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掌

“學了西涼掌,打人不用想”,是武林對清末之後西涼門拳術的讚譽。西涼掌,又稱曦陽掌或西陽掌,在中國武術界,關於這門拳術的起源,大體有兩種說法:一是三國西涼人蜀漢五虎上將馬超創立說;二是魏文帝時代少林僧創立說。野史傳聞,不足為據,然而,西涼門拳術是起源並流行 發源於涼州(今寧夏甘肅一帶),西涼掌的掌字含義是指該拳種的全部上肢動作以掌為主。特點:在上肢十分重視手掌功的訓練,而下肢則注重樁功的練習。掌法有:穿、劈、翻、推、挑等。要領:手起撩陰、肘法護心、雲蔽日月、腳踩中心、身似滾而起,身進腳手隨。三十六個單勢,勢勢相連。146手法似鼓錘,九九八十一響聲如鼓點。閃展起落甚是美觀,給人以一種精神飽滿,強悍有力,勢如破竹之印象。所以,《武術大辭典》確認“曦陽掌,徒手套路,屬石頭拳。清末唐殿卿所傳。共146式,其中81個擊響。”

西涼掌,又名陰陽掌。發源於涼州(今寧夏甘肅一帶)西涼掌的掌字含義是指該拳種的全部上肢動作以掌為主。特點:在上肢十分重視手掌功的訓練,而下肢則注重樁功的練習。掌法有:穿、劈、翻、推、挑等。要領:手起撩陰、肘法護心、雲蔽日月、腳踩中心、身似滾而起,身進腳手隨。三十六個單勢,勢勢相連。一百零八手法似鼓錘,九九八十一響聲如鼓點。閃展起落甚是美觀,給人以一種精神飽滿,強悍有力,勢如破竹之印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