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裂孔與脫離

視網膜裂孔與脫離

視網膜裂孔與脫離:外傷性黃斑裂孔,為全層裂孔,因局部挫傷壞死和玻璃體牽拉所致。可立即出現,或在水腫後,或脈絡膜破裂視網膜下出血後,或玻璃體分離後。有少數病例會引起RD。其他部位的視網膜裂孔或鋸齒緣離斷,會引起RD,應手術治療。

概述

視網膜裂孔與脫離視網膜裂孔與脫離
視網膜裂孔與脫離:外傷性黃斑裂孔,為全層裂孔,因局部挫傷壞死和玻璃體牽拉所致。可立即出現,或在水腫後,或脈絡膜破裂視網膜下出血後,或玻璃體分離後。有少數病例會引起RD。其他部位的視網膜裂孔或鋸齒緣離斷,會引起RD,應手術治療。

病因

玻璃體變性後為什麼容易發生視網膜脫離?玻璃體變性時,必然發生玻璃體後脫離,此時玻璃體從視網膜分離,分離往往從眼球的後上部開始,繼而向前擴展。視網膜脫離有哪些易患因素?視網膜脫離與許多因素有關,有些因素極易導致視網膜脫離,因而被稱為易患因素。主要有:①近視眼:近視眼易於產生玻璃體變性及後脫離。

症狀

視網膜的脫離是有早期症狀的,只有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視網膜脫離的早期症狀有以下幾種。
(1)飛蚊與閃光:出現最早。實際上是玻璃體後脫離的症狀。中老年人特別是高度近視眼患者,突然出現大量飛蚊、某一方位持續閃光時,應警惕視網膜脫離的可能。
(2)中心視力下降:後極部的視網膜脫離,視力急劇下降。周邊部初脫時,對中心視力無影響或影響甚小。同樣在高危病人有視力下降時應詳細檢查眼底。
(3)視物變形:當周邊部視網膜脫離波及後極或後極部發生淺脫離時,除中心視力下降外,尚有視物變形。
(4)視野缺損:視網膜脫離時,部分敏感患者可發覺視野缺損。但僅下方視野缺損有早期診斷價值。

病理

玻璃體視網膜膜又稱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VR)。在視網膜脫離眼中大約30%有一定程度的膜形成。這種膜是細胞性無血管膜,可以在脫離視網膜的內面、外面或者玻璃體腔中見到。
視網膜前膜的收縮,可以導致裂孔變形、固定和視網膜皺褶。裂孔的變形及固定使術中定位及封洞困難,而皺褶的視網膜變得混濁及僵硬,以至很難與脈絡膜緊密粘附。視網膜下膜容易發生在長期視網膜脫離者,可與視網膜前膜共同存在。網膜下膜形成後,可見到視網膜線,廣泛分布時視網膜呈“曬衣桿”樣外觀,視盤周圍的網膜下膜引起“抽荷包”樣改變。這種膜的收縮,形成了切線牽引,松解十分困難,嚴重時導致全視網膜脫離,使視網膜縮短成板狀。玻璃體腔內的纖維細胞膜,可出現在視網膜脫離之前或脫離之後,是增殖反應的一部分,這種膜對視網膜的牽引,可造成視網膜脫離,又常使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失敗。
因此,玻璃體視網膜膜形成的有無、輕重,對視網膜脫離的形成、手術方式選擇及預後均有著重要意義。視網膜脫離手術前除應仔細尋找裂孔外,尚需詳細了解玻璃體與視網膜情況,根據膜的有無及等級,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並儘量減輕膜的牽引力或將膜切除,才能提高視網膜脫離手術的成功率。

檢查

視網膜脫離手術前眼底檢查主要包括三個內容:視網膜脫離的詳細情況、玻璃體情況、玻璃體與視網膜的關係。這些檢查對手術方式的選擇、預後的判定有重要意義。
(1)視網膜脫離情況:
①黃斑受累:如黃斑未受累,手術應儘早進行,以免脫離範圍擴大波及黃斑,損害中心視力。如黃斑已脫離,則向患者說明手術後中心視力不一定能恢復。
②網膜脫離輪廓:預示著網膜裂孔的位置。如果視網膜脫離外形及網膜下液分布不能用發現的裂孔加以解釋,那么肯定還有其他裂孔被遺漏。
③視網膜裂孔:仔細尋找裂孔,根據裂孔大小及位置選擇加壓區的範圍及加壓物的放置。
④周邊視網膜變性區:視網膜裂孔大
多位於變性區內或附近。對找不到裂孔的病例,將可疑變性區作裂孔處理。
⑤視網膜下液:要注意觀察網膜下液的深度(尤其是裂孔下方)及網膜下液的流動性,因為這涉及到術中是否需放液。術前做鞏膜壓陷時,如視網膜裂孔容易閉合,術中不必放液,裂孔定位容易,也不易造成過度冷凝,反之則需用適當方法使網膜下液減少,以便手術。此外術前採取多個體位檢查眼底,對術中裂孔定位有幫助,因網膜下液流動使裂孔位置改變。
⑥脫離視網膜的活動性:新鮮的視網膜脫離,脫離網膜活動良好,手術易復位。如網膜下液少,脫離網膜活動度不大,有視網膜下膜形成時,視網膜變得僵硬,選擇手術應考慮這一點。
(2)玻璃體情況:術前對玻璃體的檢查結果也影響手術方式的選擇。單純的玻璃體液化、後脫離並不影響手術。但在複雜視網膜脫離患者,玻璃體膜形成,甚至與視網膜有粘連,造成玻璃體活動度下降及對視網膜的牽引,手術應去除膜或解除對視網膜的牽引力。
(3)玻璃體與視網膜的關係:首先了解視網膜上牽引的性質。如果是活動性牽引,手術只需封閉裂孔,松解牽引並不重要。如果是固定性牽引,則手術必須充分松解。其次檢查是否有玻璃體視網膜增殖性病變,這是造成視網膜脫離復位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術前應檢查,並分級。一般C2-D2級膜需作環扎術;D2級以上膜作玻璃體切割或合併環扎術。

治療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手術的選擇,應根據視網膜脫離的性質,脫離的範圍,裂孔的大小、形態,變性區域,視網膜表面膜形成,玻璃體萎縮程度,是否再手術,採用冷凝還是電凝封洞等因素而決定。手術目的是封閉裂孔,消除或減輕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去除增殖膜使視網膜游離。
鞏膜層間縮短術:能縮短眼球前後徑,條圓帶推頂裂孔使脫離網膜與脈絡膜緊貼。適合網膜周邊部無牽引的圓形小孔。
鞏膜外墊壓、不放液術:利用外墊壓物形成的嵴,使脫離的網膜與脈絡膜相貼。適用於新鮮扁平的赤道前後的馬蹄形裂孔,或較大的圓形、橢圓形裂孔。
鞏膜外加壓及放液術:適合於球形脫離、網膜下積液較多者,陳舊性視網膜脫離、裂孔處脈絡膜顯著萎縮者,黃斑裂孔伴鞏膜後葡萄腫者及有新裂孔的復發性網脫
環扎術:環扎造成永久性網膜條嵴。套用於多發性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復發伴鞏膜脆爛者;脈絡膜顯著萎縮的視網膜脫離者;玻璃體局限性或廣泛性濃縮性萎縮者;視網膜有固定皺褶,即膜形成Ⅱ或Ⅲ級;視網膜大範圍變性;無晶體眼及無裂孔視網膜脫離者。
環扎+鞏膜外加壓術:適用於較嚴重玻璃體牽引,廣泛視網膜病變如Ⅱ或Ⅲ級膜形成;巨大裂孔;魚嘴樣裂孔;牽引性裂孔;大馬蹄形裂孔;後極部裂孔;環扎時裂孔不在環扎帶上等。網膜下積液多時應放液。
環扎+玻璃體條索剪斷術:球內異物引起玻璃體條索牽拉發生的網脫,剪斷玻璃體條索,使其游離後,再做環扎及放液。
鞏膜層間填充術:一般用於視網膜淺脫離或不脫離的較大裂孔及後極部裂孔。
氣液交換術:用於黃斑孔性網脫;視網膜脫離放液後眼壓甚低者及巨大裂孔後緣反轉遮蓋後極部者。
玻璃體切割術:複雜性視網膜脫離,Ⅲ級膜形成,漏斗狀網膜脫離,後極部固定皺褶,屈光間質混濁,網膜翻轉的巨大裂孔或裂孔大於180°,黃斑及後極部較大裂孔,嚴重穿孔傷後網膜脫離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