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主義幼年形態

論社會主義幼年形態

《社會主義幼年形態》範疇的提出,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內涵進一步具體化,更貼近現在的實踐。把握這一範疇,可使人們在為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的進程中,不再好高騖遠,不再急於求成,而是要遵循新制度成長的規律,踏實而穩步地前進;可使人們認識到,幼年社會主義與作為母體的經濟制度長並存和受其哺育,以及愛護、保護幼年社會主義健康成長的必要性。可使研究者不再把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硬套在幼年社會主義脖子上,而是要從幼年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抽象出新理論。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論社會主義幼年形態
作 者:李緒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0-1
ISBN: 9787505885059
開本: 16開
定價: 22.00元

內容簡介

我國是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初期,是社會主義的幼年時期。通過改革重新塑造的是幼年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幼年形態,它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最集中體現。
“社會主義幼年形態”範疇的提出,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內涵進一步具體化,更貼近現在的實踐。把握這一範疇,可使人們在為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的進程中,不再好高騖遠,不再急於求成,而是要遵循新制度成長的規律,踏實而穩步地前進;可使人們認識到,幼年社會主義與作為母體的經濟制度長並存和受其哺育,以及愛護、保護幼年社會主義健康成長的必要性。可使研究者不再把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硬套在幼年社會主義脖子上,而是要從幼年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抽象出新理論。
通過改革塑造的社會主義幼年形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相比,幾乎是全新的。它具有獨特的複雜性:既具有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又具有中國國情決定的特性;既具有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共性,又具有社會主義的特性。而且它還處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
讀者在本書各篇中,可以看到一些不同於流行觀點的論述,如果因此能拓寬思路,激發出批判性的理論思考和創新的火花,也就達到了本書出版的目的。

圖書目錄

道路篇
論社會形態發展的不平衡性
社會的自然發展階段不可逾越
造成社會形態發展變化不平衡性的因素
不能用教科書的公式來規定未來歷史的發展
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
改革——重塑社會主義幼年形態
改革並不是取消社會主義,但允許資本主義經濟
成分存在和發展
改革是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全面變革,而不
僅僅是從計畫到市場的轉變
社會主義幼年形態的基本特徵
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特色”緣於中國國情
中國特色給社會主義注入生命力
“三結合”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照搬外國模式是不會成功的
社會主義原始積累問題探討
歷史的回顧
對布哈林批判的批判
社會主義必須有原始積累
社會主義原始積累過程的基礎
社會主義原始積累的方法
社會主義原始積累的長期性
市場經濟篇
流通和市場經濟
流通和市場
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市場經濟形成的條件
市場經濟的定義
關於市場經濟的特徵問題 
對“共性”一些觀點的商榷
對“個性”觀點的商榷
關於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幾個認識問題
一個全局性的轉變
與市場配置資源論商榷
與最佳化配置社會資源論商榷
……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篇
分配篇
和諧發展篇
政治經濟學的對象與方法篇
附錄1 論馬克思成為馬克思主義奠基人的主觀條件
附錄2 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及其教訓

文摘

道路篇
論社會形態發展的不平衡性珠
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理論上論證了即將成立的新中國,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實踐上建立了社會主義新制度。這個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但是,通過三大改造建立的“一大二公”的社會主義卻不能很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必須進行改革。而改革又允許私有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於是有人認為,中國沒有經過獨立的資本主義階段,而搞社會主義,超越了必經的歷史發展階段,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須放棄社會主義,補上資本主義這一課。這種意見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它會動搖人們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堅持社會主義的信心和決心。因此必須對我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再認識。本文依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分析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