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大捷

衡州大捷是南明軍隊在抵抗清朝軍隊中取得的一場戰鬥勝利。

簡介

衡州大捷是南明軍隊在抵抗清朝軍隊中取得的一場戰鬥勝利。

李定國率領南明軍隊先後取得靖州大捷桂林大捷的勝利,收復湖南大部及廣西全省。清軍大敗的訊息傳到北京後,清順治帝大為震驚。永曆六年(1652年)七月,他派敬謹親王尼堪統率八旗精兵南下進攻湖南。十一月十九日,尼堪率清軍抵達湘潭,明將馬進忠率部撤往寶慶。二十二日,清軍前進至衡州三十餘里處,李定國派出一部誘敵,裝模作樣抵抗了一會兒,隨即後撤。尼堪驕橫自大,以為明軍不堪一擊,於是下令清軍兼程前進,次日凌晨抵達衡州,與李定國大軍相遇。李定國事先埋伏重兵,命令前線將士稍作抵抗就主動後撤。尼堪率領清軍“乘勝”追擊了二十餘里,陷入明軍重重埋伏。清軍進入包圍圈後,明軍全線出擊,清軍倉皇失措,迅速被明軍擊敗,主帥尼堪與一等伯程尼在混戰中被明軍擊斃。清軍不敢再戰,多羅貝勒屯齊率領殘餘清軍垂頭喪氣退往長沙,不久被清廷革爵處理,明軍取得了衡州大捷的勝利,李定國使人繪孔有德、尼堪畫像,“露布告捷”。

衡州大捷之後,各地南明軍隊和義軍掀起了抵抗清軍的大潮。如廣東北部的安定伯馬寶率部收復陽山連州、連山,江西西部的劉京配合李定國麾下高永貴部收復永新安福永寧龍泉。李定國率領明軍取得一連串的大捷,擊敗清軍數十萬,清朝官員“號天大慟;自國家開創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辱者也”,連順治帝也哀嘆:“我朝用兵,從無此失。”黃宗羲贊道:“逮夫李定國桂林、衡州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