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

西蜀

西蜀(405年 - 413年),有時亦稱後蜀,十六國時期由漢人譙縱建立的政權,不屬於傳統定義下的十六國之一,其統治地區大抵以四川盆地為範圍。

基本內容

西蜀(405年 - 413年),有時亦稱後蜀,十六國時期由漢人譙縱建立的政權,不屬於傳統定義下的十六國之一,其統治地區大抵以四川盆地為範圍。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益州軍隊受命東下討伐攻陷江陵、俘虜安帝的桓振,由於蜀軍不願離鄉背景,因此發生兵變,變軍脅迫時任參軍的譙縱當首領,之後又攻陷成都,譙縱稱成都王,西蜀建立。

西蜀原不具立國條件,其能獨立一隅乃因桓氏在長江中游為亂,東晉對長江上游的控制力減弱所致。西蜀君臣亦深明此點,因此於407年向後秦自稱藩屬,408年東晉攻西蜀,因後秦的援助及東晉軍糧盡而獲勝。409年,後秦天王姚興封譙縱為蜀王。

413年,東晉於準備多年後,太尉劉裕以朱齡石為帥再伐西蜀,蜀軍望風而潰,成都陷,譙縱自殺,西蜀亡。

史籍記載

譙縱,巴西南充人也。祖獻之,有重名於西土。縱少而謹慎,蜀人愛之。為安西府參軍。義熙元年,刺史遣縱及侯暉等領諸縣氐進兵東下。暉有貳志,因梁州人不樂東也,將圖益州刺史毛璩,與巴西陽昧結謀於五城水口,共逼縱為主。縱懼而不當,走投於水,暉引出而請之,至於再三,遂以兵逼縱於輿上。攻璩弟西夷校尉瑾於涪城,城陷,瑾死之,縱乃自號梁、秦二州刺史。璩聞縱反,自略城步還成都,遣參軍王瓊率三千人討縱,又遣弟瑗領四千兵繼瓊後進。縱遣弟明子及暉距瓊於廣漢,瓊擊破暉等,追至綿竹。明子設二伏以待之,大敗瓊眾,死者十八九。益州營戶李騰開城以納縱。 毛璩既死,縱以從弟洪為益州刺史,明子為鎮東將軍、巴州刺史,率其眾五千人屯白帝,自稱成都王。明年,遣使稱籓於姚興,將順流東寇,以討車騎將軍劉裕為名,乞師於姚興,且請桓謙為助,興遣之。 九年,劉裕以西陽太守朱齡石為益州刺史,寧朔將軍臧喜、下邳太守劉鍾,蘭陵太守蒯恩等率眾二萬,自江陵討縱。初謀元率,僉難其人,齡石資名素淺,裕違眾拔之,授以麾下之半。藏喜,裕妻弟也,位出其右,又隸焉。齡石次於白帝,縱遣譙道福重兵守涪。齡石師次平模,去成都二百里,縱遣其大將軍侯暉、尚書僕射譙詵屯平模,夾岸連城,層樓重柵,眾未能攻。齡石謂劉鍾曰:「天方暑熱,賊今固險,攻之難拔,只困我師。吾欲蓄銳息兵,伺隙而進,卿以為何如?」鍾曰:「不然。前揚聲言大將由內水,故道福不敢舍涪,今重軍逼之,出其不意,侯暉之徒已破膽矣。正可因其凶而攻之,勢當必克。克平模之後,自可鼓行而前,成都必不能守。若綏兵相持,虛實相見,涪軍復來,難為敵也。進不能戰,退無所資,二萬餘人因為蜀子虜耳。」從之。翌日,進攻皆克,斬侯暉等,於是遂進。縱之城守者相次瓦解,縱乃出奔。其尚書令馬耽封倉庫以待王師。及齡石入成都,誅縱同祖之親,餘皆安堵,使復其業。 縱之走也,先如其墓,縱女謂縱曰:「走必不免,只取辱焉。等死,死於先人之墓可也。」縱不從,投道福於涪。道福怒謂縱曰:「大丈夫居如斯功業,安可棄哉!今欲為降虜,豈可而得!人誰不死,何懼之甚!」因投縱以劍,中其馬鞍。縱去之,乃自縊。道福謂其徒曰:「吾養爾等,正為今日。蜀之存亡,實系在我,不在譙王。我尚在,猶足一戰。」士鹹許諾。乃散金帛以賜其眾,眾受之而走。道福獨奔廣漢,廣漢人杜瑾執之。朱齡石徙馬耽于越巂,追殺之。耽之徙也,謂其徒曰:「朱侯不送我京師,滅眾口也,吾必不免。」乃盥洗而臥,引繩而死。須臾,齡石師至,遂戮屍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