諛詞

諛詞

諛詞:為了討好他人而說的奉承話。

基本信息

動詞

諛詞

(形聲。從言,臾聲。本義:奉承,諂媚)同本義〖flatter〗

諛,諂也。——《說文》

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莊子·漁夫》

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荀子·修身》

從命病君謂之諛。——《說苑·臣術》

官盛則近諛。——唐·韓愈《師說》

誣諛之徒。——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諂諛之臣。——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諛墓之金(為人作墓誌所得的報酬);諛頌(阿諛奉承);諛悅(諂媚;奉承);諛墓(指替人作墓誌阿諛死者);諛佞(慣於用花言巧語阿諛諂媚的人);諛言(諂媚的言語)

名詞

諂媚的話〖flattery〗

唯囿是恢,唯諛是信。——《漢書·韋賢傳》

我更高興更欣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 ——《傅雷家書》

又如:諛史(有溢美之辭的史傳)

形容詞

和悅柔順〖bekindlyandgenial〗。如:諛然(愉悅和順的樣子)

《傅雷家書》:“我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