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年度

財政年度

財政年度又稱預算年度。國家預算的有效起止期限,通常為1年。世界上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朝鮮、南斯拉夫、匈牙利、波蘭、德國、奧地利、法國等,財政年度均採用歷年制,即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有些國家的財政年度採取跨歷年制,如英國、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從當年4月1日至下年的3月31日止;瑞典、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蘇丹等,從當年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0日止;美國、尼日、泰國從當年10月1日起至下年9月30日止。

基本信息

簡介

它通常以一年為單位,叫做“財政年度”。世界上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朝鮮、南斯拉夫、匈牙利、波蘭、德國、奧地利、法國等,財政年度均採用歷年制,即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有些國家的財政年度採取跨歷年制,如英國、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從當年4月1日至下年的3月31日止;瑞典、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蘇丹等,從當年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0日止;美國、尼日、泰國從當年10月1日起至下年9月30日止。採取跨歷年制的預算,一般是以預算年度終止日所屬的年份作為該期間的預算年度。
補充:08年9月25日查找的美國本土上市公司,其財報中顯示財政年度結束為7月31日。

分類

世界各國的財政年度起止日期各不相同。一般可分為日曆年度制和跨日曆年度制兩大類。
①日曆年度制,是指財政年度的起止期與年曆始末相同,即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使用
財政預算
歷年制有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德國、法國、波蘭、奧地利、匈牙利、朝鮮、南斯拉夫等。
②跨日曆年度制,是指財政年度起止期與年曆始末不相同,如英國日本加拿大、印度、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是自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瑞典埃及澳大利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蘇丹等國家是自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美國在1976年以前是自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1976年以後改為自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由10月1日起的還有:泰國、奈及利亞等。沙烏地阿拉伯尼泊爾等國家的財政年度則是實行浮動制度,沙烏地阿拉伯根據Hajra歷編制預算,其每一年度預算的起止日期和時間周期長短是不相同的。
財政年度的名稱,採用日曆年度制的,依公元的年份而定,如1991年1月1日起到同年12月31日止稱為1991財政年度。採用跨日曆年度制的,一般以財政年度終止日所屬的年份為該期間的財政年度名稱,如1991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稱為1992財政年度;如涉及法律程式時,則應稱作1991—1992年財政年度。世界各國財政年度起止日期的確定主要取決於本國國情、歷史和傳統習慣以及財政管理需要等因素,如:
①立法機構會議召開的時間,以便在會議期間審議和通過預算法案;
②年度開始正值稅收旺季,以利於執行新的預算;
③保持政府、稅收、公司及國家的統計資料彙編年度的一致性;
④適應農業種植和收成季節;⑤原屬殖民地或附屬國的國家,一般歷史地沿用其宗主國的財政年度;
⑥宗教因素,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