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方鋅鐵鈣顆粒

複方鋅鐵鈣顆粒

複方鋅鐵鈣顆粒,適應症為用於鋅、鐵、鈣缺乏引起的各種疾病。

基本信息

成份

本品為複方製劑,每包含葡萄糖酸亞鐵100毫克(相當於鐵12毫克),葡萄糖酸鋅30毫克(相當於鋅4.3毫克),葡萄糖酸鈣400毫克(相當於鈣36毫克),維生素B23毫克。

作用類別

本品為維生素與礦物質類非處方藥藥品。

適應症

用於鋅、鐵、鈣缺乏引起的各種疾病。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包,一日3次;1~10歲兒童,一次1包,一日2次;6~12個月兒童,一日1包;6個月以下一日0.5包。

不良反應

1.可見胃腸道不適,如噁心、嘔吐、上腹疼痛、便秘。
2.本品可引起腸蠕動減少,可致便秘,並排泄黑便。

禁忌

1.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嚴重腎功能障礙者禁用。
2.高鈣血症、高鈣尿症、腎結石患者禁用。
3.非缺鐵性貧血者禁用。
4.血色病及含鐵血黃素沉著症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酒精中毒、肝炎、急性感染、腸道炎症、胰腺炎等患者慎用。

不應與濃茶同服。

不應與牛奶同時服用。

本品宜在飯時或飯後服用,以減輕胃部刺激。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1.

酒精中毒、肝炎、急性感染、腸道炎症、胰腺炎等患者慎用。

2.

不應與濃茶同服。

3.

不應與牛奶同時服用。

4.

本品宜在飯時或飯後服用,以減輕胃部刺激。

5.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7.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8.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9.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一般需補充鐵鋅等元素,但用法用量需遵醫囑。妊娠期補充鐵劑以在妊娠中、後期最為適當,因此時鐵攝入量減少而需要量增加。治療劑量鐵對胎兒和哺乳的不良影響未見報導。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一般需補充鈣劑,但用法用量應遵醫囑。目前尚無鈣劑對胎兒影響的動物和人體實驗。某些鈣劑能經乳汁分泌,但其濃度不足以引起新生兒和嬰兒出現鈣劑的不良反應。

老年用藥

老年患者補充鐵劑,用以治療缺鐵性貧血,必要時可適當增加劑量,因為胃液分泌減少,胃酸缺乏,鐵自腸黏膜吸收減少,老年人可能由於活性維生素 D 即維生素 D3 分泌減少,腸道對鈣的吸收降低,故口服劑量應相應增加。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與磷酸鹽類、四環素類及鞣酸等同服,可妨礙本品的吸收。
2.本品可減少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甲基多巴及喹諾酮類的吸收。
3.大量飲用含酒精的飲料能減少鈣的吸收。
4.維生素D、口服避孕藥、雌激素能增加本品中鈣的吸收。
5.本品與洋地黃類或含鉀藥物並用時必須十分慎重。
6.本品與噻嗪類利尿劑同用可發生高鈣血症。
7.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理作用

鐵是人體重要元素之一,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在傳遞氧和參與人體代謝活動中起重要作用。鐵為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的主要組成成份。血紅蛋白為紅細胞中氧的主要攜帶者。肌紅蛋白系肌肉細胞貯存氧的部位,為肌肉運動時提供氧的需要。與三羧酸循環有關的大多數酶和因子均含鐵,或僅在鐵存在時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對缺鐵患者積級補充鐵劑後,除血紅蛋白合成加速外,與組織缺鐵和含鐵酶活性降低的有關症狀如生長遲緩、行為異常,體力不足、黏膜組織變化以及皮膚、指甲病變也均能逐漸得以糾正。鋅參與多種酶的合成與激活,在核酸代謝和蛋白合成中有重要作用,也是生長、性成熟和功能、食慾和味覺以及創口癒合等所必需。鋅對蛋白質、核酸合成、腸道蛋白的吸收和消化發揮重要生理功能。鋅能促進生長發育,通過對味蕾中味覺素的合成及防止頰黏膜上皮細胞角化不全,維護正常食慾及味覺,增強吞噬細胞吞噬能力,趨化活力及殺菌功能,並且通過超氧化物歧化酶保持吞噬細胞內自由基水平,自由基能破壞微生物的細胞膜,發揮殺菌作用,加速創傷、燒灼、潰瘍的癒合;鋅對維生素A 的代謝及視覺起重要作用,促進及維持性機能,穩定細胞膜,改善組織能量代謝及組織呼吸。鈣離子是維持神經、肌肉和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促進骨骼與牙齒的鈣化形成。對維持正常的心、腎、肺和凝血功能,以及細胞和毛細血管通透性也起重要作用,另外,鈣還參與調節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分泌和貯存,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雷性,以及胺基酸的攝取和結合、維生素B的吸收等。

藥代動力學

鐵劑以亞鐵離子 (Fe ) 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腸及空腸近端吸收。對非缺乏鐵者,口服攝入鐵的 5%-10% 可自腸黏膜吸收,如體內鐵貯存量缺乏,鐵的吸收量可成比例增加,一般有20%-30% 的攝入鐵可被吸收。鐵劑與食物同服,其吸收量約較空腹時減少 1/3-1/2 。鐵吸收後與轉鐵蛋白結合後進入血循環,以供造紅細胞所用,也可以鐵蛋白或含鐵血黃素形式累積在肝、脾、骨髓及其他網狀內皮組織。鐵的蛋白結合率在血紅蛋白中很高。肌紅蛋白、酶及轉運鐵的蛋白均較低,鐵蛋白或含鐵血黃素也很低。鐵的每日排泄總量為 0.5-1.0mg ,女性由於月經、妊娠、哺乳等原因,每日平均排泄約 1.5-2mg 。經代謝的鐵主要通過腎排泄,未被吸收的鐵從糞便排出,少量鐵由膽汁、尿、汗液排出。鋅在十二指腸與小腸吸收,貯存於紅、白細胞及肌肉、骨、皮膚等組織,入血後 60% 與血清蛋白結合, 90% 由糞便排出,微量經尿、汗、皮膚脫屑、毛髮脫落排出。正常時口服鈣劑 1/5-1/3 被小腸吸收,維生素 D 和鹼性環境促進鈣的吸收,食物中的纖維素和植物酸則減少鈣的吸收。當機體存在鈣缺乏或飲食中鈣含量低時,鈣的吸收增加。鈣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約45%。口服鈣劑80%自糞便排泄,其中主要為未吸收的鈣,20%自腎臟排泄,其排泄量與腎功能及骨鈣含量有關。

貯藏

密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