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銅缺乏症

豬銅缺乏症

豬銅缺乏症是由於日糧中含銅不足或缺乏,引起仔豬貧血,生長發育緩慢等系列症狀。

基本信息

病因

原發性銅缺乏主要是由於飼料中銅含量不足引起,一般認為飼料含銅量低於3毫克/千克,便可引起發病, 8~11毫克/千克為正常值,3~5毫克/千克為臨界值。這種情況在缺銅地區較為常見。繼發性銅缺乏主要是由於飼料中鉬含量過高引起,另外,硫、鋅、鎘、銀、錳、硼和抗壞血酸等都是銅的拮抗因素,均不利於銅的吸收,而引起銅缺乏症。當豬患各種胃腸疾病時,影響銅的吸收,也可繼發銅缺乏症。

診斷要點

(1)病因調查

著重了解豬日糧中銅、鉬的含量,以及是否患有各種胃腸疾病。

(2)臨床症狀

豬缺乏銅時,生長發育緩慢,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瀉,被毛粗糙、無光澤,毛變顏色,大量脫落,貧血。仔豬缺銅,四肢發育不良,關節不能固定,跗關節過度屈曲,呈犬坐姿勢,有的出現共濟失調,行走左右搖擺,急轉彎時,向一側摔倒,骨骼彎曲,關節腫大,腰脊僵硬,站立困難,不願行走。重症病例,後軀癱瘓,出現異嗜。此外,個別母豬出現發情異常、不孕、流產等現象。

(3)病理變化

剖檢特徵性病變是消瘦和貧血,肝、脾、腎呈廣泛性血鐵黃素沉著。

防治措施

(1)治療

補銅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除了神經系統和心肌已發生嚴重損害的病例,一般都能完全治癒。口服硫酸銅1.5克,視病情輕重每周或隔周1次,或每千克飼料加硫酸銅250毫克飼喂,或每升飲水加0.2克硫酸銅。另外,銅、鈷合併使用效果更好。

(2)預防

每千克飼料中銅的需要量:母豬12~15毫克,哺乳仔豬11~20毫克,育成豬3~4毫克,按此量添加可預防銅缺乏症。飼養上補銅方法有每噸飼料加硫酸銅1千克;食鹽中加入1%~5%硫酸銅製成銅鹽,混入飼料中餵豬;硫酸鐵2.5克,硫酸銅1克,開水1000毫升,溶解過濾,塗母豬乳頭上讓仔豬吃奶時吸入;氯化銅1克,硫酸鐵1克,開水100毫升,溶解後供1窩10頭仔豬內服;畜用複方微量元素0.2克/千克體重,分3次內服,也可混入飼料中餵給,連用25日,間隔5日,再連服25日。補銅時,不宜超量,飼餵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可發生銅中毒(即食慾減退,全身黃疽,貧血,便血)。另外,還應積極治癒各種影響銅吸收的胃腸疾病,合理調配日糧,保持微量元素之間的適當比例,消除妨礙銅吸收的不良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