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願望

詩人的願望,是一首由近代作者 蔣光慈著作,情感豐富,表達其滿懷雄心壯志而無法實現的古詩。

願我的心血化為狂涌的聖水, 將污穢的人間洗得淨淨地! 願我的心血化為光明的紅燈, 將黑暗的大地照得亮亮地! 願我的鮮艷的心血之花, 香刺得人們的心房透透地! 願我的蕩漾的心血之聲, 飛入了人們的耳鼓深深地! 【作者簡介】 蔣光慈 又名蔣光赤(1901~1931)安徽六安人。五四運動時期參加學生運動,曾赴蘇聯留學,1924年回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從事文學活動。曾任教於上海大學。1928年初與阿英等組織“太陽”,編輯《太陽月刊》、《拓荒者》等雜誌。積極倡導革命文學,並致力於文學創作,作品具有鮮明的革命傾向性。著有詩集《新夢》、《哀中國》,小說《少年漂泊者》、《短褲黨》、《鴨綠江上》等。1931年8月31日因病在上逝世。 【賞析】 願灑心血妝人間 在詩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中,詩人為了增強語氣和渲染自己衷心而發的願望,重複用了“願我的心血化為”為起句,化為什麼呢?要化為“洶湧的聖水”,化為“光明的紅燈”,因為詩人深深感到這世界的污穢和黑暗。當時的中國是近代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辛亥革命的成果斷送在袁世凱為首的軍閥和政客手裡。一次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土地上巧取豪奪,肆意瓜分;北洋軍閥政府屈膝賣國,大好河山破碎不堪。人民在痛苦的深淵中掙扎,這在詩人的心中激起了強烈的憤怒,他願以自己的“心血”去滌盪這一切,換一片潔淨,換得無限光明。 第三、第四句中,詩人悲愴、激烈的情緒卻在頃刻間轉變,變得欣然而又充滿了熱情。他在詩中以富於想像力的表現手法表達了自己對人民的無私的愛。他願用自己的“心血”結成鮮艷之花,“心血”變作“蕩蕩之聲”;願這花的馨香足以沁人心脾滌人肺腑,這聲的洪亮,足以聵人耳膜,刻骨銘心。 而這“心血”又是什麼呢?是詩人坦蕩無私的赤子之情。是詩人憂心如焚的愛民之心。更是詩人一行行,一段段激情飛揚,蓄蘊幽深的文字。在蔣光慈短短的一生中,沒有留下子女,更沒有留下錢財,但他為我們留下了洋洋灑灑近百萬的文字。以其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富於穿透性的觀察力,創作了一大批文字犀利,愛憎鮮明,富有藝術性和革命性的文藝作品。蔣光慈不僅以筆作槍,同黑暗的社會進行堅決的鬥爭,同時也身體力行,積極投身於社會革命中。他的“心血”已融化為他所投身的如火如荼的革命事業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