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理工學院

貴州理工學院

貴州理工學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於貴州省貴陽市,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省屬本科理工院校。學校創建於2013年,2011年,貴州省提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在原貴州大學蔡家關校區的校址上籌建貴州理工學院。2012年12月17日,貴州理工學院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的本科學校設定標準,通過了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組的檢查和評估。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貴州理工學院。截至2016年5月,學校有土地面積866.7畝,校舍面積27.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總值9933.06萬元,圖書688824冊,數據文獻資源15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47個,室內體育場館2個;有教職工797人,其中正高職稱48人,副高職稱21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8711人;設有16個學院和4個基礎教學部門,19個本科專業。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貴州理工學院貴州理工學院
2011年,貴州省提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在原貴州大學蔡家關校區的校址上籌建貴州理工學院。
2011年,在貴州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貴州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和科教委員會共同提交的《關於創建貴州理工學院的建議》,經教育部批准,於2012年3月開始正式籌建。
2012年12月17日,貴州理工學院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的本科學校設定標準,通過了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組的檢查和評估。
2013年1月18日,以98票的高票順利通過教育部的考察評議。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貴州理工學院。
2013年5月22日,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2012—2020年)》正式向社會公布,貴州理工學院成功入選國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2015年10月14日,貴州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關於調整貴州理工學院內設機構的批覆》(黔編辦發〔2015〕240號),貴州省智慧旅遊產業發展研究院、貴州省“網際網路+”產業技術研究院、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落戶該校,增設創新創業中心及人文素質教育中心,《貴州理工學院學報》編輯部更名為學報編輯部,採礦工程學院更名為礦業工程學院。
2016年4月18日,該校1400餘名師生代表齊聚逸夫大禮堂,共慶貴州理工學院建校三周年。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管理人員90人,專任教師314人。專任教師中70.3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48.09%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其中教授57人。

學院設定

··

學院下設的教學單位有14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採礦工程學院、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輕工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交通工程學院、製藥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

4個基礎教學部門(大學外語教學部、馬列主義教學部、體育教學部,工程實訓中心)。根據發展規劃,學院將緊密結合貴州省兩個戰略實施和十大產業發展的需要,不斷加強學科建設,逐步建立起以工科為主體,工、理、管、經、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結構合理的學科體系。到2015年,校級重點學科發展到8個以上,省級重點學科發展到3個左右。

招生專業

首批設定資源勘查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土木工程、製藥工程6個本科專業,首批招生3000人。
2014年學校新增四個本科專業,分別是:
水利水電工程
安全工程
生物製藥工程管理

校區擴建

為建設一流理工類高校,改善教學環境,發展教學資源,貴州理工學院在貴安新區規劃校區擴建。
總體規劃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總用地面積:88.7公頃
總建築面積:492665平方米
占地面積:109100平方米
容積率:0.55
建築密度:12.3%
綠地率:38.8%
校體育館
體育館包括主館、副館兩個部分,並設定了必要的附屬用房,該項目為框架結構,總層數二層,總面積7967平方米,座位1008個,該館是以訓練為主的多功能體育館,可用於學校組織體育比賽、開展體育訓練、為師生員工提高身體素質創造了條件。

創辦條件

貴州理工學院校園環境2011年,在貴州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貴州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和科教委員會共同提交的《關於創建貴州理工學院的建議》。
在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提出“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進跨越”主基調和重點實施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兩大戰略的思路,並在全省迅速達成共識的形勢下,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和科教委員會在視察中發現,貴州省現有的17所本科院校中,沒有理工類和農業類大學。2010年的高校本科在校生中,工學(含建築)專業的學生占了不到15%。相關專業人才和儲備已不能適應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需要,這已成為影響有效落實兩大戰略的現實制約和進一步加快發展必須突破的瓶頸。為了儘快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兩個委員會聯合提出了創建貴州理工學院的建議。

領導期望

2013年11月18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希望貴州理工學院師生員工緊緊圍繞我省實施主基調、主戰略的需要和人民民眾對加快發展的新期待,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廣聚人才,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辦學治校,以嚴謹求實的校風教書育人,努力把貴州理工學院建設成為西部一流、人民滿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學,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校址

學校主校區: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蔡關路1號(原貴州大學蔡家關校區校址)。

籌建現狀

現在貴州理工大學已經在籌備之中,新建的貴州理工大學校址將選在貴州大學蔡家關校區(原貴州工業大學),擬由貴州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貴州大學明德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合併組成,立足貴州,放眼西南,爭取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理工科類高等院校,為貴州省的教育事業和工業建設做出貢獻。

教學成果

2013年11月,2013“外研社杯”演講、寫作大賽貴州賽區比賽中,該校機械工程學院的李應乾同學榮獲演講比賽三等獎,化學工程學院的童晶同學榮獲寫作比賽二等獎,製藥工程學院的尹冉以及化學工程學院的王衍偉兩位同學均榮獲寫作比賽三等獎。
2014年5月,在第八屆貴陽高校象棋聯賽中,該校電氣工程學院電自職131班的靳恆偉獲得了個人賽第二名。
2014年5月,在全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中,該校電氣工程學院能控131班李定佳以《ABiteofChina(舌尖上的中國)》榮獲“全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
2014年6月,貴州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排球比賽該校獲得亞軍。
2016年6月,貴州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跆拳道項目比賽中,該校土木工程學院道橋132班趙樹傑同學奪得跆拳道62公斤級(體育院系組)銅牌。
2014年7月,該校喜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
2014年7月,在貴州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武術比賽中,該校潘康球同學獲42式太極拳比賽第五名。
2014年9月,該校榮獲“貴州農信”杯2014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貴州分站賽)一等獎。
2015年3月,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中,該校制測131班劉忠林同學作為貴州賽區非數學組五名決賽選手之一與全國280餘名參賽選手同場競技,取得決賽三等獎的好成績。
2015年6月,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貴州賽區選拔賽中,該校GIT機械隊佀東峰、林棟、李東奇、徐海波同學的作品網咖助手獲一等獎和最佳創新獎,黔御隊徐炳彬、廖斌、孔令娟同學的作品C實習校園運營策劃方案獲得二等獎。同時,該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2015年8月,在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比賽中,該校高啟龍、王曉勇、席燕同學所在組喜獲貴州賽區一等獎。
2015年9月,在貴州首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該校黃鈺欽、侯宗良、曾濤同學憑藉《殯葬管理服務APP》項目榮獲銀獎。
2016年5月,在省教育廳、團省委、中國演講口才協會聯盟、省演講與口才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千校萬師”杯“立德樹人·為夢鑄魂”爭做“四有”、“三者”好老師全國電視網路演講比賽中,該校代表隊在總決賽中斬獲團體二等獎,機械工程學院馬馳同學、信息工程學院陶小慶同學分別榮獲二等獎,機械工程學院王珊老師榮獲三等獎,大學外語教學部馮建平老師榮獲優秀獎。
2016年6月,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貴州賽區選拔賽決賽在貴州師範大學舉行。該校製藥工程學院徐炳彬、孔令娟、廖斌同學的“黔御網際網路+護膚品定製”項目獲二等獎,礦業工程學院王超漂、馬啟雄、楊勝凱、楊聲鵬、余毓琳的“創夢空間”項目獲二等獎及最佳創意獎。該校獲優秀組織獎。
2016年6月,第七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大學英語組)貴州賽區比賽在貴州醫科大學拉開帷幕。該校呂孟巧老師獲得大學英語視聽說組一等獎,唐明琪老師獲得大學英語讀寫組二等獎。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省級重點支持學科3個,省級特色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支持培育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3個,校級重點培育學科4個。

合作交流

貴州理工學院貴州理工學院
2015年7月,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教授BobSopko、克利夫蘭州大學博士鮑仁君、BrentSopko一行三人訪問該校,雙方圍繞創新創業、教師研修訪學、學生短期交流、外國專家引進、兩校合作辦學項目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討論。
2015年8月,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國際項目主管NordinBinYahaya教授、國際學院院長MohdAzraaiKassim教授、國際學院國際項目主任ZulkifliBinOsman、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MohdRoziIsmail及馬來西亞理工在華代表一行5人來訪該校,雙方就教師交流、學生夏令營、學生短期交流、語言培訓等項目的合作進行了交流、探討,表示將共同努力,把所談內容落到實處。
2016年3月,泰國蘇南拉里理工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主任YupengYan、工學院院長KontornChamniprasart、科研處長PeerapongUthansakul一行三人來訪該校,雙方圍繞學生實習、交流,教師選派進修、學歷提升等方面合作進行了討論並達成初步共識。
2016年4月,該校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蘇向東率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赴貴州財經大學交流學習,雙方就行政效能監察、黨風廉政建設、貫徹落實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2016年4月,該校校長龍奮傑、副校長宋建波率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赴綿陽職業技術學院考察學習,雙方就特色辦學,學科專業建設,開放辦學經驗,績效工資改革經驗,政校企研四方聯動共育高端技術型人才經驗,繼續教育社會化改革及工程實訓中心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2016年4月,該校校長龍奮傑、校長助理沈建新率科研處、發展規劃與對外合作處、電氣工程學院等一行6人赴桂林理工大學,與該校校長解慶林、副校長周國清以及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了交流座談,雙方還就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
2016年4月,該校副校長景亞萍率教務處、電氣工程學院及大數據人才培訓中心負責人前往青島大學就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進行考察調研。該校一行與青島大學副校長汪黎明、於永明,教務處和自動化學院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座談,雙方就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了經驗交流,探討了教學改革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及如何有效應對出現的新問題。
2016年5月,該校副校長宋建波率人事處、交通工程學院部門負責人赴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科技大學考察學習,雙方圍繞學科建設、辦學戰略轉型、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及行業發展、績效工資改革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及交通工程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2016年6月,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副校長HilaryWinchester、高等教育部國際合作高級官員武海毅一行2人訪問該校,雙方主要圍繞教師訪學、學生交流、師生夏令營等方面進行了討論並達成初步共識。
2016年6月,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副院長賴延清、太陽電池與功能陽極項目負責人蔣良興等一行4人到訪該校。該校紀委書記蘇向東出席座談會。該校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伍玉嬌院長、凌敏副教授和劉儀柯副教授等參會。賴延清院長一行此次來訪主要是就與該校材料與冶金工程學院在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優勢學科和研究方向的合作進行討論和商洽。
2016年6月,該校校長龍奮傑與昆明理工大學校長彭金輝分別代表兩校簽訂了《昆明理工大學與貴州理工學院全面合作協定書》。

科研成果

科研項目
截至2015年7月,學校已經獲得貴州省科技廳的兩個科研項目,“電動車慣性機械能高效回收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和“預應力區域約束混凝土梁試驗研究”項目
2015年,該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
2014年,該校全年共申報各類項目307項,立項15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36項、市廳級項目16項。
2015 年度部分項目結題(提交年度報告)時間統計
序號 項目來源 計畫類型 項目名稱 負責人 提交時間 結題時間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面上項目 深海採礦機械液壓系統非線性耦合振動機理及可靠性研究 周知進 2015.12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地區基金項目 黔中白馬洞鈾多金屬礦床再研究 龍漢生 2015.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地區基金項目 基於熱力學的航空用高鎖螺母高效加工刀具磨損機理與套用基礎研究 邵芳 2015.1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地區基金項目 基於聲譜特徵點的多元可激發混合氣體檢測方法研究 張克聲 2015.12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青年基金項目 微波焙燒含鍺氧化鋅煙塵回收鍺過程的機理研究 王萬坤 2015.12
6 貴州理工學院 省哲社辦 貴州新型城鎮化與現代農業協同問題研究 潘啟龍
2015.8
7 貴州理工學院 省哲社辦 貴州生態移民社會適應性整合研究 黃婭
2015.8
8 省教育廳 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載體建設研究-以貴州駐築部分本科院校為例 田莉
2015.9
9 省教育廳 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民族旅遊下農民生活狀況研究 周茜茜
2015.9
10 省教育廳 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創建普通本科高校新模式研究——以貴州理工學院為例 丁毅
2015.9
11 省教育廳 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研究——以貴州省內高校為例 蘇利榮
2015.9
12 省教育廳 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黨風廉政建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影響研究 楊文斯
2015.9
15 貴州理工學院 2013年度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經費項目 高溫高壓下華北北緣高鉀斜長角閃岩部分熔融實驗研究 李朋
2015.9
16 貴州理工學院 2013年度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經費項目 大腦視覺信息處理的計算模型 劉繼乾
2015.9
17 貴州理工學院 2013年度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經費項目 複雜電解質中成分準確分析技術研究 袁藝
2015.9
18 貴州理工學院 2013年度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經費項目 基於MR阻尼器的斜拉橋拉索參數震動半主動控制研究 張掙鑫
2015.9
19 貴州理工學院 2013年度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經費項目 黔西南州工業發展研究 曾羽
2015.12
20 貴州理工學院 工業研究中心課題 貴州電力工業發展戰略研究 黃政
2015.9
21 貴州理工學院 工業研究中心課題 貴州工業發展戰略及政策選擇研究 李彥召
2015.9
22 貴州理工學院 工業研究中心課題 貴州工業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研究 李輔敏
2015.9
23 貴州理工學院 工業研究中心課題 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貴州新型工業化研究 孟碟
2015.9
24 貴州理工學院 工業研究中心課題 貴州省“三化”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牟秋菊
2015.9
25 貴州理工學院 工業研究中心課題 推進黔中經濟區建設的思路和政策建議 羅建
2015.9

2015年該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名單

序號 負責人 項目名稱 項目類型 資助經費(萬元) 備註
1 龍漢生 黔東南龍灣大型鈾多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 面上項目 78 資環學院、博士
2 尹昌應 山地城市最優和動態增長邊界的多主體系統模擬研究 地區基金 38 資環學院、博士
3 孫嘉龍 富鉈菌株TrichodermaasperellumT09對鉈的耐受機理研究 地區基金 43 資環學院、博士
4 賈彥龍 紅鉈礦微生物風化過程中鉈形態組成變化特徵研究 地區基金 43 資環學院、博士
5 張穎 箇舊錫銅多金屬礦田東、西礦區剝露程度的對比研究-低溫熱年底學證據 青年基金 20 資環學院、博士
6 秦慶東 脈衝電流與微波耦合作用下亞微米高導電粉體的合成與耦合作用機制 地區基金 40 材料學院、博士
7 王福春 三明治結構磁性介孔印跡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分離稀土的研究 青年項目 22 材料學院、博士
8 馬春平 具有聚集誘導發光性能的pH回響聚合物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青年項目 20 材料學院、博士
9 何杰軍 鎂合金孿晶界的原子結構及第二相粒子退火時在孿晶界的析出行為 青年項目 20 材料學院、博士
10 黃宏升 LED用鹼金屬鹼土金屬硼酸鹽螢光粉的製備及其熱力學性質研究 青年項目 22 化工學院、博士
11 呂夢嵐 可用於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陰極界面修飾和受體材料的富勒烯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機理研究 青年項目 21 化工學院、博士
12 張開智 邊角煤短壁連採關鍵層區段順序失穩控制機理研究 地區基金 40 採礦學院、博士
13 張承維 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動機主動燃燒控制與安全邊界線上識別研究 地區基金 38 電氣學院、博士
14 徐桂弘 疲勞荷載與水耦合作用下無砟軌道裂紋動態演化過程研究 青年項目 20 土木學院、博

論文著作
2014年,該校作為第一署名單位發表的學術論文總計243篇,其中,被SCI收錄6篇、EI收錄39篇,核心期刊論文38篇;教職工出版學術著作2部;獲得地廳級科研獎項6項;參與科研成果省級專家鑑定1項;全校共申報專利11件,4件實用新型專利已獲授權。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圖書館有館藏圖書72萬餘冊,25萬餘個圖書種類。紙質報刊900餘種,中文期刊合訂本9045冊。同時,該館擁有電子圖書110.2萬種,ACS、ACM、ASME、ASCE、Thieme等外文資料庫和期刊、標準、年鑑、重要會議論文、新東方英語、軟體通、工程實訓庫等15個電子資源資料庫,本地鏡像數據量達40餘TB。館藏文獻涵蓋了資源環境、礦業、冶金、機械、電氣自動化、計算機信息、土木建築及化學製藥工程等學科專業領域。

學報期刊

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主辦的期刊《機械與電子》於1983年創刊,該刊主要負責刊登工業控制、工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化等科技論文,發布機械電子產品和企業廣告,開展技術諮詢服務。是中國國內最早宣傳介紹機電一體化技術,用電子信息技術改傳統技術的科技期刊。
機械與電子》期刊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國家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機械工程文摘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電子文摘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入編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榮獲“雙百”期刊。
此外,由該校貴州工業經濟信息研究所主辦的《貴州工業經濟信息》期刊於2015年6月正式創刊,該刊主要圍繞貴州工業發展的重點、難點、熱點等方面進行專題報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曾羽
黨委副書記 宋廣強、張波
紀委書記 蘇向東
院長 龍奮傑
副院長 梁傑、王建平、景亞萍、宋建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