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法

西路法

西路法,墮落天使門的創造者乃是路西法,他是上帝很寵愛的熾天使。在上帝巨大的殿堂上,經常 可以看到他修長的身影。同樣作為上帝的僕人,地位更顯赫.

墮落天使門的創造者乃是路西法,他是上帝很寵愛的熾天使。在上帝巨大的殿堂上,經常 可以看到他修長的身影。同樣作為上帝的僕人,地位更顯赫.

路西法說西路法:

我就是那個天使,當我看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雖然所有的天使都警告我,讓我不要靠近如同螻蟻的人類,但是我還是站了出來去幫助人類,並教他們去如何對抗天使,於是所有的天使不再與我交往,甚至敵對於我。可是人類是貪婪的,他們的本性是無止境的,他們認為這是我這個天使應該做的,甚至提出讓我去死亡,好讓他們獲得能比擬眾天使的力量,於是我憤怒了,我殺掉了大量的人類,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之後我成了墮落的天使,既不能在天使中生存,也不能在人類中生存……
——路西華
路西華是《聖經》傳說中的墮落天使,曾身為六翼光明熾天使長,擁有絕佳的知性和美貌的他,是最受神信任的天使。傳說中因為他欲想比神更強,惹惱了上帝而被降下天譴、墮入地獄。然而他並未被屈辱與折磨所毀滅,而是成為地獄之王——撒旦……
“寧在地獄裡稱王,不在天堂里為臣”……

路西華(Lucifer)

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帶來光明者”。在拉丁文中有“拂曉的明星(金星)”之意。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寫到: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為何從天上墜落,你這攻陷列國的,為何被砍倒在地。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的眾星之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路西華在身為六翼熾天使長的時候名為“路西斐爾(Lucifel)”。
在基督教傳承中,路西斐爾曾被允許陪侍於神的右側,是深受信賴的天使。他光輝耀眼,擁有凌駕周圍天使的美與勇氣,還擁有六對羽翼。
路西斐爾成為墮天使的理由有幾個說法:

第一、他的心被邪惡蒙蔽,想取代神,自己坐上王位

第二、路西斐爾看到地上的人類受苦,神卻不加以拯救,因而成為憤怒的墮天使。墮落後的路西斐爾改稱為路西華,據說他墮落的場所是和耶路撒冷相對的南半球。(曾在一個美國人所著的《聖經釋義》中看到另一種說法:路西華之所以成為墮天使,不是他企圖比神更強,而是神害怕他比自己更強;因此將他打下地獄,以絕後患!……雖然這樣的說法是對神的品質的挑戰,但是還是覺得這種理由最可信。)
據說大天使米凱爾和墮天使路西華還被賦予神的兩種性格。米凱爾是“神表面的容貌、正義、公正、慈悲”;路西華則是“神內在的容貌”。
路西華與蛇的因緣可以說是從伊甸園亞當夏娃就開始了。由於他可以自由變身,便變身為蛇,誘惑夏娃吃下智慧樹的果實,之後亞當也吃了。這就是人類的原罪。他常和蛇的形象結合,也會以古蛇(龍)的形態出現。 但丁《神曲》中可以看到路西華在地獄底部啃食被冰凍的罪人(天啊,怎么可以這樣對待我的路西華大人!……)。在米爾頓的《失樂園》中,雖失去天使的光輝,但仍保有身為君主的威嚴。——在那玉座上,君臨黑暗的那位支配者,就是曾被譽為至高無上的王者——“光之明星”——現在被稱為路西華……
路西華之謎
在很多人的意識中,路西華等於撒旦,但對所有相關資料分析後,還發現在研究聖經的人士之中,有三點爭議:
首先,Lucifer 一詞不見於聖經,Lucifer 語自拉丁 (意為 Lightbearer,希臘文的 PHOSPHORUS or EOSPHOROS) 直指 the morning star (相當於現實世界中黎明時的金星, 用來指金星的名稱又有 Hesperus,Cesperugo,Vesper,Noctifer,or Nocturnus,見 William Smith 的 SMALLER CLASSICAL)自然亦可擬人化於他意上。 所以它與希伯萊系統的傳說無關 (eg 聖經中的撒旦,satan 是翻自希伯萊文的英文)

二,中世紀有一首詩中題到:

……Lucifer, how fallest thee from the heaven……(路西華,你如此由蒼穹而降)。
看了這個自然想到《以賽亞書》中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為何從天上墜落?”,又想到《最終聖戰》中雅典娜的台詞“黎明之子路西華,你居然從天而降……” 也有人認為這裡提到的fall是“下凡” 不是“墮落”,heaven也不是指天堂而是天空。可把這段想做是黎明曙光的擬人化……

三,翻譯出版

1611 年 King James 版聖經的 50 多位學者還是“借”用該詞來代替 Canaanite (巴勒斯坦一帶) 神話中的“Helal” son of“Shahar”(“Dawn”) 於剛才提到的《以賽亞書》十四章:
How art thou fallen from heaven
O Lucifer, son of the morning
how art thou cut down to the ground
which didst weaken the nations
有人說實際上這段是拿來罵politically (巴比倫之王),至於是否又可推而廣之於一般的“邪惡”,“邪惡之”……就看“權威”們對聖經的“郢書燕說”了。
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以至當 Milton(米爾頓)寫《失樂園》時,很自然地用了Lucifer。 《失樂園》中有一大部的情節乃Milton(米爾頓)個人的文學創作,不能視為聖經的“解譯本”,詳讀兩者便能清處地查覺。當今通俗的“惡魔學”乃是將兩者混淆的產物,這倒無可厚非,只是實在無以做為論點的依據。 有時我們必須分清楚:何者取自聖、何者取自基督教前(異教)文化,何者又是作家(一種僅次於上帝的生物)的創作 。 中世紀乃至文藝復興時,基督教經歷了一次與希臘神話的混同,但丁的《神曲》中可以很明顯地見到。此混同僅及於俗世層面。不過討論聖經或相關知識時,這些因素並不是非常重要
六翼天使的“六翼”
“六翼天使”的六翼應該是指六“只”而不是六“對”。熾天使,一般稱為“六翼天使”,朗文字典是這樣寫的:
Seraph:(lit)any of the 6-winged heavenly beings(ANGELs) of the highest rank guarding the seat of God.
從聖經的描述看,六翼天使應該是六“只”翼而不是六“對”十二隻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