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電話之父]

貝爾[電話之父]
貝爾[電話之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貝爾,Bell,Alexander Graham,1847.3.3~1922.8.2,英國發明家,電話的發明人。出生於英國的愛丁堡,14歲在愛丁堡皇家中學畢業後,曾在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聽課,主要靠自學和親職教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

貝爾,Bell,AlexanderGraham,1847.3.3~1922.8.2,英國發明家,電話的發明人。出生於英國的愛丁堡,14歲在愛丁堡皇家中學畢業後,曾在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聽課,主要靠自學和親職教育。

1864年開始聲學研究。1872年在波士頓開辦培養聾人教師的學校,並編著《可見的語言先導》。1873年擔任波士頓大學發聲生理學教授。1875年,他的多路電報獲得專利。1876年,美國專利局批准他的電話專利。電話專利是歷史上引起爭議最多的一項,經過長期訴訟,貝爾終於取得勝利。1880年法國授予他伏特獎金。

貝爾從事研究的範圍極廣,曾獲18種專利,還和其他人一起獲得12種專利,其中14種為電話、電報,4種為光電話機,1種為留聲機,5種為航空飛行器,4種為水上飛機,還有2種為硒光電池。然而,這些專利只代表貝爾發明才能的一部分,因為他的工作重點在基本原理方面。他豐富的創造性思想,在當時不可能樣樣都成為現實,他的許多觀念到後世才見到成果。

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通過議案,認定安東尼奧烏奇(AntonioMeucci)為電話的發明者,梅烏奇因而被稱為“電話之父”。

安東尼奧烏奇是美籍義大利人,他與電話結緣是從1849年開始,在給一個生病的朋友治療時,他發現了振動變為電流可以傳遞聲音的物理現象。從而開始了“會說話的電報機”的研究,此後他把自己發明的第一個電話接在工作室與臥病在床的妻子間。1960年,他向公眾展示了自己發明的歷史上第一個遠距離通話系統,紐約的一家義大利語報紙曾報導了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

但依靠救濟金生活的梅烏奇無法拿出250美元申請專利保護自己的發明。1876年2月14日,和梅烏奇共用一個實驗室的貝爾向美國專利局提出申請電話專利權,雖然梅烏奇試著提出訴訟,但終因貧病交加含恨而逝。

所以說電話的最先發明者應是安東尼奧烏奇,而不是貝爾,就像電燈不是由愛迪生最先發明的!一般認為電燈是由美國人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髮明的。但是,另一美國人亨利·戈培爾比愛迪生早數十年已發明了使用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電燈泡,而在愛迪生之前很多其它人亦對電燈的發明作出了不少貢獻。1801年,英國一名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他在1810年亦發明了電燭,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光。他的發明今天看來是首個有實際效用的白熾燈。他當時試驗的燈泡已可維持400小時,但是並沒有及時申請設計專利。

1850年,英國人約瑟夫·威爾森·斯旺(JosephWilsonSwan)開始研究電燈。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得到英國的專利,並開始在英國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裝電燈。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他們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氦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是他們無足夠財力繼發展這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愛迪生。

愛迪生購下專利後,嘗試改良使用的燈絲。1879年他改以碳絲造燈泡,成功維持13個小時。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絲燈泡曾成功在實驗室維持1200小時。但是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並且獲得勝訴。愛迪生在英國的電燈公司被迫讓斯旺加入為合伙人。但後來斯旺把他的權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在美國,愛迪生的專利亦被挑戰。美國專利局曾判決他的發明已有前科,屬於無效。最後經過多年的官司,愛迪生才取得碳絲白熾燈的專利權。

人物生平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

亞歷山大·貝爾是一位著名的發明家。他活了75年,他一生獲得了30多項發明專利,做過十幾種職業,組建了美國電話公司,創辦了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發明電話是他生命樂章中最美麗的插曲,幫助聾人的事業才是主要的。

電話發明人是貝爾,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電話專利權的。其實,就在他提出申請兩小時之後,一個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請了電話專利權。

貝爾出生於英國蘇格蘭,1869年赴美國定居,擔任波士頓大學語文教師。他從電報裝置得到啟示,決心把格雷的構想變為現實。

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動手設計了中心設定磁舌簧的發話器。這種發話器能傳遞各種頻率的聲音,振動舌簧通過電磁感應轉換為各種電振盪。同樣結構的裝置放在一定距離的另一端,作為接收機用。1876年2月14日,這項發明獲準專利登記。

不久,貝爾電話公司成立。當時的電話體積大得驚人,像個大箱子,發話人必須大聲喊叫,而且只能在小城市範圍內通話。

開發和完善電話技術的任務又落在大發明家愛迪生身上。他對貝爾的電話結構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用碳粒接觸來控制電流強度。同時,華生又增加了磁性電鈴,製造了交換台設備。這時,電話才逐步達到完善地步。

1948年以來,電晶體逐步取代了繼電器和其它通訊裝置。1960年科學家又發明按鍵號盤,使用電晶體發出音頻。近年來,又發展了用雷射作為載波源的雷射電話和代替主人回話的記錄電話等,使電話成為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格雷、貝爾、華生愛迪生等作為電話發明的先驅而截入史冊,貝爾電話公司的大名,迄今仍譽滿全球

人物軼事

貝爾貝爾
電報的發明,把人們想要傳遞的信息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傳向遠方。這是人類信息史上劃時代的創舉。但久而久之,人們又有點不滿足了。因為發一份電報,需要先擬好電報稿,然後再譯成電碼,交報務員傳送出去;對方報務員收到報文後,得先把電碼譯成文字,然後投送給收報人。這不僅手續繁多,而且不能及時地進行雙向信息交流;要得到對方的回電,還需要等較長的時間。

人們對電報的不滿,促使科學家們開始新的探索。最早提出遠距離傳送話筒接力傳送信息的建議。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休斯為這種通話方式所取的名字——“電話”,卻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紀30年代之後,人們開始探索用電磁現象來傳送音樂和話音的方法,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是貝爾和格雷了。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1847年生於英國蘇格蘭,他的祖父親畢生都從事聾啞人的教育事業,由於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聲學和語言學有濃厚的興趣。開始,他的興趣是在研究電報上。有一次,當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給貝爾以很大的啟發。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不也可以引起鐵片的振動嗎?這就是貝爾關於電話的最初構想。

貝爾發明電話的努力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亨利對他說:“你有一個偉大發明的構想,乾吧!”當貝爾說到自己缺乏電學知識時,亨利說:“學吧”。在亨利的鼓舞下,貝爾開始了實驗,一次不小心把瓶內的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想不到,這一句極普通的話,竟成了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音。正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貝爾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個從電話里聽到電話聲音的人。貝爾在得知自己試驗的電話已經能夠傳送聲音時,熱淚盈眶。當天晚上,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預言:“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說到電話的發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由於貝爾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這部電話機的送話器,在原理上與另一位電話發明家格雷的發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訴。一場爭奪電話發明權的訴訟案便由此展開,並一直持續了十多年。最後,法院根據貝爾的磁石電話與格雷的液體電話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幾個小時提交了專利申請等這些因素,作出了現在大家已經知道結果的判決,電話發明權案至此畫上句號。

儘管如此,電話仍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凝聚著包括貝爾在內的許多電話發明家的智慧和汗水。他的父親全神貫注、滿懷激情地全神貫注於研究人的聲音的發生和作用過程,特別是教耳聾的人如何運用聲音。因為那個時候,耳聾的人生活在永恆的孤寂之中。他們不僅聽不見,而且也不會說話。畢竟,他們聽不見說的話,又怎么能發得出聲來呢?也許,老貝爾的這一執著愛好是促使他日後同成為自己妻子的人結婚的原因之一。因為後來生下電話的發明者的那位婦女……是個聾人!

年輕的貝爾。貝爾帶著自己父親的執著愛好長本。1870年,他由於健康不佳從英國移居加拿大。不久之後,他就以成功地教會耳聾者說話而引起波士頓一位富商的注意。這位商人有個耳聾的女兒梅布爾。可否請貝爾先生教梅布爾說話呢?可以。他願意教。他教了梅布爾。他們相愛了。是梅布爾鼓舞他進行了所有那些使人精疲力竭的實驗,也是梅布爾使他克服了不時產生的沮喪情緒——那種常常困擾著緊張工作去奪取成功的人們的沮喪情緒——使他得以研製出當時很了不起的一種工具。它能把人說的話轉變為電脈衝,之後又在金屬絲的末端使之還原成人說的話。這樣他就打破了又一種孤寂,那種在此之前一直使相距遙遠的人無法通話的孤寂。一年之後,1877年,他同梅布爾結為夫妻,他後來成為美國公民

所以,當法國政府因為他發明了電話而授與他沃爾塔獎金時,他用這筆獎金再加上他通過出售另一項發明所得到的錢,在華盛頓建立起沃爾塔辦事處,其目的就是為醫治耳聾提供資金。今天這—機構稱作“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協會”,它的作用已改為,向全世界的聾人提供如何最有效地對付耳聾的最新資料。

貝爾死於1922年,梅布爾在他去世5個月後也死了,因為她太愛貝爾了。貝爾的名字很可能會像人類記憶歷史那樣永世長存。畢竟有了這樣一件物品,它經常提醒人們,是貝爾使人類大家庭彼此得以保持更密切的聯繫。

通過電線傳送的第一個聲音,甚至使它的發明人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都感到驚訝。一天深夜,貝爾正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他向在隔壁房間裡的助手偶然傳遞的一個口信獲得了成功。貝爾先生當時無法知道的是,1876年的那個夜晚將標誌著通信革命的開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