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物

語出:(1).背物;載物。《魏書·食貨志》:“ 神龜 、 正光 之際,府藏盈溢, 靈太后 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負物而取之。” (2).有負眾望。 唐 陳子昂 《為程處弼辭放流表》:“行不負物,心不愧神。” (3).欠債。 明 徐獻忠 《吳興掌故集·雜考》:“其鄰有責息於外,歷年不還,乃假之使責讓,懼以禍福。負物者以為鬼神,即畀還之,其人亦自不知所以然。”

簡介

拼音:fù wù
注音:ㄈㄨˋ ㄨˋ
繁體:負

釋義

1. 背物;載物。
2. 有負眾望
3. 欠債。

出處典故

。《魏書·食貨志》:“ 神龜 、 正光 之際,府藏盈溢, 靈太后 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負物而取之。”《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宋 洪興祖 補註:“此言鼇在海中,其負山若舟之負物,今釋水而陸,反為人所負,何罪而見徙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其負物則少者輕,老者重。”
唐 陳子昂 《為程處弼辭放流表》:“行不負物,心不愧神。”
明 徐獻忠 《吳興掌故集·雜考》:“其鄰有責息於外,歷年不還,乃假之使責讓,懼以禍福。負物者以為鬼神,即畀還之,其人亦自不知所以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