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饑荒

衣索比亞饑荒,有記錄可查的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1540年至1742年,至少發生了10次大的饑荒。所謂的“衣索比亞大饑荒”(Great Ethiopian Famine)發生在1888年至1892年,它造成該國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至今仍被人們紀念為“Kifu qan”(災難的日子)。最近的幾次大饑荒發生於1972-1973年以及1984年,分別造成了4-20萬人的死亡以及100萬人的死亡。

饑荒事件

這次饑荒受打擊最嚴重的省份是位於衣索比亞東北部的沃洛省(Woloo),還影響到了更北部的提格雷省(Tigrai)以及該國的其他地區,比如哈勒爾蓋省(Harerghe)。沃洛省的饑荒在1973年達到了最高峰,而這年末就開始恢復了。提格雷省和更北面的其他省份的情況基本與此相似。但是,在哈勒爾蓋省,直到1974年饑荒才發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衣索比亞實際上發生了2次饑荒,第一次是1972-1973年,其中心在東北部,尤其是沃洛省;第二次是1973-1974年,主要影響較南邊哈勒爾蓋省。1973年的饑荒造成的死亡人數最多,主要發生在沃洛省。

根據衣索比亞救濟和恢復委員會(1975)所提供的數字,在1973-1975年這一時期,各省受影響的人口比例分別為:沃洛省41%,提格雷省17%,哈勒爾蓋省8%,施瓦省(Shewa)2.6%,格穆戈法省(Gemu Gofa)0.8%,其他忽略不記。

饑荒原因

一般認為,1971-1972年雨季的反常——主要是1972年的主要雨季(kremtrain)的雨量過少,以及1973年春季的乾旱所造成的主要農作物減產是造成這次饑荒的主要原因。關於這次饑荒的更詳細描述,可以參見Holt,J.and Seaman,J.(1975,1976,1979)的相關著作。同時,也有學者指出這次饑荒的更主要原因是由農民的“直接權利失敗”,導致其他階層如服務人員的“貿易權利失敗”。可參見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1981)的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