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薩拉曼卡

西班牙薩拉曼卡

  西班牙薩拉曼卡,文化遺產,198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情況

西班牙薩拉曼卡西班牙薩拉曼卡

【名稱】西班牙薩拉曼卡

【類別】世界遺產

【批准年號】1988年

【遺產原屬】13-16世紀是它的頂峰,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建築。

【遺產現狀】西班牙著名的大學城

簡要介紹

這是著名的大學城,有歐洲最古老的薩拉曼卡大學,13-16世紀是它的頂峰。城市的歷史中心有重要的羅馬式、哥德式、摩爾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建築,以馬約爾廣場、畫廊和拱橋最為著名。

薩拉曼卡位於西班牙托爾梅斯河北岸,是萊昂地區薩拉曼卡省的省會,也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歷史名稱城藝術中心之一。

薩拉曼卡最早是伊比利亞人的居住地,當時名為埃爾曼蒂凱。公元217年被漢尼拔率領的伽太基軍隊洗劫,後來羅馬人在這裡建立了城鎮。8世紀被阿拉伯人占領,後又被葡萄牙國王阿爾馮斯六世奪回,成為主教府所在地。8-11世紀,這裡一直是基督教徒與摩爾人爭奪的目標。1087-1102年,基督教徒重新聚集到這裡。1178年,萊昂國王費迪南德二世在這裡召集了國會會議。從1253年至16世紀末,薩拉曼卡一直是重要的文化中心;特別是15世紀,這裡發展得很快,人口達到兩萬,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最有影響的城市,這裡的大學與神學院都享有盛名。

西班牙薩拉曼卡西班牙薩拉曼卡

城內設計

薩拉曼卡舊城裡有許多著名的古建築,有羅馬式的舊大教堂,哥德式的新大教堂,義大利式的奧古斯丁會女隱修院教堂,聖埃斯特萬教堂,12世紀的聖馬丁教堂,女隱修院,新古典式阿納亞學院,還有馬約爾廣場和貝殼宮等多處。從橫跨托爾梅斯河的羅馬橋上向北眺望,城區尖塔林立,許多古老的教堂和宮殿建築染上了一片金色陽光,與橋南托爾梅斯河畔的風光構成了西班牙特有的絢麗畫卷。

舊大教堂坐落在大河門附近,它本名聖瑪利亞主教堂,之所以以舊大教堂之名而著稱,是為了區別於3個世紀之後在其旁邊建立的新大教堂。它建於1110年,是羅馬式的古建築,厚實堅固,外表極象一個城堡要塞。教堂的頂部是一座帶有東方風格的雞鳴塔式八角形頂樓,基部兩側延伸出4座角樓,向高處聳起一座拜占廷風格的拱頂。舊大教堂以動人的建築和裝飾著稱,其中以韋拉小教堂的建築構思最富創造性,它地圓拱由8個半圓拱配對排列組成。這座大教堂還曾用作教會學校的校舍。

新大教堂建於1513-1733年間,是西班牙境內最後一批哥德式建築之一,高大雄偉,輕巧明亮。

馬約爾廣場位於舊城中央,它不僅是西班牙最負盛名的廣場之一,也是歐洲屈指可數的華麗廣場之一。這座建築建於1729-1755年,呈不規則四邊形,是明顯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物的秩序和均衡是建造者所追求的特色,它既有準確的建築比例,又有怪異而樸素的典雅裝飾。19世紀中葉前,廣場曾是鬥牛的場所,有過無數壯烈悲慘的場景。相連的房屋環套在廣場四周,樓房的地面層為連拱廊,每座拱門上嵌刻著西班牙歷代帝王和其他歷史人物的圓雕頭像。從某種意義上講,馬約爾廣場是薩拉曼卡的露天沙龍,無論季節與晝夜,那裡人群總是熙熙攘攘。

薩拉曼卡大學創立於1218年,但它真正開學是在1254年。該校開設的課程有宗教法規3個講座及文法、人文學和物理學講座。從那時起直到16世紀末薩拉曼卡大學是歐洲的學術領導中心之一,與巴黎大學、波倫亞大學和牛津大學齊名。該大學在1835年前一直是基督教會性質的學校,但後來逐漸世俗化。

市政廳大樓位於馬約爾廣場西面,素有"王家大廈"之稱。貝殼宮建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這座3層樓房的正立面是用朝聖者的扇貝殼雕塑作成裝飾的圖案,別致而有趣,這也是貝殼宮得名的原因。克拉維羅塔位於孔蘇埃洛街旁,它建於15世下半葉,原是一個軍事設施。聖地亞哥教堂建於1145年,是西班牙南部教徒前往聖地亞哥朝聖的必經之路。

世界遺產

擁有傑出建築遺產的薩拉曼卡還以其大學和文化生活著稱於世。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