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地圖

觸覺地圖是根據盲人和弱視覺者的觸感特徵,用專門設計的凹凸符號和盲文系統揭示空間實體的分布規律及相互聯繫的地圖,又稱盲人地圖或弱視覺者地圖。觸覺地圖的製作具有社會福利的性質。製作方法有絲網印刷法、膠印法、尼龍版印刷法、光敏樹脂感光版製作法和計算機輔助製圖方法。

觸覺地圖

正文

根據盲人和弱視覺者的觸感特徵,用專門設計的凹凸符號和盲文系統揭示空間實體的分布規律及相互聯繫的地圖,又稱盲人地圖或弱視覺者地圖。它的讀圖對象主要是盲人和弱視覺者。屬於專用地圖的範疇。20世紀40年代在蘇聯最先出現,以後美國瑞典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出版了大量觸覺地圖和觸覺地圖冊。其特點:①主題內容比較單一。太多的內容、多層次地顯示,會導致盲人觸感靈敏度的降低,影響盲人觸識主題內容。②幅面較小。由於盲人全靠手指觸識地圖,因此觸覺地圖的幅面不能太大。③符號系統需專門設計。觸覺地圖的符號系統由簡單明晰的凹凸符號和盲文點陣組成。④觸覺地圖的製作材料一般採用玻璃砂紙、聚酯纖維熱膨脹粉末樹脂。⑤一般為素圖。為兼顧弱視覺者的需要,有時在觸覺地圖上印以飽和度較高的色彩。⑥印量較少。觸覺地圖的製作具有社會福利的性質。製作方法有絲網印刷法、膠印法、尼龍版印刷法、光敏樹脂感光版製作法和計算機輔助製圖方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