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酐

血清肌酐

血清肌酐(Cr)準確名稱是血肌酐,血肌酐一般認為是內生血肌酐,內生肌酐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過不可逆的非酶脫水反應緩緩地形成肌酐,再釋放到血液中,隨尿排泄。因此血肌酐與體內肌肉總量關係密切,不易受飲食影向。肌酐是小分子物質,可通過腎球濾過,在腎小管內很少吸收,每日體內產生的肌酐,幾乎全部隨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響。臨床上檢測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腎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血清肌酐升高意味著腎功能的損害。

血肌酐數值

血肌酐正常值

血肌酐正常值各個醫院的衡量標準不一樣,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88.4-176.8u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umol/L時意味著腎臟出現損傷,已經腎功能不全、腎衰竭。(133umol/L以上為炎症損傷期,186umol/L為腎功能損傷期,451umol/L為腎功能衰竭期,血肌酐值超過707umol/L表示已到晚期(尿毒症)。
血肌酐(SCr)正常值:
男 54~106微摩/升(0.6~1.2毫克/分升);
女 44~97微摩/升(0.5~1.1毫克/分升)。
小兒:24.9~69.7umol/L。

高的原因

血清肌酐的濃度變化主要由腎小球的濾過能力(腎小球濾過率)來決定。濾過能力下降,則肌酐濃度升高。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數意味腎臟受損,血肌酐能較準確的反應腎實質受損的情況,並非敏感指標。因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人1/3時,血肌酐才明顯上升。意思就是說,因為人體腎臟代償能力強,當腎臟損傷較輕時一般人不適感覺不明顯,所以很多人當真正出現噁心、嘔吐、頭暈時,其實腎臟已經損傷嚴重,此時血肌酐也開始明顯上升。

低的原因

腎病患者在臨床檢查中會出現肌酐的波動,表現為血肌酐高於正常值,而尿肌酐低於正常值。血肌酐高是由於腎臟在受到各種病因的侵犯後,先是受損的腎臟固有細胞發生表型轉化,形成病理變化,刺激腎臟內成纖維細胞轉化成肌成纖維細胞,又同時侵犯並激發了固有的正常腎組織,發生同樣的病變,從而形成了腎臟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的,擴大激髮式的蔓延過程,從而進入了器質損傷期(即腎功能損傷期),此時由於腎臟不斷造成損傷,其排泄廢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體內的聚集,從而出現血內肌酐、尿素氮升高,尿中肌酐下降,雙腎濾過率下降等。同時患者還會有高血壓、高度浮腫等身體。
肌酐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每20g肌肉代謝可產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腎小球(腎臟的重要組成部分)濾過排出體外。血中肌酐來自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在肉類食物攝入量穩定時.身體的肌肉代謝又沒有大的變化,肌酐的生成就會比較恆定。

超出正常值的原因

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數意味腎臟受損,血肌酐能較準確的反應腎實質受損的情況,並非敏感指標。因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人1/3時,血肌酐才明顯上升。意思就是說,因為人體腎臟代謝能力強,當腎臟損傷較輕時一般人不適感覺不明顯,所以很多人當真正出現噁心、嘔吐、頭暈時,其實腎臟已經損傷嚴重,此時血肌酐也開始明顯上升。
血肌酐偏高、血肌酐上升有一種可能是腎功能損傷,腎臟出現了問題,但是單純的血肌酐偏高還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症等。所以當血肌酐上升時,一定要相關性的做其他關於腎臟方面的檢查,以免誤診或者是延誤病情。血肌酐降低一般常見於妊娠、肌肉萎縮性病變及肝功能障礙等。
當體檢中或無意發現血肌酐超出正常值,最好重視起這個問題,諮詢醫生,使其能夠結合病史及其他化驗檢查,做出準確的分析診斷,以明確病因,及早治療。

注意事項

血肌酐檢查正常就說明身體沒有問題嗎?
血肌酐是檢測腎功能的最常用指標,也是健康體檢的必檢項目。許多接受檢查的人員,檢測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範圍,便認為自己的腎功能完全沒問題。其實這是一種對血肌酐認識的誤區。因為血肌酐值並不能及時、準切地反映出腎功能的狀況。當人體腎臟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損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比例較大時(超過50%),此時血肌酐升高的情況才可能在臨床上顯現出來。因此,人們常規觀念認為的那種,“血肌酐正常,說明腎臟沒事”這一個誤區,應加以糾正。如平時素食或較瘦小肌肉體積小,血肌酐可偏低,需要加強營養。
血肌酐偏低說明腎功能是怎樣的情況?
無論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應引起重視。人體內的肌酐物質主要是肌肉代謝的肌酸產生,肌酐通過腎臟排泄到體外。一般情況下,由於人體的肌肉量相對穩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恆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腎臟的代償功能十分強大,如果兩個腎臟都正常,那么只要一個腎臟發揮功能,血肌酐就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說,腎臟損傷程度占到整個腎臟的一半以上時,才會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並不能反映早期、輕度的腎功能下降。

血肌酐臨床意義

(1) 當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等使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時,血肌酐可升高。同時應在已知內生肌酐清降率的基礎上穿插著測定血肌酐作為追蹤觀察的指標。內生肌酐清除率公式為Ccr=(140-年齡)×體重(kg)/72×Scr(mg/dl) 或Ccr=[(140-年齡)×體重(kg)]/[0.818×Scr(umol/L)] 內生肌酐清楚率計算過程中應注意肌酐的單位 女性按計算結果×0.85。 
(2) 尿素氮與肌酐同時測定更有意義,如二者同時升高,說明腎臟有嚴重損害。

檢測要求

空腹12小時取靜脈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