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機制

(1)確定合理的籌資決策程式。 (2)合理確定籌資規模。 (2)最佳化投資組合。

什麼是財務機制

財務機制是一種經濟機制,是指財務系統中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過程和耦合方式及其與理財環境的銜接形式和協調程度。其中,各財務要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過程和耦合方式是財務機制的核心內容,而其與理財環境的銜接形式和協調程度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兩者的有機結合、共同作用,就是財務機制的完整內涵。

財務機制的構成

一般說來,財務機制主要由財務運行機制財務動力機制財務約束機制三部分組成。本文擬就這三種機制的構建略陳管見。

一、財務運行機制的構建

財務運行機制是指構成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各種因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過程及其方式,是企業財務機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財務機制的主體。從財務管理的內容看,財務運行機制主要由籌資機制、投資機制和分配機制三部分組成。
  1、籌資機制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籌資機制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確定合理的籌資決策程式。在現代企業制度中,經理人員不一定就是籌資決策者,尤其是比較大額的資金,一般要由企業最高決策機構集體決定,這就需要確定合理的籌資決策程式。在籌資決策中,由於財務人員對企業的經濟情況和資金運行狀況比較了解,因而可以提出最具參考價值的意見。
(2)合理確定籌資規模。企業在籌資前,應根據投資規模,採用一定的方法,科學地預測資金的需要量,合理確定籌資總量,既要防止因籌資不足而影響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又要避免因籌資過多而造成資金閒置。
(3)選擇適當的籌資時機。要根據投資計畫或時間安排,合理確定資金的籌集時間,避免因籌資過早而造成投資前的資金閒置,或因取得資金時間滯後而錯過資金投放的最佳時間。
(4)最佳化資金結構。企業要儘量使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保持合理的比例,既要防止因負債過多而增大財務風險,又要避免因沒有充分利用負債經營而降低權益資金的收益水平。
(5)降低籌資成本。一般而言,只有息稅前資金利潤率大於資金成本率的資金才能投入企業營運:反之,則不能投入企業營運。
(6)防範籌資風險。對籌資風險的管理,關鍵是要確定一個合理的資金結構,維持適當的負債水平,既要充分利用負債經營這一手段獲取財務槓桿收益,提高權益資金利潤率,又要注意防止過度舉債而引起的財務風險的加大,避免陷入財務困境。
  2、投資機制

完整意義上的投資,不僅包括資金的投放,還包括投出資金的使用。所以,投資作為一個過程包括資金投放和使用兩個基本環節,與此相應,投資機制也包括資金投放機制和資金使用機制兩個方而的內容。構建企業投資機制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正確進行投資決策。要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式,重視投資的前期調查和可行性論證,合理確定投資規模,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另外,企業還必須通過投資方向和投資方式的選擇,確定合理的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降低投資風險。
(2)最佳化投資組合。投資組合主要有以下五種方式:其一是投資的風險等級組合,即將投資項目按風險大小分為高風險投資、適中風險投資和低風險投資三類,然後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形成冒險的風險等級組合、中庸的風險等級組合和保守的風險等級組合三種不同的風險等級組合方式。由於這些組合方式是直接以投資風險為標準來選擇投資組合方案的,因此,在確定投資組合方案時,必須權衡投資風險和收益的對稱性。其二是投資的對象組合,即將實業投資和金融投資進行合理的搭配。這種組合方式有助於實現風險中和與收益中和,並使投資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其三是投資的時間組合,包括投資的期限組合、投資投出時間組合和投資收回時間組合三種具體組合方式。其四是投資的不同收益形式組合,即將投資總額按一定比例分割在固定收益投資和變動收益投資兩個方面。其五是投資的權益組合,即通過主權性投資和債權性投資的組合,實現本金收回和取得收益的相對穩定性,並使投資風險得以中和。
(3)最佳化資產結構。資產結構包括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的比例關係、流動資產內部各項目之間的比例關係、非流動資產內部各項目之間的比例關係、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之間的比例關係等。其中,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之間的比例關係是資產結構中最重要的比例關係。在企業全部資產中,各資產項目占多大比重,要在綜合考慮風險與報酬、行業特點、經營規模、利率等因素後作出最優決策。
(4)正確確定資產存量和流量。從某種意義上說,資產流量的大小取決於存量的大小,如果存量多,可供流動的數量就大。資產的流量對存量也有反作用,如果資產的周轉快,在完成同樣周轉額的情況下所需要的存量就少。存量與流量的這種關係決定了財務人員必須對企業資產的存量和流量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採用科學的方法,合理確定存量控制標準,儘可能壓縮資產存量。在流量控制中,要進行科學的流量分析,合理安排收支,選擇合理的投資對象,控制資產的流速和流動路徑
3、分配機制

構建企業分配機制要著重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確立並嚴格遵循收益分配原則,兼顧各方利益,並處理好分配與積累的關係;二是按規定程式進行收益分配:三是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股利政策
 

 二、財務動力機制的構建

行為科學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動機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積極性的大小,取決於激發力量的強弱。美國心理學家弗魯姆(U.H.Vroom)的期望理論認為:激發力量=效價*期望,即激發力量的強弱取決於被激發對象對行為結果能滿足自己需要程度的價值判斷(效價)和估計達到的可能性(期望)。因此,要實現財務動力機制就必須兼顧激勵的效價與期望這兩個基本因素。
財務動力機制是由財務機制內各種激勵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這些激勵要素主要有:
1、企業財務目標

財務目標不僅決定著財務系統的運行方向,同時也是財務動力機制的要素之一。財務人員對財務目標的認同是進行財務管理的內在動力,是引發財務行為的直接動因。為了強化財務目標對財務行為的激勵作用,必須注意以上幾點:(1)財務目標的層次性。即把企業的財務總目標按照一定標準劃分為若干層次,使企業內部各財務主體都有其具體的目標:(2)財務目標應明確化、定量化,以便於執行和考核;(3)財務目標的科學性,即所確定的財務目標既要有先進性,又要有實現的可能性,能發揮其激勵作用。
  2、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

企業在構建內部財務管理體制時,應著重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要把企業內部各財務主體所承擔的財務責任加以數量化、具體化、指標化,並納入會計核算系統,以便提供各財務主體履行財務責任的真實情況;二是要建立合理的業績考評與利益分配機制,將各財務主體履行財務責任的情況與其經濟利益掛鈎,嚴格獎懲制度,以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3、企業內部競爭

利益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的內在動力,而競爭則是其外在壓力,只有在這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使人產生最大的積極性。囚此,企業應按照責權利相統一和優勝劣汰的原則,在其內部建立一種“多勞多得、少勞少得,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機制
  4、精神手段

心理學認為,人不僅有物質需求,而且有精神需求。精神上的滿足相對於物質上的滿足是更高層次上的滿足。因此,在採取物質獎勵手段的同時,還必須採取精神手段來激發財務人員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成就感,使其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財務約束機制的構建

財務約束機制包括外部約束機制和內部約束機制兩個方面。外部約束機制是外部環境對企業財務行為的一種限制機能,主要方式有法律及制度約束、經濟約束、道德約束等。內部約束機制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制衡系統,是一種促進激勵型約束,主要包括責任約束、制度約束、預算約束、風險約束等要素。
  1、外部約束機制

(1)法律及制度約束。這是指國家通過立法或所有者通過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企業的財務行為。法律和制度是約束人們行為最有力的行為規範,完善的法律及制度體系是市場經濟有序運行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約束企業財務行為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處於初創階段,財務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在執行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立法,加大執法力度,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2)經濟約束。這是通過利用價格、稅收、利息等經濟槓桿來規範和約束企業財務行為的一種方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雖然具有理財自主權,但這種權力要受到經濟槓桿的約束。例如企業成本確認行為一旦超出規定標準,稅務部門就會加徵稅收並課以罰款;當企業負債過重,財務風險增大時,銀行部門則緊縮銀根或提高利率,以限制企業再貸款
(3)道德約束。道德能夠依靠社會*、社會評價的力量以及人們內心的信念、理想等精神力量來影響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從而達到規範財務工作的目的。這是一種無形的潛移默化的約束力量。加強道德約束,首先要建立道德規範體系;其次要強化道德灌輸機制,加強正面引導;最後要加強德教育,提高財務人員的道德修養。
2、內部約束機制

(1)責任約束。這是通過建立健全企業經濟責任制,落實經濟責任,並將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與經濟利益掛鈎的一種約束方式。這種約束方式具體體現在企業的資金、成本、利潤等主要責任層次上。
(2)制度約束。即通過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特別是財務制度來約束企業的財務行為。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涉及生產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僅就財務約束機制而言,主要包括籌資管理制度、投資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費用管理制度、利潤分配製度等。
(3)預算約束。即通過財務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來達到約束企業財務行為的目的。預算的約束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定企業的總目標以及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及個人的經濟責任:二是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的經濟活動;三是控制企業的日常經濟活動;四是評價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及個人的工作業績。可見,預算對企業財務行為既有事前約束,又有事中約束,還有事後約束,是構成企業財務約束機制的一個重要因素。
(4)風險約束。即運用風險機制,引進風險觀念,直接以利益的誘導和虧損破產的壓力作用於企業,引導企業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財務風險。

財務機制的特點

國民經濟中的經濟機制是多元的,主要有財政機制、金融機制和財務機制等。上述經濟機制有其共性的一面,如都以社會再生產活動為調控對象,都以經濟活動的順暢運行為調控目標,都以價值範疇為調控手段;但又有其個性的一面,它們調控的具體對象、領域、目標又有所區別。財務機制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以物質生產流通活動為調控對象。財務機製作為本金投入與收益活動體系,直接對物質生產流通活動進行調控:通過本金投入的方向、規模和結構,調控物質生產流通活動的方向、規模和經濟結構;通過本金收益取得與分配的規模和結構,調控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和類型。財政機制是與社會分配活動直接相聯繫,通過再分配反作用於物質生產流通活動;金融機制是與貨幣交換活動直接相聯繫,通過貨幣交換作用於物質生產流通活動。
2.貫穿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兩個領域。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國有經濟作為公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國民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與這種經濟制度相聯繫,我國的財務體系包括國家財務(國有經濟財務中以國家為主體的財務)與企業財務(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財務),前者為巨觀財務,後者為微觀財務。而財政機制與金融機制都是處於巨觀經濟領域,它們對微觀經濟的調控作用是間接的,不如財務機制直接。
3.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本金的增值性特徵決定著財務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財務機制運行是為實現財務目標服務的,也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而財政機制則是“運用預算和稅收手段,著重調節經濟結構和社會分配”(註:見《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單行本,1993年版第15頁。)。金融機制則是“以穩定幣值為首要目標,調節貨幣供應總量,並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財務機制的作用

財務機制是調控社會再生產運行的重要槓桿,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迅速發展有重要保證作用。國家財務機制和企業財務機制由於調控具體對象有一定區別,其作用也有所不同:
  1.國家財務機制在國有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國家財務機制是通過國有資本投入收益活動對國有經濟發揮調控功能的價值體系,調控著國有經濟發展速度、結構與效益:
首先,國家財務機制調控著國有經濟發展的速度。國家財務部門以其自有資本與借入資本向企業進行投資(獨資、控股、參股等),形成經營性國有資產,這是國有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隨著國有資產管理、監督、營運體系建立與完善,國家財務投資在國有經濟發展的總體投資中比重將逐年上升,而財政投資所占比重將逐年下降。因此,國家財務投資的規模大小,將直接制約著國有經濟發展的速度。國有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要按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巨觀調控目標來確定,不能過快,也不能過慢,國家財務投資規模必須適當,要防止盲目投資。
其次,國家財務機制調控著國有資本配置結構。國有資本在各地區與各產業間的分布,形成國有資本的配置結構,國家財務機制從存量與增量上對國有資本配置結構進行調控,從而促進國有經濟與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從存量上看,國家財務部門通過國有資本重組,實現國有資本在地區與行業之間的轉移,促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從增量上看,國家財務投資配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在地區與行業上進行傾斜,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最後,國家財務機制促使國有經濟效益的提高。國有經濟效益的提高,不僅要依靠擁有國有資本的企業的經營者對企業的有效經營,而且要依靠所有者代表——國有資本營運部門(國家財務部門)——對國有資本的有效營運。國家財務部門通過建立與健全對經營者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加強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指標的考核,使經營者既有壓力,又有動力,全面提高國有資本營運效益。
2.企業財務機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企業財務機制是通過企業資本投入收益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發揮調控功能的價值系統,是保證微觀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巨觀調控目標的傳導裝置。
首先,企業財務調控是保證企業再生產順暢運行的重要工具。企業再生產的順暢運行,要求企業資本供應與需求的總量平衡。在一定時期內,資本供應量是有限的而需求量是無限的,這一矛盾的解決需要通過財務機制合理控制生產流通規模,抑制企業經濟的盲目發展來解決。企業再生產的順暢運行,還要求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力等各生產要素之間,以及供應、生產、銷售各環節之間保持合理結構,並隨市場條件的變化合理調整結構。上述經濟結構的形成與調整將通過資本的合理配置來實現,這就需要財務機制來調控。
其次,企業財務調控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任務。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現為企業以最低的勞動占用與勞動耗費,取得儘可能多的生產經營成果。在財務上則表現為資本占用少、成本低、利潤高。這就要求運用財務機制控制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占用量與比例,實行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和質量成本的目標控制,加強財務收入的目標管理,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最後,企業財務調控是將國家巨觀調控目標落實到企業微觀經濟活動的傳導裝置。國家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巨觀調控目標,是通過制定與執行財政、金融、國家財務等各方面的方針、政策、制度措施去實現的。上述各種巨觀調控手段要最終落到對企業經濟活動發生影響作用,則必須通過企業財務機制的運行才有可能。因為它們都屬於價值調控手段,必須通過對企業資本的籌集規模、投資方向、成本水平與利潤水平的有利與不利影響去調節企業經濟利益,從而引導企業對國家巨觀調控目標作出積極反映,採取回響行動,作出正確決策。可見,巨觀調控目標對企業經濟利益的影響是通過對企業財務行為的影響來完成的,離開企業財務機制,國家巨觀調控槓桿就失去了支點,而變得*為力。
上述可見,財務機制是一架巧妙的機器,對國有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暢進行起著自動調節的作用,對國家巨觀經濟調控目標的實現起著保證的作用。在建立和完善國民經濟調控體系中,必須建立和完善財務調控體系。我國學術界和實業界對金融機制等很重視,對財務機制的重視則很不夠,希望今後理論經濟學者能與財務經濟學者相互合作,共同把財務機制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陳興述,馮琳.論企業財務機制的系統構建
郭復初.財務機制的構成與作用.四川會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