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

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

《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是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秀梅。

內容簡介

《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組分配伍研製現代中藥的理論與實踐》對中醫內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科的臨床醫師及從事中藥藥理、中醫藥研發工作的研究人員、研究生等,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藥有個性之專長,方有合群之妙用”。世紀之交,以王永炎院士、張伯禮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由多學科學人組成的團隊,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中方劑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的子課題——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組分配伍研製現代中藥的理論與實踐》集“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課題組專家群體的原創性工作於一體,充分展示了複方丹參方研究的最新成果。
全書共分為10章,包括複方丹參方的文獻研究、藥效物質研究、體內過程研究、配伍配比規律研究、作用機制研究、毒理學研究、臨床研究及其不良反應等方面的內容,並闡述了複方丹參方的組方理論及其對現代中藥研發的貢獻,介紹了中藥複方的方法學研究。書中反映了符合循證醫學理念和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原則的方案設計,系統評價了複方丹參方的臨床研究現狀及該藥的不良反應,從整體、器官、細胞、分子四個層次的藥理水平揭示了複方丹參方標本兼顧治療心血管病的科學內涵。另外,對“複方丹參方的現代研究”課題組在方法學上所做的開拓性工作也進行了總結,為探索建立研製現代中藥的新模式提供了技術方法學的支撐。

目錄

第一章 複方丹參方文獻研究
第一節 複方丹參方的起源及套用
一、起源
二、套用概況
第二節 丹參、三七、冰片的本草考證
一、丹參的本草研究
二、三七的本草研究
三、冰片的本草研究
第三節 丹參、三七、冰片的GAP研究
一、丹參的GAP研究
二、三七的GAP研究
三、冰片的GAP研究
第四節 丹參、三七、冰片的化學研究
一、丹參的化學研究
二、三七的化學研究
三、冰片的化學研究
第五節 丹參、三七、冰片及複方丹參方的藥理研究
一、丹參的藥理研究
二、三七的藥理研究
三、冰片的藥理研究
四、複方丹參方的藥理研究
第六節 複方丹參方的提取工藝與劑型研究
一、提取工藝研究
二、劑型研究
三、質量控制研究
第二章 複方丹參方藥效物質研究
第一節 丹參藥材的質量控制研究
一、丹參藥材脂溶性、水溶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二、標準曲線的繪製
三、方法的評價
四、樣品含量分析
五、結論
第二節 不同來源丹參藥材的指紋圖譜研究
一、丹參指紋圖譜
二、系統適用性參數
三、指紋圖譜方法學考察
四、指紋圖譜數據
第三節 複方丹參方及單味藥的指紋圖譜研究
一、丹參指紋圖譜
二、三七指紋圖譜
三、複方丹參方指紋圖譜
四、結果
第四節 丹參水溶性有效組分的分離分析研究
一、丹參水溶性有效組分的質譜分析
二、不同乾燥方式對丹參水溶性有效組分影響的分析
三、丹參水溶性有效組分主要成分的分離和結構鑑定
第五節 不同配比複方丹參方主要化學成分的含量測定
一、複方丹參方丹參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測定
二、複方丹參方丹參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測定
三、複方丹參方三七皂苷類成分的含量測定
第六節 複方丹參方化學時變性研究
一、丹參水溶性成分的穩定性考察
二、丹參脂溶性成分的穩定性考察
三、三七皂苷類成分的穩定性考察
四、結果
五、結論
第三章 複方丹參方體內過程研究
第一節 複方丹參滴丸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及討論
四、小結
第二節 複方丹參方血清藥化學的動態研究
一、大鼠灌服複方丹參方後血清中丹參素的測定
二、大鼠灌服複方丹參方後血清中人參皂苷Rg1、Rb1的測定
第三節 丹酚酸B的體內過程研究
一、在模擬消化道體液中的穩定性研究
二、丹酚酸B的腸吸收動力學
三、丹酚酸B在人體糞便中的離體溫孵研究
四、結論
第四節 丹參酮ⅡA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一、生物樣品中丹參酮ⅡA的高靈敏度定量分析方法
二、丹參酮ⅡA體內外藥代動力學研究
三、結語
第四章 複方丹參方配伍配比規律研究
第一節 複方丹參方抗心肌缺血的基線研究
一、對結紮大鼠心肌梗死面積的影響
二、對結紮大鼠心電圖的影響
三、對結紮大鼠心肌酶的影響
四、對結紮大鼠脂質過氧化物的影響
五、基線研究的提示
第二節 丹參、三七全成分配伍配比研究
一、丹參、三七全成分配比最佳化的整體實驗研究
二、丹參、三七全成分配比最佳化的細胞實驗研究
第三節 丹參、三七組分配伍配比研究
一、丹酚酸B/丹參酮ⅡA不同配比對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的影響
二、丹酚酸B/丹參酮ⅡA不同配比對心肌細胞的影響
三、丹酚酸B/三七總皂苷不同配比對大鼠離體心臟冠脈流量的影響
第四節 新複方丹參方與原複方丹參方的藥效學比較研究
一、新複方丹參方與原複方丹參方抗垂體後葉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藥效比較研究
二、新複方丹參方與原複方丹參方對麻醉犬心肌缺血的藥效比較研究
第五章 複方丹參方作用機制研究
第一節 複方丹參方加強心肌缺血預適應的作用
一、複方丹參方加強缺血性預適應對心肌的保護作用
二、複方丹參方加強缺血預適應對心肌保護作用的機制
第二節 複方丹參方及有效組分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一、丹參、三七的有效組分對正常大鼠血小板功能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探討
二、大鼠腎上腺素血瘀模型的建立
三、複方丹參方對腎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探討
四、丹參、三七的有效組分對腎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其作用機制探討
第三節 丹酚酸B加強心臟細胞缺氧預適應作用的研究
一、丹酚酸B預適應的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保護作用研究
二、丹酚酸B預適應的心肌細胞保護作用研究
三、丹酚酸B對缺氧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的細胞間黏附分子表達的影響
第四節 丹參酮影響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一、丹參不同組分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二、丹參酮對大鼠VSMC增殖作用機制研究
第五節 丹參單體丹酚酸B及丹參酮ⅡA多靶點作用機制研究
一、丹參單體對家兔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多靶點調節 作用
二、丹參單體對血管內皮細胞NF-kB及相關因子影響的實驗研究
三、丹參單體對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血管平滑肌細胞NF-kB及相關因子影響的實驗研究
第六節 三七總皂苷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機制研究
一、對心肌細胞膜鈣離子通道的影響
二、對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
三、對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響
四、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
五、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第七節 丹酚酸B與三七總皂苷配伍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
一、丹酚酸B與三七總皂苷配伍對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二、丹酚酸B與三七總皂苷配伍對心肌缺血大鼠基因表達譜的影響
第八節 複方丹參方活性單體對人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
一、實驗材料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結論
第九節 冰片的佐使作用及靶標研究
一、天然冰片或合成冰片組方的複方丹參對垂體後葉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響
二、不同劑量天然冰片組方的複方丹參方對垂體後葉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響
三、冰片對大鼠血漿及下丘腦神經遞質和血漿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
第十節 冰片及其配伍“開竅”作用的現代研究
一、血腦屏障體外模型的建立及冰片對其藥物通透性影響的研究
二、冰片及配伍誘導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神經營養因子表達
三、冰片對大鼠肝P450酶的影響研究
第六章 複方丹參方毒理學研究
第一節 複方的毒理學研究
第二節 丹參的毒理學研究
第三節 三七的毒理學研究
第四節 冰片的毒理學研究
一、冰片的一般毒理研究
二、冰片的特殊毒理研究
三、冰片的其他毒理研究
第七章 複方丹參方臨床研究
第一節 複方丹參製劑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四、結論
第二節 中醫藥臨床研究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中醫證候缺乏診斷標準
二、臨床療效評價指標不合理
三、臨床研究方法存在不足
四、中藥安全性評價欠缺
第三節 中醫藥臨床研究方案設計範例
一、研究目的
二、試驗總體設計
三、受試者選擇
四、治療方法
五、療效性指標觀測
六、不良事件
七、數據管理
八、統計學分析
九、倫理學要求
十、試驗的註冊
第八章 中藥複方研究的方法學
第一節 中藥複方最佳化試驗設計方法舉隅
一、試驗設計的定義及套用於中醫的歷史
二、目前用於複方最佳化的試驗設計方法
三、複方最佳化研究中設計方法存在問題
第二節 基線等比增減設計方法的建立
第三節 中藥方劑最佳化研究中信息分析方法及問題
一、直觀分析法
二、根據試驗數據建模並最佳化的方法
第四節 高維數小樣本多效應信息處理方法
一、高維小樣本藥理學數據(重複測量設計資料)評價中的問題
二、PARM算法的背景和基本思想
三、PARM算法的步驟與分析
四、PA:RM算法對丹參、三七不同配比的藥效分析
五、丹參、三七不同配比的多目標模糊最佳化研究
六、系統聚類分析在丹參/三七配比最佳化實驗數據處理中的運用
第五節 ED-NM-MO三聯法在中藥優選中的套用
一、ED-NM-MO三聯法簡介
二、丹參/三七配比的ED-NM-MO三聯法最佳化-
三、討論
第九章 複方丹參方組方理論及其對現代中藥研發的貢獻
第一節 複方丹參方藥效物質基礎
一、複方丹參方組方特點
二、複方丹參方的藥效物質基礎
第二節 複方丹參方治療冠心病的作用機制
一、整體水平
二、細胞水平
三、分子水平
第三節 組分配伍最佳化設計研製現代中藥模式的建立
一、組分配伍理論的形成
二、組分配伍中藥的研製方法
第十章 複方丹參方不良反應
第一節 複方丹參方不良反應綜述
一、複方丹參方中各組成藥物的不良反應
二、丹參複方製劑的不良反應
第二節 原因與對策
一、不良反應分析
二、對策與建議
後記
相關英文縮寫與中文名詞術語對照
附圖

作者簡介

張伯禮,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從事中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和中醫藥現代化基礎研究。繼承中醫理論,積極採用現代科學方法,較深入地進行了血管性痴呆、中風、高黏滯血症及中醫藥對神經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承擔了國家“973”計畫項目“方劑關鍵科學問題”研究,任首席科學家助理.2004年繼任首席科學家,並主持了複方丹參方藥效物質基礎和作用原理研究:2005年起擔任“973”計畫項目“方劑配伍規律研究”首席科學家。他積極引進現代工程技術,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中醫工程研究所,系統進行了舌診客觀化、證候規範化研究。承擔的科研課題有:國家“七五”至“十五”科技攻關項目5項、“973”計畫項目2項、“863”計畫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項.省部級研究項目1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12項,授權專利9項。已經形成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理論和方法研究中醫藥學的突出特色,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培養了博士研究生30名,碩士研究生46名。發表論文76篇(第一作者)。
高秀梅,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兼),中藥學科帶頭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的理事、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主要從事中醫藥防治心腦血管病基礎和藥物開發的研究,建立了心腦血管病藥物研究的技術平台。參加和主持了同家“973”、“863”、“十五”攻關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共19項,並有9項獲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90篇.編寫專著4部。獲得4項發明專利。目前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天津市重點研究項目等共6項。培養研究生20名。獲天津市第六屆青年科技獎,獲“973”重大專項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2005年獲中國中醫藥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