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曾鞏

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 解釋①倚--仗恃,依靠。 後兩句中,柳樹將飛絮遮蓋了天地,不知道天地之間還有清寒的霜露。

詠柳 曾鞏

原文

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者

曾鞏(1019—1083)字子固,漢族撫州南豐(今江西南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兒童時代的曾鞏,就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 嘉佑二年(1057年),39歲的他才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太平州司法參軍,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二年(1069年)先後在齊、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頗有政聲。元豐三年(1080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元豐四年,神宗以其精於史學,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於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 曾鞏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現並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貢獻在於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

說明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解釋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③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啊!

賞析

詩中前兩句的“亂條”和動詞“倚”“狂”都透露出作者對柳的反感。後兩句中,柳樹將飛絮遮蓋了天地,不知道天地之間還有清寒的霜露。作者諷刺了柳以及和柳一樣倚仗權貴、得志猖狂的人。而與之同時出現的相關意象——“東風”“日月”“清霜”也應予以重視。此處“東風”是柳所依仗的權貴的化身。 “清霜”是遏制柳的正義公理的象徵。至於“日月”,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來代表君主、代表聖明。因此在分析托物言志類詩歌時,要在關注中心意象的同時注意相關意象群。正是在這個特定語境之中,在與群體意象的相互關聯之中,作者才能在中心意象上灌注其所要寄託的情感。如“柳”,我們通常將之視為美好的化身,但根據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同,其意象的深層含義也不同。只有建立在整體感知、把握意象間關聯的基礎上,詩歌鑑賞才能做到深入透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