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

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

《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作者是 劉星 ,由 法律 出版社於 2010 年出版。描述的是《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既可作為知識研習的路徑,也可作為思想激發的資源。這意味著,《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不僅是“法律思想史”的,而且是“法理學”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既可作為知識研習的路徑,也可作為思想激發的資源。這意味著,《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不僅是“法律思想史”的,而且是“法理學”的。因為《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非常側重分析,藉助“他者”(西方法律思想)的背景潛入原理的討論。

作者簡介

劉星,北京人。曾為解放軍偵察兵,後為建築設計描圖員。畢業於中山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法學院作過訪問學者。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法學著作多部,發表論文若干,並在《南方周末》、《法制日報》、《文匯報》等報刊辟有法學隨筆專欄。

目錄

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西方法律思想導論:傳說與學說

修訂序言序言引言:西方法律思想的出發點 001.從蘇格拉底的審判說起 002.一種常識的看法 003.觀察法律的不同視角:你、我、他…… 小結 第一章 “政治學”的透視 004.詭辯者如是說:強者的利益 005.政治契約 006.法律的文字與立法者的意圖 007.法律命令說的思考起點 008.命令、義務、制裁和主權者 009.立法者自我恐嚇的難題·立法約束 010.權力和權利 011.法律強制說 012.困擾法律強制說的一個對比:主權者和強暴者 013.法律整體上的強制性 014.國家的“包裝” 015.普遍性的白紙黑字規則·特殊情況小結 第二章 “社會學”的觀察 016.有爭議的案件:里格斯訴帕爾瑪 017.侯德里主教的名言:重要的是解釋者 018.法院判決的最終效力 019.規則和具體判決 020.“法律顧問”和壞人的習慣:預測 021.好人·法官·預測 022.法律=具體判決 023.從“規則的解釋”走向“社會學的觀察” 024.國家法的實際作用 025.國家法底層的或者旁邊的民間規則 026.“活的法律”(1ebendesRecht) 027.“活的法律”與“國家法律”的衝突 028.怎樣區別法律和其他社會規則? 029.“合法”與“非法”的用詞習慣 030.確定“活的法律”的困難 031.開闢新的思路:認識“好人” 032.好人的態度·義務 033.法律的獨特要素 034.觀察行動和觀察態度 035.法律中的行動與行動中的法律小結 第三章 “規範學”的假設 036.用“規範”的概念替換法律背後的“意志 037.意志·默認·認可 038.追蹤法律的最終效力·詢問義務的來源 039.“規範”面面觀 040.“假設”的理由 041.“應當”與“是 042.效力的“原因”和“條件 043.對圖倫茲的社會組織式強制·“應當小結 第四章 “解釋學”的解釋 044.語詞的通常用法 045.“實證”的策略:尋找法律的“出處” 046.觀察者的“目的” 047.具體法律背後的潛在原則 048.帕爾瑪案里的“理論爭論” 049.對具體判決結果沒有爭議的案件 050.法律在解釋中完成 051.內在參與者的“看法小結 第五章 兩種法律秩序 052.希臘悲劇《安提戈涅》 053.高一級的法律與低一級的法律 054.人制定的法律和神制定的法律 055.違反克瑞翁法令的權利小結 第六章 自然法、自然權利和社會契約 056.自然法=判斷事物的理性 057.維多利亞的傳說——自然權利 058.社會契約的一種描述·人法的目的 059.對抗人法的理由小結 第七章 自然法、自然權利和社會契約的另外一種解釋 060.自然法和自然權利=自利自愛 061.交出全部權利的社會契約 062.順從人法的理由小結 第八章 壞的法律不是法律 063.納粹的惡法 064.法律的內容和形式的好壞 065.“惡法非法”一說的理論困境 066.“惡法非法”一說的實踐困境小結 第九章 壞的法律也是法律第十章 道德的法律強制第十一章 劃清法律與道德第十二章 法律的價值選擇問題第十三章 哲學王的統治與法律的統治:初次對話第十四章 開明專制與權力制約的法治:再次對話第十五章 第三種聲音:民主、公意、法律第十六章 法治的複雜性參引文獻一般索引人名索引

·查看全部>>

前言

對本書的基本構想、思路及敘述策略,原序已有交代。 現強調一點,即本書既可作為知識研習的路徑,也可作為思想激發的資源。這意味著,本書不僅是“法律思想史”的,而且是“法理學”的。因為本書非常側重分析,藉助“他者”(西方法律思想)的背景潛入原理的討論。如今學術行業的一個重要趨勢,為融合、借鑑交叉,以求相互發明,而在傳統的“史”和“論”之間,越來越多的學術實踐則更樂意史論結合,誘發自身的主張闡述。的確,僅有知識交代,或說鋪陳資料,似乎“簡單”了。 本書添加了副標題:“傳說與學說”。其意在凸顯作為歷史化的故事實踐和理論實踐之間的互動。在原書中,兩類實踐已彼此貫穿,使內容成為“立體”,試圖促進法律問題的深入理解。同時,在添加副標題之際,也望讀者不吝賜教,在本書描述的傳說和學說中,揭其訛誤。 另需說明,這次修訂集中於“引文資料”的再次精練,即作些縮減,以期全書敘述更為通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