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齡李玉琴傳:偽滿洲國兩貴人

譚玉齡李玉琴傳:偽滿洲國兩貴人

《 譚玉齡李玉琴傳:偽滿洲國兩貴人 》是一部團結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王慶祥,1943年生於瀋陽,1968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現任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長春市政協常委兼文史委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毛澤東周恩來與溥儀》、《溥儀的後半生》、《愛新覺羅·溥儀畫傳》、《愛新覺羅·溥儀日記》(整理注釋)、《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校注)等各種版本計42部著作,1000餘萬字,有英、德、日、韓等譯本。另有電影《火龍》(編劇)、《末代皇后》(原著)和電視連續劇《非常公民》(歷史顧問),還參與了《話溥儀》(美國加州灣區無線26台)、《中國末代皇帝溥儀》(日本NTV電視公司)、《末代王朝內幕》(台灣中國電視公司)、《溥傑和嵯峨浩的跨國婚姻》(香港陽光衛視)、《愛新覺羅一溥儀》(中央電視台播放)和《偽皇宮紀事》(長春電視台)等30部電視專題片的製作,並在北京天安門內和頤和園創辦了“慈禧太后、宣統皇帝與頤和園歷史陳列展”(總策劃、專業顧問)。先後承擔國家及地方研究課題10餘項,獲獎30餘項,是國內

編輯導讀

溥儀這位“不幸生於帝王家”的末代皇帝,能保存性命直到接受黨的改造,其福份超越了封建社會所有的末代皇帝,而附屬於皇帝的妃嬪們,也只有李玉琴能夠戰勝一切困難而獲得晚年的幸福。

已故著名歷史學家羅繼祖教授

內容簡介

譚玉齡李玉琴傳(偽滿洲國兩貴人)譚玉齡李玉琴傳(偽滿洲國兩貴人)

譚玉齡親身體驗了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的政治審查,而她的悲慘的死,也成了政治性的千古之謎。溥儀與譚玉齡悲觀同步的五年雖已逝去,溥儀對譚玉齡的懷念卻永恆的保存了下來。譚玉齡年輕去世,且距今已經久遠,尋覓她的生平資料太難了。但憑這本小書精線條的勾勒,讀者也可以看到關東軍的兇殘面貌以及傀儡皇帝的可悲可憐。

作為曾與溥儀共度生活中唯一健在者,李玉琴又親眼看到了溥儀在1950年至1960年代的變化,這無疑賦予了她在溥儀改造問題上特殊的發言權。客觀記述了她在這一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顯然是有價值的。

本書是作者利用多年從事溥儀生平研究的條件,對自己掌握的各種檔案文獻資料、人溥儀日記中發掘出來的第一手資料、李玉琴提供的口頭、書面及圖片資料,還有1940年以來中外報刊資料,以及《震撼世界的奇蹟》(撫順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我跟隨溥儀二十年》(愛新覺羅·毓贍著)、《溥傑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部分日記》等新披露的書刊資料,重新篩選,加以核對、精煉,執筆撰寫而於1994年3月寫成初稿。

人物介紹

譚玉齡(1920—1942)出身旗人家庭,姓他他拉氏,一音之轉改為漢姓“譚”。原是一位清朝大臣的孫女,自幼失去雙親,由住在北京地安門外的嬸娘撫養長大。1937年,溥儀為擺脫日本軍國主義趁機選日本女性為其新“妃”的陷阱,看過她身穿1930年代流行短袖旗袍的全身“玉照”後,畫了“可”字;其後又經過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的政治審查,認定純屬滿族而幼稚的女孩子,毫無政治因素,才不再干涉。冊封為“祥貴人”後,她成了傀儡皇帝溥儀的第五等妻子,每天在西花園暢春軒書房內讀書,給“皇上”唱歌,與溥儀卿卿我我。“祥貴人”性情溫柔,對溥儀體貼入微,宛然解語之花,使這位處在日本關東軍控制下的傀儡皇帝格外喜悅。正值民族災難日益深重之際,這位生長在北京的中學生,也曾以樸素的愛國思想感染溥儀,因而兩人的感情更加甜美。1942年夏秋之際譚玉齡突然患病,緊張搶救時吉岡安直出現,並與主治日本醫生長時間秘密談話,其後不再積極施救並很快離去,瀕臨死亡的“祥貴人”再也沒有說出一句話,最終閉上了還在流淚的雙眼,此時是1942年8月13日凌晨。譚玉齡之死,因溥儀懷疑係被吉岡安直所害而成為政治性的千古之謎。溥儀追封她為“明賢貴妃”,頒旨厚葬;還親筆寫下“我的最親愛的玉齡”幾字,並把她剪下的四五塊指甲保存了二十多年,以表達對她深深的懷念。

李玉琴(1928?2001)原籍山東,世代務農,其曾祖“闖關東”,落腳於長春郊區。父親十三四歲進城在飯館當了一輩子“跑堂的”,母親是位勤勞婦女,養育二男五女。1943年春,吉岡以“補譚玉齡之缺”為由,拿來許多日本女子照片,目的是在溥儀床邊為關東軍司令官安插耳目。結果,溥儀偏偏選中了才15歲的國小女學生李玉琴,這讓她成了那種“政略”漩渦中的犧牲品。溥儀親自為她制訂“完全遵守清王朝祖制”的“二十一條”,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還親自“與她談話”,而後才獲冊封為“福貴人”。她有幸聽溥儀親自講列祖列宗“聖訓”、“三從四德”女兒經和《四書》《五經》,也有幸在宮中玩“麻雀牌”、做刺繡、聽收音機、彈鋼琴或唱歌,在同德殿前花園裡或許還能找得到她與丈夫溥儀的“愛情生活”,但更多的是苦悶。日本敗局已定,溥儀用“神仙眷屬”的玄說,讓他的“福貴人”忘記自己是一個女人。偽滿垮台,被拋棄在山溝里的“福貴人”,又流落到皇族中間,空耗妙齡青春,遍嘗辛酸苦辣。1955年他們終於在撫順重逢。然而,這以後多次會面,包括中國監獄史上空前的“獄中同居”,其結果卻是離婚。在新生活的道路上,李玉琴執著地追求一個普通女人應有的幸福。幾年後,溥儀獲特赦,他們又成了文史資料戰線上的戰友。“文革”來了,李玉琴必須與“宮廷”陰影頑強拼博,最終導致“皇娘造反”的一幕。溥儀不幸病逝。她卻在改革開放新時代成為政協委員。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因肝硬化病逝,一副輓聯“經年砥礪芳百世,一生滄桑琴斷音”概括了她從“宮廷貴人”到政協委員大起大落、坎坷而傳奇的一生。

媒體評論

書評

溥儀這位“不幸生於帝王家”的末代皇帝,能保存性命直到接受黨的改

造,其福份超越了封建社會所有的末代皇帝,而附屬於皇帝的妃嬪們,也只

有李玉琴能夠戰勝一切困難而獲得晚年的幸福。

——已故著名歷史學家羅繼祖教授

圖書目錄

上卷 “明賢貴妃”譚玉齡傳

第1章 出“關”入“宮”

一、闖關砧套的“猴帝王” 2

二、魔爪伸進帝王家 4

三、私傳“秘旨”讓岳母選妃 7

四、植田謙吉批准的“貴人” 8

第2章 偽滿的“宮廷生活”

五、養在宮中的“鳥兒” 13

六、“皇帝”與“貴人”的感情生活 15

七、女伴眼中的“貴人” 20

八、嵯峨浩眼中的“貴人” 23

九、奶媽和女僕眼中的“貴人” 25

十、“內廷學生”眼中的“貴人” 27

十一、隨侍眼中的“貴人” 29

十二、“大不敬”事件始末 31

十三、給未來的兒子先填賣身契 33

十四、無可排遣的苦悶 35

十五、“皇后”和“貴人” 37

十六、生離死別的悽慘一幕 41

第3章 “貴人”之死

十七、譚玉齡是被害死的嗎? 44

十八、溥儀決定為“貴人”隆重舉喪 47

十九、“吉安所祭祀” 48

二十、“暫安所祭祀” 51

二十一、真摯而深切的懷念 55

第4章 千古一謎

二十二、遺體火化 58

二十三、疑案重提 59

二十四、“毒死貴妃的傳說的真相” 61

二十五、譚玉齡留給丈夫的紀念品 63

二十六、譚玉齡的屍骨 66

二十七、新墓何在? 67

下 卷“福貴人”李玉琴

第1章 進宮受封

一、生在窮人家 76

二、倔犟的小女孩 81

三、“春季祭孔”那一天 84

四、骨肉分離的一刻 86

五、住進同德殿 90

六、習禮 96

七、在佛前焚燒“二十一條” 100

八、冊封儀式在梅津司令官決定之後舉行 103

第2章 宮中生活

九、嚴格的“男女大防” 109

十、第一次“會親” 112

十一、學會了使用女僕 115

十二、在窮娘家和皇婆家中間 118

十三、“懷疑狂”和“隔牆耳” 121

十四、“皇上”親自授課 123

十五、貪玩的“貴人” 127

十六、金絲籠中金絲鳥 132

十七、“神仙眷屬” 134

十八、最後一次“會親” 138

十九、“滿洲國”的末日 140

第3章 流浪“貴人”

二十、逃亡中的“退位儀式” 147

二十一、被拋棄在山溝里的人們 151

二十二、與可憐的“皇后”相認 154

二十三、初到臨江 156

二十四、財物被沒收了 159

二十五、風雪隨軍赴通化 161

二十六、受到何長工司令員的接見 164

二十七、違心的“離婚聲明” 168

二十八、返樸歸真成了“垃圾堆里的美人” 171

二十九、奔向沒有宮廷的皇家 174

第4章 寄人籬下

三十、在溥修家設塾授讀 179

三十一、破落皇族 183

三十二、馬靜蘭託孤 187

三十三、望穿秋水盼伊人 191

三十四、天津解放前後 194

三十五、陽光透進溥修家 197

三十六、返迴風雪家鄉 199

第5章 五次探監

三十七、仍為溥儀守節 202

三十八、溥儀來信了 206

三十九、第一次探監——今非昔比 211

四十、第二次探監——裂痕微露 216

四十一、第三次探監——討個“說法” 219

四十二、當上了圖書管理員 223

四十三、第四次探監——提出離婚 228

四十四、第五次探監——破例同居 232

四十五、判決離婚 235

第6章 離婚以後

四十六、歷史沒有拋棄“福貴人” 239

四十七、建立新家庭 243

四十八、重逢在全國政協的招待宴會上 245

四十九、同游香山與“復婚”的話題 249

五十、“紅色風暴”襲來前後 251

五十一、為了摘掉“皇親”的帽子 255

五十二、在“反帝醫院”的病房裡 257

五十三、“皇娘”造反 260

五十四、從“牛鬼蛇神”到“五七戰士” 263

五十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266

五十六、歷史的重聚 271

五十七、“火龍”化恩怨 276

五十八、晚年生活 280

五十九、琴斷音 284

附錄 有關“新京”的一組照片 289

後記 2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