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現代設計

西班牙現代設計

西班牙民族是一個激情似火、風情萬種的民族,西班牙王國又是一個藝術上百花競艷、萬象並存的國家。這不僅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西班牙藝術的風格特徵具有多元化的傾向,還因為在這塊熱土上誕生了不少在世界範圍內引領風騷的藝術巨匠。西班牙現代設計的發展,是歐洲現代設計發展的縮影。西班牙特殊的政治背景,使它的設計發展既有與其他歐洲國家同樣的或相似的特點,也頗具自身的特色。西班牙現代設計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質的基礎上,廣泛地吸收了其他民族藝術的精華,並加以融會貫通、潛移默化,形成了具有強勢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和共性藝術特質的全新的設計文化。

發展背景

西班牙現代設計胡安娜·德·阿伊斯普魯美術館收藏的椅子
近於狂熱的鬥牛、熱情奔放的舞蹈、陽光普照的地中海沿岸、傳奇的摩爾式的阿拉伯風格建築,這些都是與西班牙分不開的。作為一個位處在歐洲最南端的國家,西班牙不但有悠久的文明歷史,同時也是歐洲國家中少有的幾個曾經長期被來自北非的阿拉伯人占領的國家之一,因此客觀地成為歐洲傳統文化和阿拉伯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交會中心。在過去的幾個世紀發展中,西班牙的卡塔羅尼亞地區成為這個國家最為活躍的文化藝術建築中心,在歷史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班牙更是現代主義藝術的重要搖籃之一,與“新藝術”運動大師高蒂、立體主義奠基人畢卡索、現代主義大師羅尼牙有密切的關係。30年代弗朗哥法西斯政權上台,統治西班牙40年之久,直到70年代初才壽終正寢。在漫長的弗朗哥時期,西班牙的設計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落後於其它主要西方國家。70年代以後,一旦法西斯政權倒台,民主政治開始,西班牙的設計也就一日千里地發展起來,只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成為世界設計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中心。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運動會事實上是西班牙的一次重要的公共關係活動,它使得全世界得以重新認識西班牙,也使全世界的設計師們重新認識西班牙的設計。

現代西班牙是從內戰與弗朗哥政權的灰燼中成長起來的。在過去的10年之中,西班牙從一個落後的南歐國家脫胎換骨,變成一個初具經濟規模、工業發達的歐洲經濟強國,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中的重要成員之一,與此同時,西班牙仍然保存著它的宗教原旨,是歐洲最為信奉正統羅馬天主教的國家之一。成長中的經濟和幾乎是舉國上下的宗教信仰的共存,是西班牙的一個很大的特色。

西班牙存弗朗哥政權倒台以後,經濟發展迅速,70年代是充滿希望的10年,經濟的飛速成長一直延伸到80年代。但到了80年代中期,經濟成長出現許多的問題,如基本建設的落後、政治體制的不完善等等,不少西班牙人對經濟的成長感到興奮,預期過多,而實際的經濟成果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么大,因此帶來廣泛的不滿與失望。90年代以來,有好些重大的國際事件在西班牙舉行,如1992年的巴塞隆納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1992年在塞維亞的世界博覽會、在馬德里舉辦的歐洲首都慶典、格拉納達的大慶典等等,這些事件都把西班牙推到世界的注意焦點上,對於西班牙人來說,則是信心重振的大事件,對於國家經濟力量振興的調動有相當的刺激作用。

隨著這些事件,大量的外國遊客湧進西班牙,他們所看到的這個國家則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是經濟的不斷進步,國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國家的不斷國際化:但另一方面則是落後與窮西班牙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石器時代。在過去的數千年之中,西班牙人創造出來的精采藝術文明總是使世人驚嘆,眾多的傑出藝術家,成千上萬的風格各異的歷代建築,特別是摩爾人占領西班牙時期建造的阿拉伯風格的宮殿和花園,都是西班牙的驕傲。在羅馬時期,馬德里被稱為第二羅馬,它所生產的手工藝品不少還超過羅馬本地製造的水平。6世紀,在維斯哥斯的統治之下,西班牙成為獨立的王國,定都乾托列多(Toledo),在各方面與文明的中心義大利相抗衡,法律科學建築、裝飾工藝品、金屬器皿等等,享譽歐陸。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入侵併占領了西班牙南部地區,定都科爾多巴(Cordoba),這個城市又變成當時世界上最為燦爛的文化藝術都會之一,比巴格達拜占庭有過之而無不及。伊斯蘭藝術在10世紀與H世紀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塞維亞在阿爾莫哈德之下成為首都,建造了輝煌的宮殿與教堂,其中包括拉•及拉達塔(LaGiralda)。現在僅存的當時的最傑出的建築是在格拉納達(Granada)的阿爾漢布拉宮(Alhambra),這座宏偉的中世紀穆斯林文化的建築結晶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在阿拉伯人占領的漫長歲月中,西班牙人仍然設法保持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他們吸收阿拉伯文化藝術的精華,與本地的傳統藝術結合在一起,這種風格叫做中世紀莫扎拉比克藝術(medievalMozarabiCart)。莫扎拉比克藝術風格與原本的阿拉伯藝術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獨特的面貌,它是歐洲南部藝術與穆斯林藝術結合的一種極為特殊的新風格,自然成為以後西班牙設計風格的一個特點。

公元1085年阿爾豐索六世征服阿拉伯人,占領托列多。為了重振西班牙的歐洲雄風,阿爾豐索六世帶來了大批法國的建築師藝術家雕塑家大興土木建築新都,不少法國貴族也隨著而來,法國風格瀰漫一時,西班牙本身的設計風格反而得不到發展,14世紀、巧世紀在西班牙建造了不少法國一西班牙混合風格的宮殿、教堂,都相當宏大壯觀。

西班牙現代設計抽屜座燈(薩爾瓦多"達利 1937)
15世紀末的伊莎貝拉女皇(QueenISabella)大量收集弗萊明派的油畫和藝術品,進口架拉德•戴維(GerardDavid)的作品,以及請德國弗萊明的建築師來建築教堂,包括有名的塞維亞大教堂就是外國設計師設計的。這一時期形成了所謂的伊莎貝拉風格,此風格中有德國、弗萊明風格和穆斯林藝術風格的多種特徵。
16世紀,義大利藝術風格成為西班牙的主導影響風格,因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力量太強大了,因而幾乎整個歐洲都受到它的影響,西班牙也不例外。在建築與設計上,梵蒂岡的影響特別嚴重,當地不少重要的建築設計師,如胡安•包蒂斯塔•德•托列多胡安•德•赫利拉等等,都曾參觀訪問過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的工作室,回國以後利用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做基礎,發展出一種新的風格來,用以為飛利浦二世設計了艾斯科利亞宮。
飛利浦二世富甲一方,原因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西班牙從美洲殖民地攫取到大量的財富,因此他廣收名畫,不但收藏義大利和別的歐洲國家的名作,也開始收藏西班牙自己的畫家的作品。他的收藏之中包括有提香(Titian)、丁托列多(Tintoretto)、維羅涅茲等人的作品,他特別鍾愛艾爾•格列柯(ElGroco)的作品,西班牙藝術此時開始從人文主義向現實主義轉化,西爾維市出了兩個傑出的藝術家,即蒂戈•委拉斯貴茲巴脫羅米•艾斯特班•穆里諾,他們都從西爾維市遷居到馬德里,依附於飛利浦二世的藝術資助。

7世紀西班牙工藝設計特別在木雕上有建樹,彩繪木雕盛行。

18世紀法國波旁王朝造成了西班牙盛行外國藝術家,特別是法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藝術家特別受到青睞。但到了本世紀末,西班牙出了自己的世界級大師戈雅,作品尖銳,具有諷刺的作風。戈雅本人受到當時的戰禍刺激,對法國人的人侵極為不滿,因此把這種感情宣洩在其作品上,他晚年在自己馬德里的寓所四壁上畫滿了惡夢,十分代表他的困惑與矛盾的心態。

19世紀西班牙的藝術與設計受到歐洲當時流行的新哥德風格的很大影響,而官方的建築則是一派羅馬時期風(Romanesque)或古典主義風格,繪畫則受維多利亞風格的敘事性影響,特別是拉斐爾前派的影響。新藝術運動風格對19世紀西班牙的藝術也有相當的影響。

20世紀初年,在西班牙的卡塔羅尼亞(Catalonia)地區產生出一種在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和“新藝術”運動風格交叉影響下的新風格。藝術上,這個稱做29代的藝術群體開始了超現實主義運動,這個團體包括了作家、藝術家、攝影家、雕塑家,他們聚集在巴塞隆納的咖啡館中,經常集會討論藝術的意義。巴塞隆納的街頭咖啡館的嘈雜氣氛中,湧現出不少日後的世界級精英分子,如畢卡索、胡安•格里斯(JuanGris)、胡安•米羅(JuanMlro)、薩爾瓦多•達利等等,還有電影導演與製作人路易•布努爾(LuisBunuel)、詩人與音樂家費德里科•加爾西亞•羅卡(FedericoGarciaLorca)等人。達利和布留爾合作製作了試驗短片《一條安達魯西亞狗》(UnChienandalou),極為前衛。達利的個人特徵也讓世人感到震驚,他在弗朗哥法西斯政權上台以後,在幾乎所有的西班牙藝術家和文化人逃出家園之時,堅持留在西班牙,他象60、70年代的安迪•沃霍一樣把自己的私人生活方式與自己的作品一起公開,也使不少人感到不滿。1988年他的去世是如同50年前安東尼•高蒂去世一樣的重大事件。

1975年左右,西班牙還是一個在設計意識上、在生活方式上保守的歐洲國家。當時連比基尼游泳裝都要禁止,但只有5年左右,西班牙開放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地步,性俱樂部、新潮的服裝、兩門的運動車、衣著光鮮的小青年成群結隊,馬德里和其它的大城市儼然如同歐洲的大都會一樣的發達和先進。藝術上的試驗藝術也興盛得很,在這種新的氣氛與狀況之下,一個新的藝術、文化運動興起了,它被稱作拉•莫維達,可以翻譯成英語的“whereit'sat”,或乾脆是“theMovement”,即“潮流”、“運動”,這場運動是由一群前衛的作家、畫家、搖滾樂音樂家、哲學家、時裝設計師、攝影師發起的。蓬克搖滾樂團體阿拉斯加•蒂納拉瑪(Alaskayninarama)的音樂作品足以比美當年的披頭士;阿加莎•魯茲•德拉•普拉達(AgathaRuizdelaPrada)設計出的試驗性時裝風糜世界,它們中間有不少根本是不能穿的;烏卡•利里(oukaLele)的攝影作品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作品;彼德羅•阿爾莫多瓦的電影反映了現代生活的急促節奏,1985年他曾經講過一段話說明LaMovida:生於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人不會想過去,我們是自由的,我們是活生生的,我們不知我們要走到哪兒去,但我們還是充滿了興奮。他在同年創造出一部電影,叫做《我到底做了什麼而值得如此?》,是一部黑白的反映馬德里工人階級生活的喜劇,此片對西班牙、乃至對整個歐洲都有影響;1989年他拍的另一部電影《神經崩潰邊緣的女人》在紐約國際電影大展上得到廣泛的好評,並且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

拉莫維達運動不像從前的藝術、文化運動,只是所謂的精英文化、圈於城市之中的知識分子的孤芳自賞產物,它具有極大的民眾性,不久就傳遍西班牙城鄉,緊緊地抓住工人階級青年一代的想像力。這一運動有多本重要的雜誌作為喉舌,如馬德里的LaLunadeMadrid,MadrldMeMata、巴塞隆納的PrimeraLinea都是在西班牙青年一代中流傳極廣的雜誌,還有電視節目LaEdaddeoro在青年人中有很高的收視率,這個節目的焦點是西班牙的設計、藝術和其它具有創造性活動的領導人物,建築雜誌EIcroquis是代表性的這種風格的刊物。波哈•波里亞(BorjaCasani)辦的雜誌月亮(LaLuna)後來改為同樣具有前衛性的新刊物SurExpresS和EICroquis派生出DeDiseno,然後又出了Ardi,這份雜誌都是由胡利•蓋佩拉(JuliCapena)和瓊•拉利亞(QuimLarrea)合辦的。

這場運動的畫家也相當成功,他們是新表現主義派(NewExpressionists,又稱為新具象派NewFigurationist)的代表人物,如維拉塔、伯格(SigrridoMartinBegue)、戈蒂羅等人。他們的作品都表現時代的激盪,不少如他們的前輩(如阿爾莫多瓦)一樣利用幽默、椰榆、諷刺、玩世不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畫家不但在藝術上取得認同,受到評論界的肯定和藝術收藏家的注意,不少美國藝術收藏家開始收藏他們的作品。西班牙當代繪畫和雕塑已經是藝術市場上的熱門貨了。

現代建築

西班牙現代設計米拉公寓
一個國家文明的標準之一就是建築。西班牙在過去的上千年之中不斷被外族人侵,因此形成了少有的折衷主義建築特徵。看看西班牙的建築設計歷史背景,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淵源:原始基督教風格、羅馬風格、哥德式風格、摩爾人風格、穆達哈風格,等等,之後又有從法國、德國進人的歐洲主體風格,每一個時代都有建築留下,而後代的建築又在一定的程度上承繼了以往歷代的某些特徵,形成歷代因襲的特點。有人說,西班牙是一個建築史博物館,而它的建築文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又影響到現代的建築設計師。

許多世紀以來,西班牙的本土設計風格總是遭受各種不同的威脅。例如,1700年富有的奧地利一波旁王朝控制西班牙,飛利浦五世找了一個法國的工匠來為他設計建造王宮,他去世之後,其後繼人卻找了個梵蒂岡的匠人來完成這個宮殿的裝飾。西班牙當時的藝術家和手工匠人是堅決反對梵蒂岡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但因為皇室的支持,請來的梵蒂岡人反而獲勝,新古典主義就幾乎是強行地被引人西班牙。西班牙的本土文化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不斷地被侵蝕,不少以為是西班牙本土的文化,其實是從外國引人的。比如鬥牛,就是從弗尼西亞引人的。對於什麼是真正本土,什麼是外族引人的問題,是西班牙學術界、設計界長期爭議的焦點,雖然沒有得出什麼結論,但西班牙的設計卻在不斷的豐富之中,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19世紀開始時,西班牙的建築如同歐洲其它國家一樣,主要受到哥德風格和羅馬復古風格的影響,但是1820年左右,一批西班牙詩人開創了一種新的文化運動,稱為卡塔蘭文化復興,這一運動完全改變了西班牙建築的面貌。在建築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巴塞隆納的建築師安東尼•高蒂(AntoniGaudi),作為“新藝術”運動的極端表現,高蒂在建築上力圖走出自己對於“新藝術”風格的非機械化、非歷史化、非直線化的有機形態的新診注,他設計的一批建築(主要都在巴塞隆納),如米拉公寓(casaMila)、巴特羅公寓等等,都具有非同尋常的古怪特徵,具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象徵主義特點,他的建築與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威廉,莫里斯(WllliaoMorris)是在時間上相仿的,但風格上卻完全不同,其動機應該是西班牙人崇拜的羅馬天主教的自我否定的心態和卡特蘭文化的狂暴、壯觀的特點的結合和體現。高蒂的居爾公園完全是表現主義的雕塑,他的大教堂像紀念碑一樣,是巴塞隆納的城市標記,高蒂的建築的奇特、絢麗多彩,使之成為現代建築設計史上極為特別的一頁。

西班牙現代設計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
卡塔蘭文化人才輩出,都有高蒂式的熱情、狂暴、強烈的個人主義特徵,大藝術家如胡安•米羅胡安•格里斯薩爾瓦多•達利等人都是來自這一地區的卡塔蘭文化的代表人物。這一風格在1992年巴塞隆納的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使世人注目。在弗朗哥時代,特別是他統治的早期階段,政治上的專製造成設計上的保守與僵化。雖然德國現代主義大師米斯•凡•德洛曾經在1929年在巴塞隆納設計出他舉世聞名的經典現代主義建築―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但由於法西斯主義的橫行,現代主義在西班牙基本沒有可能發展。奇怪的是裝飾主義運動風格居然在弗朗哥時期有所發展,大約是因為弗朗哥本人對美國好萊塢電影極其人迷的原因。

60年代和70年代,弗朗哥鼓勵旅遊業的發展,對沿地中海海岸的建築發展給予特別的優惠,這自然造成了60年代地中海沿岸的建築熱潮,但整個西班牙卻仍然處在落後的停滯之中,直到70年代為止。當70年代初,國際主義在世界各地興起時,西班牙政府正放鬆其對外貿易限制,這有利於現代主義、或稱國際主義的引進。在風格上,西班牙的國際主義與義大利、美國的甚為相同,但是在時序上要晚一些,在風格的極端減少主義特徵上稍微沒有那么強烈。例如奧扎設計的彼堡銀行大廈(1971年),他可以被視為西班牙現代主義的戰後奠基人。但是因為西班牙在弗朗哥時期經濟停滯,建設甚少,建築項目少得很,無論何種風格都沒有試驗的可能。這種情況在弗朗哥政權下台以後完全改觀,隨著西班牙的經濟起飛,建築業也隨著高速發展,這個國家迅速地追上國際潮流。

70年代西班牙初期有兩個理性主義的建築師對後來的設計發展起到很大的影響,一個是上面提到的弗朗西斯科•奧扎,另一個是拉菲爾•莫尼奧。他們以自己的設計體現出對德國人開創的理性主義的理解,80年代以來,他們所探索的方式成為西班牙,特別是馬德里建築的主要風格,即所謂的折衷、有機理性,在現代主義的刻板之中加人了不少的人情味,也加人了不少有機的形式,以沖淡現代主義的僵硬。西班牙目前的建築教育為它的建築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西班牙的6個自治省共有10所建築學院,每年培養出l,000個建築師;相比之下,英國的5,500萬人口每年只有800個新建築師從大學畢業。每年還有不少外國建築師到西班牙尋找工作,這一切使西班牙的建築發展有相當強的支持力量。西班牙現代建築中比較重要的有奧扎的畢堡銀行大廈、拉菲爾•莫尼奧國家藝術博物館,和同樣是他設計的馬德里的阿托沙火車站新建築(Atochastation,MadridRicardo),具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西班牙宮”是由邦菲設計的,邦菲還在法國巴黎近郊設計了如同科學幻想中的住宅區,利用歷史主義和符號主義,造成效果特異的建築形式,十分受到世界設計界的注意。

工業設計

西班牙現代設計薩拉塞諾盾燈(馬里亞諾"福爾圖尼 1920)
西班牙的現代工業生產可以上溯到18世紀初期,當時統治國家的是第一個波旁王朝的皇帝飛利浦五世。當時歐洲戰亂不斷,各國設定關稅壁壘,使得西班牙王公貴族沒有可能進口大量昂貴的外國工業產品,這種情況促使西班牙發展自己的工業,特別是製造業。最早的工廠是設在艾斯科利亞的皇家製造廠,該廠主要是為皇室生產奢侈產品。皇家工廠是一批工廠,生產不同的產品,從瓷器到紡織品都有。在半島戰爭期間(1814年),大部分皇家工廠或是被毀壞,或是被外國人買走,最後一家皇家工廠是在1850年關閉的。

英國1769年成立了大約是歐洲最為出名的陶瓷工廠一維其伍德瓷廠,它生產的東方風格的青花瓷風行歐洲,西班牙的皇家工廠也就大量仿製。工業生產為國家贏得了豐裕的外匯,因此各地都競相發展工業,巴塞隆納在1775年成立了自由設計學校,此校是由私人工業贊助的,其目的是為了通過教育提高本地設計水準,從而使巴塞隆納,以致卡塔羅尼亞省的工業具有更大的國內外競爭力,可以說是西班牙的第一所設計學校。

半島戰爭期間,西班牙的工業受到很大的摧殘,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不久,幾乎所有的西班牙大城市都發展出新的工業體系來,如畢堡(Bilbao)、瓦蘭西亞、巴塞隆納和首都馬德里等。西班牙人當時盛行時裝,一件襯衫要用近10公尺布料,因此紡織工業迅速發展,時裝業在1860年達到頂峰,卡塔蘭地區成為紡織業的中心,威脅馬德里的地位,以至馬德里不得不對來自卡塔蘭地區的紡織品苛以重稅,以限制其傾銷。

19世紀下半葉,西班牙產品主要轉移到以家具和工藝品為中心的生產上。1888年巴塞隆納首開世紀博覽會(UniversalExhibitionatBarcelona),刺激了生產與設計。英國的工藝運動對巴塞隆納地區當時有相當的影響作用,因而出現了巴塞隆納的設計先驅人物,如高蒂、路易斯•蒙塔涅(LuisDomeneChiMontaner)等人。當然他們代表的主要還是手工業的傳統,這種傳統在20世紀初期與德國、法國(特別是勒•科布西耶德工業美學)是對立的。1929年,當米斯•凡•德洛在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上設計出他的德國館,對西班牙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刺激,使他們真正地了解到現代主義的精華。作為對現代主義的回響,西班牙在1930年成立了研究現代主義的設計集團:GATPAC,1936年又成立了一所包浩斯式的新型設計學校。

1939年弗朗哥上台,使西班牙早早退出了現代主義設計的舞台。其中受到最大損害的是卡塔羅尼亞地區,工業設計基本完全停頓,文化活動也大多被禁止,西班牙的設計師們只能從外國雜誌上了解國際設計的進程。一直到1950年,西班牙還是居於世界設計舞台之夕卜。1951年,西班牙對外有選擇如進行貿易,才有稍許信息傳了進來。西班牙人當時設法成立一些新的工業設計組織,如巴塞隆納的工業設計學會,但是政府對此並不感興趣,巴塞隆納的工業設計學會也在50年代初期被封禁。

西班牙的工業設計在50、60年代在困境中發展,其狀況是相當艱難的。在巴塞隆納出生的法國人安德烈•里卡德(AndreRicard)可以說是西班牙現代工業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通過自己的設計,以及在西班牙國內組織的設計活動,使西班牙的設計一方面得到發展,另一方面得到國際的認識。他在1960年和安東尼•加利薩(AntonideMoragasGallissa)、亞歷山大•西里西成立了工業設計組織ADIFAN,這個組織是裝飾藝術協會的分支機構之一;第二年,即1961年,他們在西班牙歷史上第一次向工業設計師頒發設計大獎。1967年,在他的支持下,巴塞隆納設計中心BCD(BarceionaCentrodeDiseno)成立了。

里卡德生於1929年,也就是巴塞隆納國際博覽會開幕的那一年。他的激進觀點使他曾經一度成為相當有爭議的人物,在多年致力於推進、促進西班牙的工業設計運動以後,他現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設計元老。他有相當豐富的國際設計經驗,他曾在國際工業協會聯合會中工作過,對他的眼界開闊大有好處。他設法把國際工業協會聯合會和西班牙的工業設計組織ADIFAD掛上勾,使西班牙工業設計組織成為其成員組織,從此把西班牙的工業設計活動納人國際的大流。他稱60年代中、下期為西班牙工業設計的“黃金時代”,西班牙的設計師們可以公開討論歐洲設計和美國設計的異同,討論設計的目的和責任等等以前十分敏感的話題了,意識形態的開拓對於促進西班牙的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這與里卡德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里卡德本人還組織過多次國際設計座談會,如1964年的塑膠品設計座談會、1966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菸灰缸設計座談會等等。他得過多次包裝、產品設計的國際獎,他在近年被西班牙政府和一些私人機構委任主持一些大型項目的設計工作,比如馬德里的索非亞藝術中心(centrodeArteRainasoriainMadrid)的設計。他的世界成名設計是1984年為普格公司(Puig)設計的香水(Quorumeaudetoilette)包裝瓶。他的設計包羅萬象,從化妝品的包裝到廚房的用品無所不有。

西班牙現代設計濕婆椅
與里卡德同樣享有盛譽的另一個西班牙工業設計師是米貴爾•米拉•薩格涅(MiguelMilasagnier)。他原先是在巴塞隆納學建築的,50年代開始改而從事工業產品設計和室內設計。1961年他設計的TMC落地燈使他成為第一個獲得西班牙工業設計組織設計大獎的工業設計師。1975年他設計了螺鏇單懸樓梯(稱為“蝸牛”設計特別,一方面節省空間,同時還具有一種螺鏇式的視覺快悅感,廣受歡迎。另一件使米拉得到ADIFAD設計大獎的作品是茲米尼亞獨懸式壁爐(xioeneafree-standingfireplace),出品之後立即成為熱門貨,1989年美西拿公司再次出品它的改進型(theMesina)。1986年米拉著手設計巴塞隆納的公共運輸系統和地下鐵道的火車,得到好評。

米拉的大部分設計都是由節省能源設計公司生產的。這家公司的本身就相當有特點,它的研究與生產都是圍繞節能產品而進行的,因為觀念前衛而又合乎潮流,因此生意興隆,同時又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設計班子,包括有奧里奧•波赫拉格、拉蒙•伊申、吉瑪•柏納爾、費德里科•科列雅、戴維•麥基(DavidMackay)、奧斯卡•圖斯奎特(oscarTusquets)、列柏•波涅特(PepBonet)、路易斯•克羅提特等人。

另外一個重要的工業設計師是約瑟夫•魯斯卡,他的設計原則是儘量不要因設計污染環境。魯斯卡從美國設計師,如查爾斯•依姆斯(ChariesEasmes)、莫利森•卡辛斯(MorrisonCousins)的設計中吸取營養,結合高蒂的浪漫色彩,創造出傑出的產品來。他重視組裝性,產品都可以很容易地裝拼,機械結合完滿,塑膠產品的結合完全不要使用螺絲或螺栓。他的設計不但容易安裝,同時也容易了解使用的特點。他在1987年設計的波洛尼亞床頭檯燈(theBoloniabedsidetablelamp)是從一種傳統的床頭水瓶的形狀發展出來的,功能多樣,形式也典雅。魯斯卡為西班牙的米特拉特公司設計了多種燈具,都受到廣泛的好評,並且都有很好的市場反應。他同時還設計各種室內用品,如把手、家具,以及包裝電腦等等。他的不少設計作品都在國外參加展出,得過不少國際設計大獎。但西班牙的大部分廠商仍然迷信外國產品,希望能抄襲模仿,而對自己的設計師沒有足夠的信心,這一點影響了魯斯卡的發展。

平面設計

西班牙現代設計海報
西班牙的平面設計中心一向在卡塔羅尼亞地區,特別是巴塞隆納。早在19世紀,巴塞隆納就已經是西班牙的重要出版中心,出版業帶動了插圖海報設計,巴塞隆納也就自然成為平面設計的中心。英國工藝運動、歐洲大陸“新藝術”運動的各種風格都曾傳人西班牙,對促進西班牙本身的平面設計起到相當的作用。19世紀末,巴塞隆納的兩家飲料公司,即莫諾公司(AnisDelMono)、科多魯公司(champancodorniu)都出資請人設計商品海報,這些海報中已經有一些現代主義的風格在內,說明西班牙在平面設計上的進步。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少外國的藝術雜誌傳人西班牙,使設計師們得以了解世界現代藝術、現代設計運動的狀況。1908年,巴塞隆納因出版一本雜誌《帕波圖》(PaPitu)而形成一種新的平面設計風格,稱為“新世紀主義”(Noucentista,這是卡塔羅尼亞語,意即“新世紀主義”(anewcenturyism)。這個風格的插圖以線描為主,風格幽默,個人化,是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作品。這一風格後來更吸收了立體主義、達達主義、野獸派、未來主義的動機,使用黑白為主的色彩計畫,因而更具有現代主義的特色,此風格一直被沿用到1929年。當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召開時,西班牙的設計師開始轉向當時十分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

西班牙內戰時期,交戰雙方都雇用平面設計師為自己設計宣傳用的海報。當時全西班牙共有200個平面設計師在工作,都在設計不同的政治海報,風格是色彩鮮艷、具有強烈的未來派(Futurastyle)特徵,不少受到當時俄國十月革命後的共產黨政治宣傳畫的影響,同時也有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的影響在內,特別是人民戰線(thePopularFront)一邊的政治海報,革命特徵強烈。

弗朗哥政權上台以來,對平面設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不少反法西斯人士,或不願意在法西斯政權下生活的人都流亡海外,其中有不少傑出的設計師,留下的少數人大多以教學維持生計。西班牙的平面設計基本停頓。在弗朗哥政權漫長的統治之中,唯一能夠發展的平面設計項目是演劇和展覽海報,其中最重要的兩個設計師是納波納和米拉克。

弗朗哥政權在1977年結束,西班牙進人民主主義的發展時期,平面設計幾乎是立即轉變風格。查維斯在他的《卡塔羅尼亞的設計》一書中描述:這是社會沉默的終結。西班牙的出版物劇增,對於平面設計的要求也立即高漲,這一背景造成了平面設計的復興,1975年以後的西班牙好像又回到100年前一樣,在平面設計上相當繁盛。

西班牙現代設計海報
西班牙最重要的平面設計師之一是恩里•薩圖(Enricsatu小他在60年代曾在巴塞隆納學習藝術,他的設計特點是力圖把西班牙的傳統和個人的創造結合在一起,一向主張使用最先進的設計技術。最早的設計例子是他在1969年為商業銀行設計的年度報告,其中利用了三維技術,此方式在80年代十分流行。他以後一直堅持傳統與創造、先進的設計技術的風格,是現代西班牙平面設計的大師之一。

另外一個重要的平面設計師是里卡德•巴迪亞,他一直為卡塔羅尼亞政府的文化部(thecatalanne-partmentofCulture)從事文化工作,在設計之餘還舉行稱作巴羅克時代的講座系列。他設計了大量的海報,成為西班牙海報的經典,影響很大。他為傳統風格著迷,常常使用古典的動機,特別是字型、書法等等,作為自己設計的根據。他設計的“巴羅克時代”、1985年布魯塞爾展覽會海報都是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作品。

阿美利加•桑切斯是來自阿根廷的設計師。他乾1965年來到巴塞隆納,1967年參與建立艾納設計學院,他自己從此在學院任教,他本人的設計重點是企業標誌,或稱企業形象設計,不少重要的西班牙企業標誌都出自他的手筆,如1992年巴塞隆納的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標誌、1984年的巴塞隆納出租汽車公司標誌、70年代為設計公司維康以及它的附屬藝術畫廊維康畫廊(vincon,LaSalavincon)設計的標誌等等。

馬德里也有不少很好的設計中心,其中陶(Tau)是著名設計師艾米里•吉爾創辦的重要平面設計中心。此公司長期設計的雜誌《表現》很有特點,非常簡單但優雅,形象鮮明。

菲爾南•羅佩茲•科伯斯是另一位重要的平面設計家。他在1974年移居馬德里,從事編輯和展覽設計工作,80年代以來,一直投身到展覽海報設計上,風格象徵性強烈。如1982年為香客博物館設計的海報用一條銀河做象徵,簡單、明快而強烈。

評價

西班牙的現代設計發展,是歐洲這個特殊地區現代設計發展的縮影。西班牙的特殊政治背景,使它的設計發展既有與其他歐洲國家同樣的和相似的發展特點,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弗朗哥政權垮台以後西班牙設計的發展,顯示出許多非常典型的後現代主義現象,是現代主義以後時期設計的重要國家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