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嘎山虎耳草

貢嘎山虎耳草

貢嘎山虎耳草,虎耳草科、虎耳草屬植物,產四川。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門英文名

Angiospermae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綱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目中文名

菫菜目

目英文名

Violales

科中文名

虎耳草科

科拉丁名

Saxifragaceae

屬中文名

虎耳草屬

屬拉丁名

Saxifraga

種中文名

貢嘎山虎耳草

種拉丁名

Saxifraga gongashanensis J. T. Pan

生境

生境: 山坡灌叢草甸

海拔下限

4600

海拔上限

46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分布

四川省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叢生,高13-17厘米。莖被黃褐色捲曲長腺毛;近節處,毛較多。基生葉具長柄,葉片近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具1-2芒狀捲曲長腺毛(有時脫落),腹面無毛,背面和邊緣具褐色柔毛(毛有時帶腺頭),葉柄長約10毫米,背面被腺柔毛,邊緣具褐色捲曲長腺毛;莖生葉,下部者具柄,與基生葉相似,長圓狀狹卵形,長約6.6毫米,寬約2毫米,腹面無毛,邊緣和背面具腺柔毛,葉柄長約6毫米,背面和邊緣具腺柔毛,中上部者近無柄,狹卵形至長圓狀狹卵形,長約10毫米,寬約3.5毫米,先端具1-4芒狀腺毛(長達1.2毫米),邊緣疏生腺柔毛,基部具褐色捲曲長腺毛,兩面被腺毛。單花生於莖頂,或聚傘花序具2花;花梗長1.2-3厘米,被褐色腺毛並雜有揭色捲曲長腺毛;萼片在花期直立至開展,卵形至近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2.5-2.8毫米,先端齧蝕狀,邊緣膜質,腹面無毛,背面被腺毛,5脈於先端不匯合;花瓣橙黃色,橢圓形至卵形,長5.5-5.6毫米,寬約3.5毫米,先端鈍圓,基部具長0.3-0.5毫米之爪,5-7脈,基部側脈旁具2痂體;雄蕊長3-3
貢嘎山虎耳草
.5毫米,花絲鑽形;子房闊卵球形,長約2.5毫米,花柱2,長約2.5毫米,叉開,柱頭較大。花期7-8月。
貢嘎山虎耳草

地理分布

產四川稻城。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600米左右的高山灌叢草甸。
貢嘎山虎耳草
貢嘎山虎耳草
貢嘎山虎耳草詳細圖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