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效顰

西施效顰:亦作東施效顰、東家效顰、醜女效顰。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莊子·天運》中: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同里醜女東施看見覺得十分美麗,於是摹仿西施捧心皺眉,然卻更見其醜,結果同里的人紛紛走避或閉門不出。

成語出處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 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注釋

選自《莊子·天運》。

西施: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顰:讀pín貧。皺眉。里:鄉里 。

美之:意動用法,即“以之為美”。

堅:緊緊地。挈:讀qiè鍥,帶領。

去:離開。走:跑。

典故

越國有位美女,因為家住若耶溪西岸,所以被稱為西施。若耶溪東岸也有一位姓施的姑娘,但長得很醜,人稱東施。東施因自己長得醜,所以特別愛模仿漂亮姑娘的服裝打扮、姿態動作,美女西施也自然成為她時時刻刻模仿的對象。一天,西施因為心口疼,走路的時候便用雙手捂住胸口,皺著眉頭。路上行人看見她的樣子,都很同情她,並且認為她的這種姿態仍然很美。西施的樣子正巧被東施看見了。她一邊看一邊默默記下西施難受時的姿態和動作。回到溪東後,她馬上模仿西施,用雙手捂住胸口,同時皺著眉頭。路上的人看見東施這副模樣,還以為來了什麼妖怪,都跑回家躲起來了。東施只知道西施皺著眉頭很美,卻不知道是因為西施本來長得就美,即使她捧心皺眉,人們也覺得她是美的;而東施本來長得就醜,再捧心皺眉,就顯得更醜,難怪人們都被她嚇跑了。

道理

這個醜女人只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她為什麼很美,而去簡單模仿她的樣子,結果反被人譏笑。看來,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特別注意】此詞條本身有誤,應為東施效顰,沒有西施效顰的說法。具體有關西施效顰詞意,請看東施效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