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

豫章郡

豫章郡,郡名,楚漢之際置。治南昌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區)。西漢後期隸屬於揚州刺史部。漢末,孫權厘豫章郡置廬陵郡、彭澤郡、鄱陽郡。西晉後轄境逐漸縮小。隋唐時改豫章郡為洪州。

基本信息

郡名起源

豫章,一作豫樟,本為木名。左傳:“抉豫章以殺人而後死。”杜預註:“豫章,大木”。史記引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枏豫章。”張守節正義:“按溫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章乃可分別。”另說豫章即樟木。後漢書王符傳:“今者京師貴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李賢註:“豫章即樟木也。”

歷史沿革

西漢

豫章郡豫章郡

豫章郡,漢書但云“高帝置”。周振鶴認為是高帝初年分廬江郡所置。豫章郡,治南昌縣,轄18縣,南昌縣、廬陵縣、彭澤縣、鄱陽縣、鄡陽縣、餘淦縣、柴桑縣、新淦縣、南城縣、宜春縣、艾縣、安平縣、海昏縣、歷陵縣、建成縣、南壄縣、贛縣、雩都縣。高帝五年(前202年)以英布為淮南王,置淮南國,領衡山、九江(包括後來的六安國)、廬江、豫章四郡。十一年,英布反,立皇子劉長為淮南王。

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國除,四郡屬漢。十二年,徙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十六年(前164年)劉喜還封城陽,以廬江、豫章二郡為廬江國,封淮南厲王劉長之子陽周侯劉賜為廬江王。

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廬江王劉賜為衡山王,廬江國除,復置廬江、豫章二郡。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於江北新置廬江郡,廬江郡江南故地分屬於豫章郡、鄣郡。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領縣十六、侯國二:南昌縣(治所,南昌市區)、廬陵縣、彭澤縣、鄱陽縣、歷陵縣、餘干縣、柴桑縣、艾縣、贛縣、新淦縣(都尉治所)、南城縣、建成縣、宜春縣、海昏(侯國,漢書地理志失注)、雩都縣、鄡陽縣、南野縣、安平(侯國)。有67462戶,351965人。其郡轄地大致相當於今江西省。

東漢

王莽時改稱九江。

漢和帝永元年閒,增置三縣:臨汝縣、建昌縣(分廬陵置)、石陽縣(分海昏置)。

順帝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領二十一縣: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廬陵、贛、雩都、南野、南城、鄱陽、歷陵、余汗、鄡陽、彭澤、柴桑、艾、海昏(侯國)、平都(侯國,即西漢時安平侯國)、石陽、臨汝、建昌。有406496戶,1608906人。

靈帝時又厘置數縣。

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厘置彭澤郡(鏇廢)、鄱陽郡。

東漢末,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桂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

三國

魏黃初二年,吳沿置豫章郡,治南昌,轄16縣: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吳平、西安、彭澤、艾、宜豐、陽樂、富城、新吳、鍾陵。

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

後世

考《晉書·地理志》,自太康元年至元康(290年後)時,豫章郡仍為16縣,未曾增刪。

元康元年(291年),置江州,豫章屬之。

南朝梁末,豫章郡改為豫章王國,領8縣:南昌、新淦、建成、望蔡、吳平、宜豐、康樂、鍾陵,治南昌。所轄漸縮為南昌附近一帶。又隋改南昌縣為豫章縣。唐後期改鍾陵縣,又改為南昌。

隋開皇九年(589年)罷郡置洪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洪州。

歷代太守

西漢

□廖(姓失載),漢宣帝神爵中為豫章太守。

夏侯定國,東平人。西漢末為豫章太守。

慶鹹,沛人。西漢末(元、成時)為豫章太守。

東漢

周生豐,泰山南武陽人。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為豫章太守。

李忠,東萊黃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建武十四年(38年)遷豫章太守。

姜□,彭城廣戚人。姜肱之祖父。章、和之際為豫章太守。

張躬,和帝永元中為豫章太守。

曹萌,東漢中期豫章太守。

劉祇,安帝元初、永寧中為豫章太守。

張雲,順帝時為豫章太守。

司馬量(司馬懿曾祖父),河內懷人。東漢中期豫章太守。

欒巴,魏郡內黃人。順帝漢安中為豫章太守。

虞續,沖帝永憙時(145年)為豫章太守,二月坐貪賍下獄死。

王永,大約桓帝時為豫章太守。

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王劉肥之後。大約桓帝時為豫章、會稽太守,人稱“一錢太守”。

陳蕃,汝南平輿人。桓帝時豫章太守。

王獒,會稽章安人,桓靈帝時為豫章太守,曾捕殺反董義士,破壞討董聯軍。

華歆,平原高唐人。獻帝初豫章太守。

周術,獻帝建安初年為豫章太守。

諸葛玄,琅琊人,諸葛亮從父。周術死後,劉表以其為豫章太守。建安二年,為西城縣民所殺。

朱皓,會稽上虞人,朱俊子。周術卒,朝廷以其為豫章太守,借劉繇兵逐諸葛玄,鏇為笮融所殺。

孫賁,吳郡富春人。孫權從兄。建安初笮融、劉繇死,孫策遣孫賁取豫章郡,自領太守。

三國

孫鄰,孫賁子。孫賁死後嗣立為豫章太守,領郡二十年。

顧邵,吳郡吳人,顧雍子。繼孫鄰為豫章太守,建安末卒於官。

蔡遺,漢、魏之際,繼顧邵為豫章太守。

謝景,南陽人。三國吳初年為豫章太守。

謝裴,孫權時豫章太守。

紀陟,丹陽人。吳孫休時豫章太守。

歷史名人

唐檀,字子產,豫章南昌人。安、順時方士,著有《唐子》二十八篇。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漢順帝時為細陽令。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漢順帝時為南頓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