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官符

護官符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寧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八,都中現住十房,原籍八房。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紫微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庫帑銀行商,共八房。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品概況
篇名:護官符
體裁:詩歌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這幾句俗諺口碑出現在第四回中。賈雨村靠賈家的關係,復職補授應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為爭買英蓮(香菱)而打死小鄉宦之子馮淵的案件。雨村不知底細,立刻就要拿人判案。手下的門子葫蘆僧使眼色制止他,並呈上這份“護官符”,提醒他:金陵城這四大家族“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的”,薛蟠就是“豐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俗諺口碑就是流傳在民間的順口溜。稱之為“護官符”,是說巴結這四家官僚貴族就能保住官;得罪了他們不僅要丟官,連腦袋也保不住。
《紅樓夢》在展開描寫以賈家為中心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前,先拿出一張“護官符”給讀者看,讓人們對他們的權勢和富貴先有個籠統的認識。因為是老百姓的口頭創作,當然要極度誇張。它流露出的情緒,不是對他們的富貴和權勢的艷羨,而是對他們官官相護、橫行不法的咒罵。第一回書里,作者聲明此書“毫不干涉時事”,“亦非傷時罵世”,並不是真話。你看圍繞著“護官符”的前後情節,把當時官僚政治的腐敗黑暗整個託了出來,恰是要干涉時事、傷時罵世!馮淵是個小鄉宦的兒子,薛蟠為了爭買一個丫頭,將其活活打死,竟然沒事人一般進京走了。把人命官司視為兒戲,“自以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果然,馮家的僕人告了一年狀,競沒有一個為官的為其做主。老謀深算的賈雨村當然也知道箇中利害,連欺帶壓,胡亂判決了此案,保全了薛蟠,向賈家送了個“整人情”,寫了封“令甥之事已完,不必多慮”的信,就算完事。
《紅樓夢》是寫四大家族(主要是賈家)興衰、榮枯的過程。而他們的衰敗,首先是從子孫不肖、腐敗墮落開始的。在這裡,首先拉出薛蟠示眾。他生在“書香繼世之家”,是個孤種,由於“溺愛縱容,遂至老大無成”,終日鬥雞走馬,遊山玩水,會酒觀花,聚賭嫖娟,什麼缺德的事他全乾得出來。等作者的筆觸轉到榮寧二府時,什麼賈赦、賈珍、賈璉、賈瑞、賈薔、賈蓉、賈芹……等等,全都出來了。他們像一群貪婪的蛀蟲,拚命啃噬祖宗給他們留下的家業。

作品原文

護官符(1)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2)。
阿房宮,三百里(3),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4)。
豐年好大雪(5),珍珠如土金如鐵。
(出自《紅樓夢》第四回。)

作品注釋

(1)護官符:舊指地方上權貴的名單。新上任的官員必須保護他們的利益,才能立住腳跟,保住自己的官職。
(2)“白玉”句:形容賈家的富貴豪奢。漢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在《紅樓夢》一書中,寧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除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在原籍住者有十二房。
(3)阿房宮,三百里:阿房宮是秦代營造的大建築,規模極為宏大。《漢書·賈山傳》載:阿房宮長寬尺度為“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阿房宮前殿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所謂“三百里”,是借用唐代杜牧《阿房宮賦》“覆壓三百餘里,隔絕天日”的誇張說法,以形容史家的顯赫。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共八房,都中十房,原籍八房。
(4)龍王:古代傳說中多以為龍王珠寶極多,非常富有。這裡借龍王求請,極言王家的豪富。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其餘的在原籍。
(5)雪:“薛”的諧音字。這裡用的是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紫微舍人薛公之後,領內庫帑銀行商,共八房。

作品賞析

《紅樓夢》是以記“家庭閨閣瑣事”、“大旨言情”、“毫不干涉時世”的面目出現的,它常常以假隱真。隱,是出於不得已,所以作者有時又要在自己所設的“迷障”上,開一些小小的讓人可以窺察到真情的口子。在全書情節展開之前特意安排的這個占據了第四回主要篇幅的“護官符”故事,便是這樣的口子。
薛蟠打死一個小鄉宦之子馮淵,搶走那個被拐賣的丫頭,而“他竟視為兒戲,自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這一件“並無難斷之處”的人命官司拖了一年之久,“竟無人作主”。賈雨村剛一聽原告申訴便大罵:“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後來他自己也做起“這樣放屁的事”。他聽門子講明被拐賣的丫頭原是他的“大恩人”的女兒,將她“生拖死拽”去的薛蟠“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並且他自己也知道薛家“自然姬妾眾多,淫佚無度”,丫頭此去不會有好結果,卻不念甄家恩情,不顧他曾許下的“務必”將甄英蓮“尋找回來”的諾言,任憑她落入火坑而置之不理。所有這些,都可以從那張極寫四大家族權勢和豪富的“護官符”中找到答案。正是這張直接揭露封建政治的腐敗和整個社會的黑暗與殘酷的“護官符”,向讀者顯示了:錦衣玉食的寧榮二府、脂濃粉香的大觀園,原來只是吞噬無數被壓迫、被剝削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的罪惡淵藪。
《紅樓夢》以四大家族(主要是賈府)的興衰作為全書的中心線索,“護官符”暗示了這一情節結構。作者通過門子之口介紹說:“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在前半部中,四家由於“扶持遮飾,皆有照應”,它們是“一榮皆榮”的;後半部寫他們由於“事敗”,相互株連獲罪而“一損皆損”。一九五九年南京發現靖氏所藏抄本《石頭記》(後簡稱“靖藏本”),在這幾句話旁有脂硯齋批語(原書數年後迷失,後有毛國瑤先生所錄文字)說:“四家皆為下半部伏根。”所謂“伏根”,即指四家將來衰亡的共同命運而言。可見,“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等語是對貫串著全書的四大家族由盛至衰的情節的概括。續書後四十回中撇開史、王、薛三家,已不符原意;而寫賈府“沐皇恩”、“延世澤”,衰而復興,則更是從根本上歪曲了這部描寫封建大家族衰亡歷史的小說的主題思想。
“護官符”四句俗諺口碑句後所注小字,有些本子將它刪去是不對的。因為,門子的話中已明說在口碑的“下面皆注著始祖官爵並房次”。注出官爵和房次,是為了具體說明四大家族的權力和財產的分配情況,讓看私單的人知道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顯赫地位,落實了這四句諺語之所指,是這張起著“護官符”作用的私單上理所應有的文字。脂硯齋版本的抄者誤以為凡小字皆批書人所加,就將它混同於脂批。如在甲戌本中,即將原應在謠諺“下面”的注改移在謠諺的旁邊;原應與謠諺同樣用墨筆寫的,改為用朱筆寫,與脂批無異。庚辰本前十一回是刪脂批而只抄正文的,結果連原注也當作批語一齊刪掉了,但這並非有意。(庚辰本在《紅樓夢引子》曲中把“趁著這奈何天”一句里前三字也刪去,也是因為作者將“趁著這”三個襯字按曲子格式寫成小字,而被抄者誤作脂批之故。)到了原文經後人大量塗改過的遲出的幾種本子,如程高本,情況就不同了:它索性連門子所說的謠諺之下有注的話也刪得一乾二淨。這是有意為之的。這可能是因為塗改者以為反正是小說,非記實事,不必如此瑣碎,或者是擔心這樣的批註太具體,萬一有挾怨影射某家之嫌,就會招致麻煩,所以刪去省事。可是這一來,這張本為備忘之用、“排寫得明白”的私單,就變得有點像不揭底的謎語了。
說到後人刪改對原書造成的損害,還應該提到他們把上述“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後面的“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九個字也刪去了。原書這九個字說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即四家之間不但有姻戚血緣上的連絡,更主要的是他們在政治上已結成了利害榮枯休戚相關的一幫,他們的“榮”和“損”,實際上都是地主階級內部這一派勢力和那一派勢力鬥爭的結果。他們正是為了建立這種在政治上“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關係,才相互之間“連絡有親”的,而不是相反。像這樣關係到封建主義政治本質和全書基本內容的話也被刪去,可見曹雪芹的思想和小說的政治主題已經被一些刪改者嚴重歪曲了。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