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四言

詩四言

《詩四言》是一組帶有濃厚寓言色彩的諷刺詩。四首詩各言一事,但總起來卻表達一個完整的主題思想:鞭撻那些虛偽造作、口是心非的大奸大惡之人,戳穿他們的伎倆。

作品原文

(一)夜殺其人,明坐其家,處分息事,咤眾毋嘩。①

主人不知,托為腹心,無奸不直,無淺不深。②

(二)仁義之言,出於聖口,奸邪竊似,濟欲忘醜。③

播談忠孝,聲淒淚痛,咍誑賢明,況汝愚眾。④

(三)當春不華,蓄意待秋,秋又不實,行將誰尤?⑤

茸蔓藏蛇,梧桐噦鳳,象分性別,各以類貢。⑥

況汝棘刺,鴟鶚避之,乃思鸞鳳,槁死不知。⑦

(四)求利於地,絲枲稼穡。求利於天,鋤欲植德。

求利於物,網罟釣弋。求利於人,面曲背直。⑧

有禽其心,有獸其力,詆賢玩愚,寢危臥仄。⑨

天亦汝憐,大道不塞。⑩

注釋譯文

①譯——夜裡殺了人,白天卻公然坐在主人家中。處理事情只求平息事端,還要大聲呵斥眾人的議論。釋——處分:處置、處理。咤(zhà):大聲呵斥。

②譯——主人不了解情況,還把他當作心腹。奸人總是裝成很正直的樣子,看來似淺,實際深藏禍心。

③譯——仁義之言,是出自聖人之口;而奸邪之人偽作仁義之言,為滿足私慾而不知羞恥。釋——竊似:裝得很像。

④譯——奸邪的人,裝出十分真誠的樣子,大談忠孝之道,賢明都被戲弄矇騙,又何況是愚人。釋——咍(hāi):譏笑、戲弄。

⑤譯——(棘刺)春天不能開花,存心等待秋天,等到秋天又不能結實,到底該責怪誰呢?釋——華:同“花”,開花。蓄意:存心、早有此意。尤:責怪。

⑥譯——叢生的蔓草中藏著蛇,梧桐樹能引來鳳凰,事物外形本性雖各有別,可是都是物以類聚。釋——茸蔓:叢生的蔓草。噦(huì):鳥鳴。象:指物的外形。性:指物的本性。貢:進,這裡當“聚”解。

⑦譯——對於棘刺,連貓頭鷹都要避開它,更何況鳳凰。這個道理,棘刺到枯死恐怕也不會明白。釋——鴟鶚(chīè):貓頭鷹。

⑧譯——想要獲得大地的恩賜,就織布種田;想要獲得上天的恩賜,就應該去私慾,積美德。想要獲得物質的好處,就要用各種方法去取得。想要獲得人的好處,就要違背直道行邪道。釋——絲枲稼穡:指織布種田。枲(xǐ):麻。稼穡(jiàsè):種植和收割,泛指農業勞動。鋤欲植德:去私慾,積美德。網罟釣弋:三種捕捉禽獸類的工具。罟(gǔ):網的總名。弋:帶繩的箭。面曲背直:謂行邪道而違背直道。

⑨譯——奸人有如禽獸,詆毀聖賢,欺弄百姓,樂於乾冒險的勾當。釋——寢、臥:安於、樂於。危、仄:危險、傾側。

⑩譯——天雖一時容忍你,但懲惡彰善的大道卻饒不過你。釋——不塞:指不會不作為。

作品鑑賞

第一首詩,寫一個殺人強盜裝成好人,賊喊捉賊,騙得被害人的信任,讓他來主持善後事宜。第二首詩,寫奸人口稱仁義,哄騙眾人,以達到滿足私慾的目的。第三首詩,諷刺惡人企圖得到好結果的妄想。第四首詩,指出惡人到頭來絕不會有好下場。這組詩對舊社會有極大的概括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對清朝統治者以卑鄙手段攫取全國政權的逼真寫照。

作者簡介

鄭板橋像 鄭板橋像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xiè),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