保住了賀州的安寧。共和國成立後,鷹揚關不再是關卡,而成為紀念性的古蹟了。一條貫通東西的國道從此關經過,車水馬龍,使兩廣人民的來往十分頻繁。鷹揚關保留一塊標誌碑,還有一座紀念亭。當年跟隨鄧小平同志經過此關的紅七軍幹部、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覃應機同志有題詞刻在紀念亭上。
封陽古城:封陽縣是廣西最早設立的四個縣級行政單位之一,始建於漢武帝元鼎六年。轄區包括今信都鎮、仁義鎮、鋪門鎮、水口鎮、太平鄉、蒼梧縣的沙頭鎮和石橋鎮,以及今廣東懷集縣的一部分和封開縣的一部分。縣治設在今鋪門鎮河東村的賀江東岸,土名“高寨”。這裡地形險要,地勢較高,賀江從其西面繞過,流向東南,城址保存較好,由城垣和兩層土台組成。南北長200米,東西寬近180米。土台靠近賀江,第一層土台高3米,東面內近30米,南面內進50米即到第二層土台,第二層土台高5米,台面平坦,南北長70米,東西寬50米。城垣在土台的東面和南面,由北、東、南三垣組成,均略作弧形。高4米,下寬10米,上寬4米。北垣從土台東北角向東延伸,長100米,東垣長150米(南段有50米缺口),南垣長150米(西段有30米缺口),南垣長150米(西段有30米缺口)。地面上有許多漢代的繩紋和方格紋陶片,還有許多灰陶片,還有許多灰陶繩紋筒瓦和少量葵花紋瓦當。
鋪門石城:位於鋪門鎮中華村村公所西約200米處,建於明代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四周由天然石山群圍合,山徒峭且高。南北各有一缺口,就缺口修築城牆(含城門、城樓)。南城牆長72米,寬4.86米,高4米。城牆中部設城門,門上建有城樓,曰“南星樓”;北城牆長28.7米,寬4.8米,高4米。中部也設城門和城樓,曰“北嶽閣”。南北門外都建有寬闊的護城池。城內地勢平坦,面積約4萬平方米。北門內東側建有一座閱兵台,長28米,寬18米,高3米。此外,南門外建有碑廊,陳列歷史碑刻,是石城歷史的見證。古石城易守難攻,有“石城天險”之稱,為原信都縣“八景”之一。
臨賀古城:臨賀古城是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所設臨賀縣的縣治所在地,歷經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朝、隋、唐、五代(南漢)、宋、元、明、清等朝,直至1951年始將縣城搬遷至今賀州市八步鎮。臨賀故城雖經幾次搬遷及歷代維修,但各朝城址基本未變,西漢、東漢、五代(南漢)、宋、元、明、清各朝城址規模尚存,城垣俱全,且城外有各代古墓群,發展脈絡十分清晰。尤其是宋代臨賀故城,至今尚保存著內為東漢、五代夯土垣,外包南宋所築磚牆的宋城規制,城內外可發現各代文物,作為古代城市重要標誌的城牆,護城河,街道,捕廳衙門,居民飲水用的古井,作為宗教用的塔和寺廟,作教學用的學宮和臨江書院,作交通用的碼頭、橋樑、渡口以及交易用的商行,以及城外西漢以來多代古墓群,這裡都一應俱全。臨賀故城在地域上處湖南、廣東、廣西三省的交界處,是百越文化和楚文化的交匯點,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臨賀古城延續時間之長,現存各代城址整體規模保存之完整,在國內現存古代縣一級治所城址中是極為罕見,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
富川明城: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距今近五百年。明萬曆年間改為磚牆,周長2113米,高6米,厚3米,垛口909個,城牆堅固雄偉,錐堞整齊,色澤黝黑。城門內古街道呈井字形,均用鵝卵石鋪築,並有金錢圖案,古雅別致,臨其境可窺其跡貌。

歷史意義

“賀州古道”是“絲綢之路”的海陸對接的古道,賀州古道連線了湖南的道縣、江永,到達賀州的富川,進入賀江水系,由賀江到達廣東的開封,進入西江,下可到廣州,上可到北流江,再過鬼門關,就到了南柳江,最後進入合浦港。專家們認為,從地理學的角度看,賀江作為連線瀟水的水系,是嶺南連線中原的最便捷的水上通道,有大量的文獻記載賀江水係為南北水上交通發達的通道;沿路有歷史記載的多處關隘、戰國墓葬、十里一個的涼亭、跟圩鎮相連的古道、烽火台、驛站及一些墓葬中出土的海上來的琥珀、玻璃,則從文物遺址上證明,“賀州古道”確為商貿、軍事、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專家們認為,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商貿進入了鼎盛時期,中原發達的文化、先進的生產技術通過古道傳入嶺南,使嶺南地區的文明跨越了一大步,同時還為中國由內陸文明走向海洋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