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戰

計算機戰,是現代戰爭中一種新的作戰模式。

計算機戰又稱信息戰。信息戰是現代戰爭中一種新的作戰模式,信息戰場已成為繼陸、海、空之後當代及未來戰爭的又一戰場。在這一戰場中,計算機擔任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人們評論說,計算機已經從計算工具發展為信息戰中的可以向敵方發動攻擊的武器。
專家認為,計算機在信息戰中有兩種主要形式的作用,一種是情報刺探,一種是病毒攻擊。這些事情都是極其隱秘的,因此有人稱計算機是一種黑色藝術,一些已開發國家已經多次領教了這種黑色藝術對他們網路入侵的威力。
我們先來看一看科索沃衝突時全球黑客展開的攻防戰。
據報導,1999年,在北約空襲南聯盟並取得階段性進展的同時,美國及北約的其他成員國也遭受到來自全球範圍的計算機黑客的攻擊。戰爭的陰雲蔓延到了網際網路上,地面上是轟炸與反轟炸的軍事較量,網路上是黑客之間的你來我往。
北約認為,自己在信息技術方面有巨大的優勢,因此可以利用網路為侵略行徑辯護、蠱惑人心、欺騙世界輿論和瓦解南聯盟軍心和民心。北約國家政府的官方網站自轟炸一開始,每天頻繁更新網站的內容,開展大範圍的網路宣傳戰。
南斯拉夫網路事業不夠發達,官方站點只有塞爾維亞新聞社一家,勢單力薄,寡不敵眾。但是南聯盟的黑客們卻技術比較高超,他們向北約的網路宣傳戰發起了反擊,使北約許多網站的正常運作受到很大的干擾,甚至陷於癱瘓狀態。
南聯盟黑客對北約網站的攻擊行動,是緊隨著空中打擊的開始而展開的。開始轟炸的當天,憤怒的南聯盟黑客就闖入了北約的網站,這可以算是打響了針對北約網路系統的第一槍。緊接著,貝爾格勒的另一名黑客。用2000封垃圾郵件做武器,向北約的另一個網站發起了鋪天蓋地的攻擊,這些垃圾郵件攜帶了5種計算機病毒,其中還包括一度給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系統造成重大損失的“梅莉莎病毒”。於是,這個站點的郵件伺服器因無法及時進行處理而最終被迫關閉。
白宮的站點也遭受攻擊,據分析,這是美國本土的一些黑客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不滿,他們闖入白宮的兩個鏡像站點,甚至於把白宮的站點徹底地黑掉。
實際上,美國軍事系統的計算機也遭到了黑客們的攻擊。
人們評價說,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而引發的黑客戰,就是未來信息戰的雛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