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果樹學

設施果樹學

果樹設施栽培是果樹栽培的一種特殊形式,也稱果樹保護地栽培,是指在不適宜或不完全適宜果樹生長的自然生態條件下,將某些果樹置於人工保護設施之內,創造適宜果樹生長的小氣候環境,使其不受或少受自然季節的影響而進行的果樹生產方式。

設施果樹學概述

設施果樹栽培設施果樹栽培
果樹設施栽培是果樹栽培的一種特殊形式,也稱果樹保護地栽培,是指在不適宜或不完全適宜果樹生長的自然生態條件下,將某些果樹置於人工保護設施之內,創造適宜果樹生長的小氣候環境,使其不受或少受自然季節的影響而進行的果樹生產方式。

果樹保護地栽培按生產的性質可劃分為以提早上市為目的的保護地促成栽培、以延遲上市為目的的保護地延遲栽培和為了消除不良環境條件,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防止裂果、防治病蟲害等為目的的防護栽培三大類,以提早或延遲上市為目的的果樹設施栽培又稱反季節栽培。

果樹設施栽培的作用

1、調節產期,豐富果品市場

2、實現早期豐產,產量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3、提高果品品質,生產無公害果品

4、避免自然災害

5、充分利用土地、勞力資源

6、打破果樹種植的地域限制,擴大栽植區域

國內外果樹設施栽培的現狀

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韓國、義大利、荷蘭、加拿大、比利時、羅馬尼亞、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設施果樹栽培發展較多,其中日本果樹設施栽培面積發展速度超過蔬菜與花卉。日本果樹設施面積至2000年已達12494公頃,其中以葡萄面積最大,約占61%,其次為柑橘、櫻桃、砂梨、枇杷、無花果、桃、李、柿等。

我國設施果樹栽培始於20世紀80年代,起初以草莓促成栽培為主,進入90年代以後,種類逐漸增多,種植規模逐漸擴大。我國北方地區的果樹設施栽培異軍突起。目前遼寧、山東、河北、北京、河南、吉林、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已發展果樹設施栽培面積較多,發展面積最大。設施栽培的種類以草莓為最多,約占總面積的60%左右;其次是葡萄,約占18%,桃和油桃約占17%,其他約占5%左右。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7年底,全國果樹保護地栽培已達1.3萬公頃,產量15萬噸,而到1999年底上升到10萬公頃以上,世界遙遙領先,其中草莓、葡萄、桃和油桃栽培面積最大,占整個果樹保護地栽培面積的95%以上。目前我國果樹保護地栽培仍處於快速發展中,年增長速度在10%左右。

山東是我國果樹設施栽培面積最大、種類最多、技術較先進的省份,主要種植草莓、櫻桃、葡萄、桃和油桃、李、杏等樹種的優良品種,果品產量近億千克,50%以上銷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等東北地區。主要生產形式有日光溫室和塑膠大棚。

果樹設施栽培管理特點

1.增加光照:

1)選擇透光性能好的覆蓋材料;

2)利用反射光,地面鋪設反光材料和設施內牆刷白;

3)用人工光源技術,如白熾燈、鹵燈和高壓鈉燈進行補光;

4)適宜的樹形及整形修剪技術。

2.使用二氧化碳:

設施栽培由於密閉保溫,白天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因果樹光合作用消耗而下降,設施內施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濃度,彌補由於光照減弱而導致的光合效能下降,將二氧化碳的濃度提高到原來的兩倍以上,可收到明顯的增產效果。人工補充二氧化碳要解決不同樹種、品種所適宜的二氧化碳氣源、適宜的使用時間、促進擴散的方法及合理、有效的濃度等問題。

3.調節土壤及空氣濕度:

由於密閉作用,設施內空氣濕度往往較大,尤其不利於果樹的授粉授精,因此可通過鋪地膜和及時通風進行調節,以適應果樹需求。

4.控制溫度:

設施溫度的管理有兩個關鍵時期:一是花期,花期要求最適溫度白天20℃左右,晚間最低溫度不低於5℃,因此花期夜間加溫或保溫措施至關重要。二是果實生育期,最適25℃左右,最高不超過30℃,溫度太高,造成果皮粗糙、顏色淺、糖酸度下降、品質低劣。因此,後期果樹設施管理應注意通風換氣。

5.人工授粉:

採取棉花小球、雞毛撣蘸花粉進行,也可用雞毛撣子或用兔毛自製毛刷,先在授粉品種花或花序上滾動,吸附花粉,再在主栽品種的花或花序上滾動,反覆進行,可使花粉互相授粉,整個花期人工授粉2~3次,能確保果樹授粉受精,保證坐果。

6.套用生長調節劑:

設施栽培時,冬春由於低溫,一般果樹生長較弱,以後又由於高溫多濕,生長較旺,所以需要套用生長調節劑加以調控。為促進果樹生長通常套用GA3;防止枝葉徒長多用250毫克/升的PP333溶液,施用生長抑制劑過量時可用20毫克/升的GA3溶液調節。為抑制果樹新梢生長,提高坐果率,通常在開花前5~10天噴灑0.2毫克/升的CCC溶液,有的國家也有施用0.3%~0.5%的B9溶液。

7.整形修剪:

為經濟有效地利用設施空間,栽植密度應加大,單株樹體結構應簡化,並應十分有效地控制樹體大小。由於設施減弱了光照,整形修剪方式以改善光照狀況為基本原則,群體的枝葉量小於露地栽培,同時注意正確的手法,防止刺激過重,枝梢徒長。

8.土肥水管理:

多年或幾年設施栽培後,設施土壤鹽漬化是共同的問題,因此加強土壤管理尤其是增施有機肥成為各國設施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點。另外基於設施空氣濕度的調節,地面一般採用清耕或全部覆蓋地膜。

由於設施內肥料自然淋失少,追肥效率高,因此追肥量比露地減少。保護栽培促進早期萌芽、開花與新梢生長、采果後樹體易返旺徒長,影響花芽分化質量,應嚴格掌握施肥時期與數量。同時應適當減少灌水數量與次數,一般僅在扣棚前後、果實膨大期依需要澆水保墒。

9.病蟲害防治:

果樹設施栽培減輕或隔絕了病蟲傳播途徑,可相應減少噴藥次數與數量,為生產無公害綠色果品開闢了新途徑。

果樹保護地栽培品種選擇原則

品種是果樹栽培的內因,栽培技術只能對品種特性進行最佳化,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品種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保護地栽培的成敗。果樹保護地栽培不僅考慮品種對當地氣候和立地條件的適應性,以及品種的經濟性和社會性,還應考慮栽培的目的性和特殊性。

1、選擇品種應以極早熟、早熟和中熟品種為主

2、選擇自然休眠期短、低溫需求量低、易於人工打破休眠的品種

3、選擇花粉量大、自花結實率高、易豐產的品種

4、選擇樹冠緊湊、矮化,適於矮化密植栽培的品種

5、選擇耐高溫、高濕、弱光和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

6、選擇品質優良的品種

設施果樹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不顧當地生態氣候條件和經濟、技術條件盲目上馬

2、設施結構簡單,環境調控能力差

3、品種選擇隨意,缺乏設施栽培專用品種

4、果品質量差,經濟效益逐年下降

5、生產中許多技術問題急待研究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