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克卜勒定律Kepler's laws)關於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仔細分析和計算了第谷對行星特別是火星的長時間的觀測資料,總結出這三大定律。

簡介

克卜勒定律Kepler's laws)關於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仔細分析和計算了第谷對行星特別是火星的長時間的觀測資料,總結出這三大定律。

附註

①所有行星的運動軌道都是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在以太陽S為極點、近日點方向SP為極軸的極坐標中,行星相對於太陽的運動軌跡為橢圓PP1P2P'1P', PSP'=2a表示橢圓的長徑。②行星的向徑(太陽中心到行星中心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所掃過的面積相等,即面積定律。由於扇形P1SP2 和P'1SP'的面積相等,因此行星在近日點附近比遠日點附近移動得更快。這兩條定律是在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學》一書中提出的。③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公轉周期的平方與它們的軌道半長徑的立方成正比例。設T為行星公轉周期,則a3/T2=常數。這條定律是在1619年出版的克卜勒的另一著作《宇宙諧和論》一書中提出的。這三條定律為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