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序

《論語序》是三國時,魏國的何晏等人作《論語集解》,並於開頭寫了一篇《論語序》。

簡介

三國時,魏國的何晏等人作《論語集解》,並於開頭寫了一篇《論語序》。

原文

論語序

敘曰,漢中壘校尉劉向言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大子大傅【1】夏侯勝,前將軍蕭望之,丞相韋賢及子玄成等傳之。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二十篇章句頗多於魯論,琅邪王卿及膠東庸生,昌邑中尉王吉皆以教授。故有魯論,有齊論。魯共王【2】時,嘗欲以孔子宅為宮,壞得古文論語。齊論有《問王》,《知道》,多於魯論二篇。古論亦無此二篇,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安昌侯張禹本受魯論,兼講齊說,善者從之,號曰張侯論,為世所貴。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為之訓解,而世不傳。至順帝時,南郡太守馬融亦為之訓說。漢末大司農鄭玄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為之注。近故司空陳群,大常王肅,博士周生烈皆為之義說。

前世傳授師說雖有異同,不為訓解,中間為之訓解。至於今多矣。所見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諸家至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名曰《論語集解》。

光祿大夫關內侯臣孫邑,光祿大夫臣鄭沖,散騎常侍中領軍安鄉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凱,尚書駙馬都尉關內侯臣何晏等上。

注釋:【1】即太子太傅,大,通“太”。下同。

【2】漢景帝子,名劉余,此事《漢書・景十三王傳》有記載,但《史記・五宗世家》沒有記載,所以有人懷疑真實性。

作者簡介

何晏(?-249),字平叔,南陽宛人。三國時魏國玄學家,其父早逝,曹操將其母子收養,為曹操所寵愛。娶金鄉公主為妻。魏文帝時未授官職。魏明帝以其浮華,亦抑之,僅授冗官。正始年間(240-248)曹爽秉政,何晏黨附曹爽,因而累官侍中,吏部尚書,典選舉,爵列侯,仗勢專政,因依附曹爽,為司馬懿所殺,夷三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