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爸

貓爸

常智韜,別名貓爸,資深媒體人士,曾擔任中國出版集團成員單位東方出版中心的總經理助理兼大都市雜誌社社長,瑞麗雜誌社上海公司首席代表,香港南華傳媒上海公司營運長,華僑傳媒公司總經理,現任滬江網副總裁一職。同時也擔任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MBA指導導師,上海出版傳媒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許昌學院兼職教授。 常智韜先生踐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主張對子女採用個性化教育。他用民主、寬鬆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了“哈佛女兒”,被媒體稱為“貓爸”。同奉行強勢家長作風的“虎媽”蔡美兒形成鮮明對照。“貓爸”作為民主、平等的親職教育方式的代表性人物,倡導“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理念,主張擯棄單純教育孩子的傳統教育思想,鼓勵和引導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一起共享親職教育的快樂。

基本信息

定義

貓爸是指針對自己子女採用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的父親的統稱。他們寬容、善於和子女溝通。他們採用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引導女兒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背景

2011年,遠在大洋彼岸的虎媽引發親職教育的議論紛紛,為大眾關注。作為虎媽的教育成果,她有兩個很拿得出手的女兒——索菲亞和路易莎。

虎媽戰歌》中,姐妹倆每一張照片都笑容甜美,但想到笑顏背後的耳光、辱罵和超負荷練習,西方人凌亂了:敢情“中國媽媽”都是“虎媽”,那下一代美國人的日子咋過?中國人也凌亂了:只有做“虎媽”才能把孩子教好?咬咬牙,看來下手的棍棒要重一些。

教出“哈佛女兒”的常智韜先生可不這么認為,他很滿意自己的新稱呼——常帥的老爸,女兒常帥在與美國最優秀學生的競爭中獲勝,去年被哈佛大學錄取。當地報紙稱常帥“跳舞跳進哈佛”,這個女孩堅持跳了12年舞。更讓莘莘學子“羨慕嫉恨”的是,這個經常因跳舞出訪或者演出而翹課的女孩,在上海七寶中 學的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年年都獲得獎學金。

又一個“虎爸”?常爸爸搖搖頭,又搖搖頭。教育也可以很溫柔,踩著輕鬆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場圓舞曲,就像貓一樣。

教育理念

學校教育要體現的是普世性教育,達到培養通才、社會人的目的,家庭個性化教育,體現在因材施教上。蔡美兒只針對技藝上培養,但常智韜認為親職教育培養孩子個性品德更重要。

看待虎媽

“貓爸”常智韜先生認為,自己能理解她,看她付出了多少,花的心思,投入的時間、資金,尤其投入的感情,她的付出很多父母未必能做到。但蔡美兒的方法有待商榷,她把父母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她至多成功了50%,小女兒就很逆反。

教育方式上沒有截然的東西方之分,可以相互融合借鑑,蔡美兒說教育思想東方怎么樣,西方怎么樣,太絕對,以偏概全。但這本書是親職教育一個有啟發的案例,親職教育沒有中西方之分,不管虎媽媽貓媽媽,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是親職教育的核心。

教育方式

在孩子成長不同階段,父母孩子之間的角色不是一成不變,是在不斷轉化的。中國教育傳統強調“因材施教”,不同個體教育方式不同,同一個體不同階段教育方式也不同。常帥10歲之前,“貓爸”和“虎媽”教育方式差不多,因為孩子獨立完整人格還沒有養成,父母的教育是一輩子成長的基礎。

到了10歲以後,也就是國小高年級到國中畢業,父母子女間要有一個互動,她這時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父母要給她的是自己成長的意識和本領,需要做一些引導,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多一些自己做決定的事情。

這個階段孩子生活學習內容多了,也有自己的業餘愛好,希望有一些自主的空間,硬性規定幾點鐘吃飯,幾點鐘玩,幾點鐘看書效果也不好。

自主權

“貓爸”跟常帥進行過一次談話,告訴她:是自己願意去遵守一些遊戲規則的,能分清輕重緩急的,比如學習是第一位的任務,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你學習很自覺,就讓你自主決定一些事。如果給了你自主權你用得很好,可以給你更大的一些。

給孩子自主權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孩子的自信心、被信任感、被欣賞感增強,她覺得自己是被爸爸媽媽信任的,所以對自己也會有要求,而且自己是能處理好一些事情的,能擔當的,所以也會自信。自信的孩子自立要求也更強,要爭取更大的自主權,就會要求自己做到更好。這個階段是有遊戲規則的,但不是清規戒律。

社交

女兒的同學來家裡玩“貓爸”都很歡迎,也會在家裡開生日派對,她偶爾也會在同學家過夜,同學的爸爸會給孩子們念一些英語小短文,講一些小故事。“貓爸”認為這個階段品德的積累,性格的養成更重要,因為知識的學習可以持續很長的過程。一個孩子是不是自信,是不是善良,是不是誠實,走出家庭在一個團隊中能不能自立,這對孩子來說是第一重要的。

興趣愛好

常帥學舞蹈是自己選擇的。每周要去三四次,一練就是兩個小時,常帥坐公車去少年宮,有時在公車上抱著桿子就睡著了。高二出國交流時她也參加舞蹈社團,現在在美國上學,每周跳三次現代舞。孩子對自己選擇的東西會非常堅持。

情感交流

高中階段孩子進入了逆反期,“貓爸”和孩子的溝通遇到很大障礙,這時要按照孩子的遊戲規則出牌。孩子有種傾向,不願意跟家長交流,覺得你未必了解我的所思所想,孩子自主意識增加,要按著你們所要求的去做,她就有一種冷戰、軟抗拒、非暴力不合作。你說什麼她也在聽,但你很難知道她聽不聽得進去。

這時要有意識跟孩子共同成長,比如和她一起去聽柏林交響樂團音樂會,不過她看“五月天”、艾薇兒的演唱會就恕不奉陪了。為了找共同話題,“貓爸”經常拿時尚雜誌給她看,陪她去買衣服,這個時候她最願意和你在一起,她也會聽聽爸爸的意見,該怎么搭配,這也是一種感情交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