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酲

解酲

解酲,漢語辭彙。 拼音:jiě chéng 醒酒;消除酒病。 (酲chéng:酒醒後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

詞目

解酲

拼音

jiě chéng

引證解釋

醒酒;消除酒病

《後漢書·第五倫傳》:“三輔論議者,至雲以貴戚廢錮,當復以貴戚浣濯之,猶解酲當以酒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天生 劉伶 ,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劉孝標 註:“《毛公注》曰:‘酒病曰酲。’”

唐 元稹 《放言》詩之一:“五斗解酲猶恨少,十分飛盞未嫌多。”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其所謂花,蓋真花也,言其人已去,賴以解酲者,獨有此物而已。”

明 陳繼懦《醉酒與解酲》: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酲?

明 許潮 《同甲會》:“近訪得 西京 有一個會演傳奇的子弟,殊有梨園格範,喚他來演一樁故事,侑酒解酲何如!”

林紓 《譯<孝女耐兒傳>序》:“余將繼續以傖荒之人,譯傖荒之事,為諸公解酲醒睡可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