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員

講解員

講解員是集會展、播音、接待於一體,要求從業人員口齒清晰,國語標準、流利,且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熟悉展覽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規範的服務禮儀,高級別講解員還應具備對一定的研究能力。隨著經濟迅猛增長、文化產業日益繁榮、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逐漸形成,展覽講解員的價值也隨著上海歷史文脈的挖掘而不斷呈現。其職業功能已成為博物、美術、紀念等展業中,直接面對國內外觀眾的“第一視窗”,對於展示城市形象和品位尤其重要。加之“世博”臨近,在質量及數量上均將有較大的擴充,其職業前景十分看好。

基本信息

概述

講解員講解員為參觀領導講解

講解是以陳列為基礎,運用科學的語言和其它輔助表達方式,將知識傳遞給觀眾的一種社會活動。講解員是溝通博物館紀念館景區社會的橋樑和紐帶,是博物館、紀念館或景區、展會等的名片,講解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著觀眾的受教育和參觀質量,影響著博物館、紀念館或景區的視窗形象,甚至影響到一個地區和國家的形象。

講解員處於一個特殊關鍵的崗位,面對的是一個知識層次、年齡層次等不相同的特殊團體,講解員既擔負著宣傳教育的職能,同時要能有效的組織引導觀眾參觀,此外還擔負著協調處理、寫作研究等義務和職責。講解員是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形象代言人一是職業道德,思想品德。講解員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率先垂範的典範。

職業要求

講解員肖飛華全國最佳紅色旅遊導遊講解員

一是專業知識。講解藝術最本質的特徵是知識和語言的有機結合,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講解員要積極學習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識。首先是要非常熟悉掌握陳列內容及相關展品或景區的背景知識。其次是要掌握和熟悉社會基本知識(天文地理史料傳記宗教風俗等)和學科知識(語言學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除此之外還要了解、掌握與館區或景區或社會發展相關的基本法律法規政策和當前社會動態。作為外語講解員或啞語、方言講解員應該要熟悉與該語言有關的基本知識,民俗風情等知識。

二是專業技能。其一,要加強語言的訓練。其發音要標準,語言要規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較強,達到觀點鮮明,內容準確,言簡意賅,系統完整的要求;更要史物結合,注意聲調節奏,追求有親和力、聲情並茂的講解效果,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人施講,會針對不同職業民族年齡職業性別、文化水平的各種觀眾,組織不同的語言。有能力的要儘量掌握或熟悉一門外語,特別是外語講解員啞語方言講解員更應靈活的運用語言,結合實際有效的表達。

三是職業道德,思想品德。講解員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率先垂範的典範。首先要培養講解員的愛國主義意識,能明確政治方向,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和自尊;其二要培養講解員認真學習、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單位規章制度,講文明,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其三,要培養講解員具有觀眾至上的服務理念,能積極維護觀眾的合法權益;其四,培養講解員具有敬業奉獻精神,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有熱愛觀眾的情感品質,能主動、熱情、耐心、細緻服務於觀眾。

職業標準

一、職業標準設3級

講解員奧運加油擔當首都機場講解員

新標準將展覽講解員的職業定義為對展覽內容進行講解、宣傳的人員。其職業等級設初、中、高三個等級,即國家職業資格五、四、三級。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有聲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視覺和聽覺能力良好,體貌端莊。

具體分別為:

五級:具備講解員的基本禮儀素質,熟悉講解禮儀的涵義特點與作用,能迎送、引領觀眾與觀眾溝通交流。正確把握講解內容的重音節奏、停連、語調和語氣要求,掌握基本的講解技巧。

四級: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聲、韻、調發音標準、表達流暢,能綜合運用語言表達技巧針對性地與觀眾溝通交流,根據觀眾心理特徵選擇施講的方式,熟練運用講解詞記憶技巧。還要掌握展覽特點,熟悉操作方案並編寫講解詞。

三級:國語圓潤悅耳,語音標準、表達流暢,並熟練掌握講解技巧,用外語進行講解。熟悉國外習俗禮儀,與國外觀眾溝通。按外事工作規範完成接待任務。並根據展覽大綱,編寫不同層次的講解詞。更要對初、中級講解員進行指導、示範和業務培訓。

二、中職學歷為起點

講解員小小講解員講解晶片知識

申請參加職業鑑定的適用對象為已從事或準備從事展覽講解職業的人員。

凡具有高中或同等學歷,經正規培訓達到規定的標準學時者,可申報五級展覽講解員職業資格。

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四級職業資格:一、取得五級資格後,連續從業1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學時;二、取得五級資格後,連續從業滿3年;三、連續從業5年以上;四、中職以上本專業畢業;五、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專或高職以上的畢業生。

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三級展覽講解員職業資格:一、取得本四級資格後,連續從業1年以上,經正規培訓達規定學時;二、取得四級資格後,連續從業滿3年;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專或高職以上畢業,取得本職業四級資格後,連續從業滿2年。

三、3級鑑定2類考試

三級展覽講解員培訓貫徹“能力為本”的指導思想,採用理論知識授課、操作技能訓練和參觀考察等方式進行。內容編排以“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結合的模組式結構,並根據類別及相互關聯度,按照“一體化”的原則,設《接待》、《講解》、《展詞編寫》和《業務指導》等4個模組。

三級展覽講解員的鑑定分“理論知識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兩部分。理論考試採用閉卷筆試或計算機機考方式,在在照明良好的教室中進行,技能考核則採用現場實際操作方式,在室內採光、照明、隔音條件良好的模擬場地中進行。

理論知識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以上者為合格。合格者可獲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印製的《展覽講解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範圍內有效。

職業特點

講解員講解是知識和語言的高度綜合藝術,其職業特點與組團社導遊員有著根本的區別,它綜合了教師、播音、演講、話劇、表演等專業的技術手段,是專業性、知識性和藝術性的綜合。講解員處於一個特殊關鍵的崗位,她面對的是一個知識層次、年齡層次等不相同的特殊團體,講解員既擔負著宣傳和教育的職能,同時要能有效的組織引導觀眾參觀,此外還擔負著協調處理、寫作研究等義務和職責。

綜合素質

講解員的選拔對於講解員的培養很重要,一個優秀的講解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其選拔的主要來源是大中專院校學生,因為這部分學生個人基礎條件及基本素質較好,而且年齡特徵在18-22歲之間,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工作積極性強的特點。講解員基本任職條件必須嚴格要求,特別是有些條件例如嗓音、形象等是通過後天無法達到要求的,要謹慎考慮。

一是講解員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與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有熱愛祖國、熱愛博物館、紀念館事業、熱愛觀眾的情感品質,因為只有達到這樣的條件,才能讓講解員樹立起觀眾至上的理念,全心全意的為觀眾服務。

二是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和知識修養,不僅自身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博覽群書。講解員最好是文博、歷史、考古、旅遊、中文、播音或相關專業畢業,大專以上學歷。

三是應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身體健康,身高、面容符合職業要求,這樣才能給觀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有利於講解的持續進行。

四是具有良好的嗓音條件和語言表達能力,善於與觀眾交流。能通過和諧的語言將觀眾組織好。國語水平應達二級甲等以上。外語講解員或啞語、方言講解員的語言也應達到相應的水平。

此外,講解員還應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徵、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能面對不同的觀眾較好的完成講解任務。對其興趣和愛好也要有適當要求,精通琴棋書畫、能歌善舞的講解員總是令觀眾耳目一新。以上這些都是我們選拔講解員的基本條件。

選拔程式

同時,講解員的選拔,也應該規範的選拔程式。首先要在一定範圍內詳細公布招聘信息,確定選拔

講解員對象。其二是初次面試要到位、仔細,再確定進入複試人員。其三是嚴把複試關,最終確定人員參加試用,試用結束後,應該有一個上崗前的培訓和考核過程,不合格者繼續培訓或結束試用。面試內容應該要包括自我介紹、語言表達能力、知識測驗、職業答題和特長表演等。招聘組應該由主管領導、部門領導、人事主管以及資深講解員組成。

培養目標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講解員的職業標準和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觀眾需要的不再是簡單的說教式講解,而要求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要多交流,需要的是生動、科學的講解。從崗位特點來看,我們的培養

講解員目標是,要通過5-10年的培訓,將講解員培養成為“宣講員、接待員、研究員、交際家”。從講解員成長的歷程來看,一般參加工作5-10年是熟悉過程,是積累經驗和知識時期,在講解工作崗位上至少8—10年以上才能步入成熟期。因此,管理者應改變“講解職業是青春職業”的觀念,應多花一些時間來進行現有講解員的培訓和提高,多組織一些專業技能比武,加強日常管理和考核,來提高講解員的業務水平。

培養方法

一個優秀講解員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和系統的培訓過程。講解員培訓可以分為崗前培訓和崗位培訓、專業培訓。首先,崗前培訓對講解員的成長成尤為重要,單位要有靈活的制度來規範管理講解員,有培訓計畫和培訓制度,年初或月初有目的的組織學習和培訓。由單位邀請專家或由經驗豐富的講解員採取“傳、幫、帶”的方式,培養講解員了解博物館知識和陳列內容及講解規律和技巧,新上崗人數多的要採取封閉式的培訓。其次,後天培訓是講解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專業崗位培訓,旨在提高講解藝術和知識水平,可“送出去”或“請進來”組織各種專業培訓。要積極組織參加各級專業培訓和進修班,同時要有培訓效果檢驗制度。例如可以由受培訓的講解員給新講解員講課或進行示範講解等。此外,要向同行單位多交流經驗,取他之長,補已之短。其三,要多進行模擬訓練,特別是在重大接待時,可由多個講解員共同組織進行模擬講解等。單位自身要多組織技術比武,或積極參加各級專業技能比武,這有利於講解員提高自身技能,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增進交流。其四,通過多形式的企業文化訓練來提高講解員的歸屬感、集體意識、協調意識、服務意識和反應能力。

培訓內容

目前講解員的職業培訓還可以說是處於起步狀態,還不成熟,自上而下沒有行成一個好的培訓機制,都是由各個單位自身來摸索經驗,筆者認為其基本內容應包括:

一是職業道德

思想品德

講解員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率先垂範的典範。首先要培養講解員的愛國主義意識,能明確政治方向,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和自尊;其二要培養講解員認真學習、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單位規章制度,講文明,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其三,要培養講解員具有觀眾至上的服務理念,能積極維護觀眾的合法權益;其四,培養講解員具有敬業奉獻精神,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有熱愛觀眾的情感品質,能主動、熱情、耐心、細緻服務於觀眾。

二是專業知識

講解藝術最本質的特徵是知識和語言的有機結合,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講解員要積極學習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識。首先講解員是要非常熟悉文物、博物館基本知識,掌握本館陳列內容及相關展品的背景知識。其次是要掌握和熟悉社會基本知識(天文地理、史料傳記、宗教風俗等)和學科知識(語言學、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除此之外還要了解、掌握與博物館或社會發展相關的基本法律法規政策和當前社會動態。作為外語講解員或啞語、方言講解員應該要熟悉與該語言有關的基本知識,民俗風情等知識。

三是專業技能

其一,要加強語言的訓練。其發音要標準,語言要規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較強,達到觀點鮮明,內容準確,言簡意賅,系統完整的要求;更要史物結合,注意聲調節奏,追求有親和力、聲情並茂的講解效果,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人施講,會針對不同職業、民族、年齡、職業、性別、文化水平的各種觀眾,組織不同的語言。有能力的要儘量掌握或熟悉一門外語,特別是外語講解員、啞語和方言講解員更應靈活的運用語言,結合實際有效的表達。此外,在運氣發聲、嗓音保護等方面加強培訓,使講解員具有音質優美、吐字清晰、聲音洪亮的語音語貌。其二,要加強儀容儀表、禮儀禮節方面的訓練。熟悉服飾的搭配,及外表的修飾,可以學習化妝的基本知識。講解員的一顰一笑都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其行為舉止、手勢運用和講解棒的運用要規範,適時,準確,待人接物符合禮儀的要求。此外,還要熟悉不同的民族、國家禮儀禮節的基本特點和要求。其三,熟悉和參與講解詞的寫作,可以在寫作過程中提高講解員對陳列內容的理解,提高文字水平。其四,可以全方位培養講解員的綜合能力,能唱、會跳的講解員有利於促進講解服務的持續提供,同時也利於講解員自身的提高。

其它相關

此外,要培養講解員熟悉和處理突發疾病和突發事件等緊急事故的處理流程,能在有效時間內報告相關部門,並做出處理或協調處理。同時,作為單位人,要培養講解員熟悉本單位的內部管理的規章制度以及基本情況和事業發展思路等,講解員要參與陳列的形式設計、內容設計及陳列布展工作,同時要積極投入博物館學和陳列主題研究。

自我提高

當然,每一次培訓之後都應該建立有制度和方法來檢驗和考核培訓和學習後的效果,才能促進講解員的再提高。在後天的培養提高過程中,講解員本身既要多參與講解實踐活動,加強自身學習,提高理論修養水平;也要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提高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使自己培養成為多面手;更要加強身體煅練,多參加形體訓練,保持良好的公眾形象,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講解員。(原載2005.7.3《中國文物報》)

禮儀要求

講解員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講解員向遊客講解

(1)儀容儀表良好。著裝得體、整潔,做到持證上崗、掛牌服務。在為遊客提供服務時,做到微笑迎客、主動熱情、端莊大方。

(2)講解準確順暢。熟悉業務,知識面廣。講解內容健康、規範,熱情介紹、答覆遊客的提問或諮詢,耐心細緻、不急不躁;對遊客的提問,儘量做到有問必答、有問能答;對回答不了的問題,致以歉意,表示下次再來時給予滿意回答;與遊客進行溝通時,說話態度誠懇謙遜,表達得體,例如:“請您隨我參觀”、“請您抓緊時間,閉館時間到了”、“歡迎您下次再來”等。

(3)服務主動熱情。安排旅遊行程、生活起居要滿足遊客的需求。主動關心和幫助老人小孩殘疾人等有特殊需要的遊客,積極幫助他們解決旅行中的實際困難。尊重旅遊者的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生活習慣,並主動運用他們的禮節、禮儀,表示對他們的友好和敬重。路遇危險狀況時,主動提醒,並按規程及時對遊客進行安全疏散,保證遊客安全。

講解中,不摻雜封建迷信低級庸俗的內容。不介紹遊客參加不健康的娛樂活動。旅行中,不誘導、強拉遊客購物;不擅自改變計畫,降低服務標準。善意提醒遊客文明旅遊。當遇到遊客投訴時,應保持謙遜、克制的態度,認真傾聽對方的要求,對其合理要求應及時予以解決,對不合理要求應該禮貌而委婉地拒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