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皮槭

血皮槭

血皮槭,拉丁學名:Acer griseum(Franch)Pax,槭屬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赭褐色,小枝圓柱形,葉紙質,卵形,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頂生的小葉片基部楔形或闊楔形,聚傘花序有長柔毛,常僅有3花;花淡黃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異株;花絲無毛,花葯黃色;花期4月,果期9月。血皮槭樹幹夏季樹皮有捲曲狀剝落,呈壯觀的肉紅色或桃紅,尤其在冬季,非常顯眼。其樹葉春、夏季為綠色,葉脈、葉柄及新梢為紅色。早秋開始葉變成鮮紅或黃色,是很有觀賞價值的樹種,特別適合小型造景的需要。樹皮薄紙狀剝裂,奇特可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血皮槭血皮槭
樹高和冠幅均可以達到6-9M,樹冠呈圓形。樹皮紅棕色,自然捲曲,鱗片狀班駁脫落。複葉有3小葉;小葉紙質,卵形,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長5-8厘米,寬3-5厘米,先端鈍尖,邊緣有2-3個鈍形大鋸齒,頂生的小葉片基部楔形或闊楔形,有5-8毫米的小葉柄,側生小葉基部斜形,有長2-3毫米的小葉柄,上面綠色,嫩時有短柔毛,漸老則近於無毛;下面淡綠色,略有白粉,有淡黃色疏柔毛,葉脈上更密,主脈在上面略凹下,在下面凸起,側脈9-11對,在上面微凹下,在下面顯著;葉柄長2-4厘米,有疏柔毛,嫩時更密。聚傘花序有長柔毛,常僅有3花;總花梗長6-8毫米;花淡黃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異株;萼片5,長圓卵形,長6毫米,寬2-3毫米;花瓣5,長圓倒卵形,長7-8毫米,寬5毫米;雄蕊10,長1-1.2厘米,花絲無毛,花葯黃色;花盤位於雄蕊的外側;子房有絨毛;花梗長10毫米。小堅果黃褐色,凸起,近於卵圓形或球形,長8-10毫米,寬6-8毫米,密被黃色絨毛;翅寬1.4厘米,連同小堅果長3.2-3.8厘米,張開近於銳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
樹葉春、夏季為綠色,葉脈、葉柄及新梢為紅色.早秋開始葉變成鮮紅或黃色,葉型秀麗美觀,紅桿樹,深綠色的葉片在秋季呈現鮮紅色,紅色美麗,鮮艷奪目。喜陽,亦能耐蔭。生長速度慢,每年能生長10-15CM。

產地分布

血皮槭血皮槭
中國特產,分布比較廣泛。北至新疆中部、內蒙古、遼寧南部,南到湖北湖北竹溪十八里長峽、陝西子午嶺南部均有自然分布,秦嶺兩側、伏牛山區、外方山區、熊耳山區分布較為集中,蘇州、安徽、湖北北部區域內生長良好。洛陽綠誠農業植物種質園遷地保護完全獲得成功。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城口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500~2000米的疏林中。喜陽,亦能耐蔭。生長速度慢,每年能生長10~15CM。適應粘土、鹼性土等,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宜其生長。不耐水濕和乾旱,耐寒極限-28℃。

栽培技術

圃地選擇

圃地選擇與做床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水肥條件適中、排水方便的沙壤土,切忌土壤粘重、易積水的地方。耕前可撒施有機肥1000kg/667m2~2000kg/667m2或施複合肥50kg/667m2~60kg/667m2,隨耕入土。採用高10~15cm,寬1~1.3m的高床育苗。步道寬30~40cm,長10m。

種子處理

於11月初洗淨種子,去除雜物、癟粒,撈出淨種。將種子放入容器中,加60℃溫水,用木棍攪涼為止。浸泡15天,每天換水2次,攪動4~5次,撈出吸水膨脹沉底的種子,控乾,用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4小時消毒,撈出種子沖洗後,按種、沙1∶3比例混濕沙,在背陰處挖坑埋藏。於翌年4月初取出冷藏的種子晾曬。方法是在向陽處挖坑,種沙距地面20~25cm,上面做成塑膠拱棚,距種沙50cm高左右。每天翻動4~6次,乾時用噴壺澆曬水,保持濕潤。種子溫度控制在25~28℃,超過30℃會抑制種子發芽。經過15天的高溫處理後轉入室內冷涼處,溫度在4~7℃左右,繼續堆藏催芽。這種人為創造濕潤、通氣、低溫的條件,可以使種皮軟化,增強吸水膨脹的功能。

播種

4月20日左右進行條播。每個床面橫向開5條小溝,溝深2.5~3cm。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保證每延長米40~50粒種子。每667m2播種15~20kg,覆土厚度為種子橫軸直徑的2~3倍。用鐵磙鎮壓2遍後再均勻覆稻草,以不露床面為宜,澆透水1次。

苗期管理

血皮槭血皮槭
出苗前管理
在種子沒發芽出土前的近11個月內,不撤稻草。管理方法主要是視苗床墒情澆水,並及時拔除雜草。幼苗管理
血皮槭種子經過2冬1夏,多次變溫催芽處理播種後,於翌年的4月20日左右,整齊發芽出苗。當幼苗長至2.5~3cm時,撤除前1年的覆草。幼苗期,澆水要澆透,見乾就澆,保持土壤濕潤,不板結,促使苗木正常生長。此時,在東北地區由於氣溫不穩定,加之晚霜的危害,
要採取適當的苗木防寒措施,防止苗木凍害影響生長。
定苗
幼苗出土後2~3周可適當間苗,及時定苗。疏苗時去劣留優,對缺苗斷條的地方及時補苗,保證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20~140株。定苗後及時澆水。
鬆土除草
鬆土除草應視雜草和土壤板結情況進行,除草以除早、除小、除了為原則。鬆土的深度3~5cm,不能傷及幼苗的根。
施肥
生長季節施肥以追肥為主,施肥量與時間視土壤養分狀況和苗木生長過程而定。肥料種類以氮、磷、鉀混合使用為好。年施肥量以40kg/667m2~70kg/667m2為宜,分2~3次條施。初次施肥在5月20日左右,施複合肥10kg/667m2~15kg/667m2,第2次6月中旬,施尿素15~20kg/667m2,第3次7月20日施磷酸二銨15~20kg/667m2。立秋後一定不能施肥,否則容易使秋梢徒長枝,冬季易發生凍害。 

病蟲防治

血皮槭小苗易患立枯病,可用滅枯靈0.08%~0.125%溶液噴灑,每3~5天1次,連續2~3次。

遮蔭防寒

血皮槭育苗前應夾好防風障,有利於防風和保溫。從幼苗開始至7月20日要採用拱棚遮蔭,使用遮蔭網密度以50%為好。由於小苗出的早,一定注意早春防寒。

觀賞價值

本種為優良的綠化樹種,木材堅硬,可制各種貴重器具,樹皮的纖維良好可以制繩和造紙。
血皮槭樹皮色彩奇特,觀賞價值極高。葉變色於10、11月,從黃色、橘黃色至紅色。落葉晚,是槭樹類中最優秀的樹種之一,常被作為庭園主景樹。

科學研究

特有種血皮槭的天然更新及果實特性研究
⑴血皮槭野生資源集中分布於中國的中部地區,植被類型為濕潤山地植被,包括暖亞熱帶常綠落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血皮槭是亞頂級群落植物,除了散生於山地山頂灌叢外,作為伴生樹種散生分布在山地闊葉和針闊葉混交林植被帶類型中。血皮槭是中、高山分布植物,集中分布在1000~1800米之間,幾乎全部分布在半陽坡、半陰坡、陰坡以及溝谷環境中,土壤類型以山地棕壤、黃棕壤、山地褐土為主,土層厚度從裸露的岩石到30厘米左右的土層不等,大多在10厘米左右,而且部分甚至生長在岩石縫隙中。
⑵野生血皮槭成熟單株結實較少,更新方式以實生為主,伴有少量的萌櫱(包括樁櫱和根櫱)繁殖。土壤種子庫以枯落層中種子分布最多,最多達172粒/㎡,在0~10厘米土層中分布較少,只有42粒/㎡,種子在土壤中水平分布的數量與離母樹的距離在一定範圍內成負相關,而且跟風向關係密切。
⑶血皮槭果實表型性狀在不同野生群體間存在豐富的變異。7個種源的果實長、果實寬、千粒重等性狀差異顯著,各性狀不同種源間的變異係數相差較大;果實形態性狀與海拔、年均溫和地理經緯度的相關度較大。研究表明,血皮槭果實的形狀特徵在長期環境作用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地理變異

植物之槭樹科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稀灌木。單葉或複葉對生,無托葉。花小綠色,先開花後生葉或嫩葉長大後才開花,秋後落葉前常變紅色。
鈍角三峽槭(變種)
長尾秀麗槭(變種)
小果嶺南槭(變種)
嶺南槭(原變種)
圓齒兩色槭(變種)
多果槭
扇葉槭 (原變種)
川滇長尾槭(變種)
梓葉槭(原亞種)
小杈葉槭(變種)
長尾三峽槭(變種)
毛雞爪槭(原變種)
小果紫花槭(變種)
紫花槭(原變種)
闊葉槭 (原變種)
興安梓葉槭(亞種)
三峽槭(原變種)
城步長柄槭(變種)
青皮槭(原變種)
色木槭(原變種)
彎翅色木槭 (變種)
薄葉槭(原變種)
大埔槭
橄欖槭
金錢槭(原變種)
勐海槭
秀麗槭(原變種)
湖南槭(變種)
武夷槭
秦嶺槭
蒿苹四蕊槭(變種)
毛葉槭(原變種)
長翅槭
毛柄婺源槭(變種)
婺源槭(原變種)
台灣五裂槭(亞種)
長裂葛蘿槭(變種)
錫金槭(原變種)
五裂槭(原亞種)
兩型葉網脈槭(變種)
毛柄槭(原變種)
特瘦羅浮槭(變種)
怒江光葉槭(變種)
粗齒兩色槭(變種)
長柄紫果槭(變種)
峨眉飛蛾槭(變種)
飛蛾槭(原變種)
兩色槭(原變種)
納雍槭(原變種)
金沙槭(原變種)
苗山槭
寧波三角槭(變種)
巴山槭
陝甘黃毛槭(亞種)
廣東毛脈槭(變種)
四川槭(原亞種)
三花槭 (原變種)
毛脈槭(原變種)
察隅槭
三裂飛蛾槭(變種)
五裂銳角槭(變種)
異色槭
台灣三角槭(變種)
西疇槭
信宜槭
波緣中華槭(變種)
細果毛脈槭(變種)
黔桂槭
深裂中華槭(變種)
小果中華槭(變種)
綠葉中華槭(變種)
中華槭(原變種)
天童銳角槭(變種)
馬邊槭
陝西槭
密果槭
安福槭(變種)
上思槭(原變種)
上思槭
柔毛鹽源槭(變種)
尖裂貢山槭(變種)
貢山槭(原變種)
大果房縣槭(變種)
房縣槭(原變種)
鹽源槭(原變種)
七裂薄葉槭(變種)
北碚槭
白毛雷波槭(亞種)
雷波槭(原亞種)
褐脈黃毛槭(亞種)
五裂黃毛槭(亞種)
長尾四蕊槭(變種)
樺葉四蕊槭(變種)
四蕊槭(原變種)
四蕊槭
五脈毛葉槭(變種)
七裂槭
大齒槭
髭脈槭
楠葉槭
雲南扇葉槭(變種)
丹巴黃毛槭(亞種)
黃毛槭(原亞種)
紅色槭
多齒長尾槭(變種)
尖尾篦齒槭(變型)
篦齒槭(原變型)
長尾槭(原變種)
維西長柄槭(變種)
紫葉五尖槭(亞種)
五尖槭(原亞種)
捲毛長柄槭(變種)
苦茶槭(亞種)
長葉疏花槭(變種)
疏花槭 (原變種)
茶條槭 (原亞種)
葛蘿槭 (原變種)
葛蘿槭
太白深灰槭(亞種)
細齒錫金槭(變種)
深灰槭(原亞種)
圓葉銳齒槭(變種)
銳齒槭(原變種)
南川長柄槭(變種)
河南杈葉槭(變種)
杈葉槭(原變種)
少果槭
網脈槭(原變種)
短翅安徽槭(變種)
安徽槭(原變種)
屏邊毛柄槭(變種)
小雞爪槭(變種)
大果羅浮槭(變種)
毛梗羅浮槭(變種)
紅果羅浮槭(變種)
羅浮槭(原變種)
雞爪槭 (原變種)
光葉槭(原變種)
長柄槭(原變種)
桉狀槭
給雲槭(亞種)
天峨槭(原亞種)
小昌化槭
美麗毛雞爪槭(變種)
太白金錢槭(變種)
三尾青皮槭(變種)
小紫果槭(變種)
紫果槭(原變種)
蠟枝槭
厚葉飛蛾槭(變種)
寬翅飛蛾槭(變種)
綠葉飛蛾槭
小葉青皮槭(變種)
短翅青皮槭(變種)
三尖色木槭(變種)
凸果闊葉槭(變種)
灰毛槭
小果革葉槭(變種)
革葉槭(原變種)
建水闊葉槭(變種)
天台闊葉槭(變種)
岷山色木槭(變種)
半圓葉金沙槭(變種)
兩型葉乳源槭(亞種)
雁盪三角槭(變種)
界山三角槭(變種)
平翅三角槭(變種)
三角槭 (原變種)
瘦果川甘槭(變種)
川甘槭(原變種)
楓葉槭(亞種)
廣西槭(亞種)
粗柄槭(原亞種)
乳源槭(原亞種)
細齒密葉槭(變種)
密葉槭(原變種)
蘭坪槭
大葉細裂槭(變種)
細裂槭(原變種)
大翅色木槭(變種)
尖尾槭
長尾槭
梧桐槭
麗江槭
海南槭
密葉槭
安徽槭
樟葉槭
三峽槭
臨安槭
紫果槭
花楷槭
重齒槭
深灰槭
長柄槭
怒江槭
厚葉槭
銳角槭
毛花槭
五裂槭
細裂槭
嶺南槭
納雍槭
秀麗槭
細葉槭
廟台槭
貢山槭
蘋婆槭
南嶺槭
五尖槭
羅浮槭
兩色槭
角葉槭
福州槭
河口槭
建始槭
疏毛槭
濱海槭
劍葉槭
海拉槭
桂林槭
扇葉槭
黃毛槭
飛蛾槭
毛雞爪槭
紫白槭
亮葉槭
巨果槭
龍勝槭
房縣槭
將樂槭
雷波槭
稀花槭
毛葉槭
富寧槭
鹽源槭
來蘇槭
獨龍槭
篦齒槭
滇藏槭
藏南槭
疏花槭
錫金槭
銳齒槭
婺源槭
薄葉槭
杈葉槭
青皮槭
青榨槭
天峨槭
川甘槭
粗柄槭
雞爪槭
三花槭
血皮槭
毛果槭
五小葉槭
天目槭
十蕊槭
青楷槭
小楷槭
俅江槭
網脈槭
廣南槭
毛柄槭
光葉槭
灰葉槭
都安槭
長葉槭
革葉槭
平壩槭
金沙槭
江西槭
毛脈槭
瑤山槭
色木槭
天山槭
紫花槭
羽扇槭
闊葉槭
乳源槭
羊角槭
元寶槭
茶條槭
中華槭
梓葉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